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媽 你能不能別給我丟人了」:這一幕 撕開了無數中國父母的真面目!

前幾日,看同事心情不佳,聽她說起自己的煩心事:

去參加女兒的家長會回來,女兒就衝進自己的房間,她在廚房忙著做飯,沒顧得上。

結果一轉眼,女兒就捧著一堆衣服到跑到她面前:

「媽媽,你有這麼多好看的衣服,為什麼不穿呢?」

「我們都好羨慕小敏,她媽媽那麼好看」

「今天我同學都說你好醜」

你很難想像,這是一個上小學的孩子說出口的話。

都說童言無忌,但那句「你好醜」像一把刀,深深扎進了她的心。

生完孩子後,她把重心都放在工作和育兒上,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打扮自己。

這一切,都是為了掙更多錢,給女兒買最貴的蓬蓬裙,給女兒買最好看的頭飾,讓女兒上本地最好的學校,給女兒更好的生活。

如今,怎麼就成了女兒眼裡不體面的媽媽了呢?

從前,我們總感覺自己的父母無所不能,是全世界最厲害的人。

可是,不知從何時起,我們開始暗自比較:

別人的媽媽氣質好形象佳,自己的媽媽蓬頭垢面。

父母不再無所不能,他們也分「三六九等」。

聽朋友說起過這樣一段往事:

自己的童年很是自卑,跟家人住在一個大院子裡,一群年齡相仿的小夥伴,上同一所學校。

那會兒上學,每天早晨會有校車來接,但那輛車永遠坐不滿,空蕩蕩的。

因為院子裡的孩子很少上車,他們都會坐上爸媽的保時捷、奔馳,一騎絕塵。

唯獨自己,每天準點等在門口,小心翼翼坐上校車。

有時候為了躲避熟人,還會等其它孩子走了再出門,因此經常趕不上車遲到。

時常羨慕,別人的父母看著都那麼光鮮亮麗,自己的爸媽卻買不起一輛好車。

明知道父母已經耗盡心血供自己讀書生活,但這種自卑感還是始終伴隨著成長。

如果說,這種情緒暗自吞下藏在心裡也罷,最怕的就是,我們出口成傷。

電視劇《少年派》中,這一幕戳痛了不少人的心。

林妙妙因爸爸在殯儀館工作當眾被同學嘲諷,感到顏面盡失的她回到家後,指著父親的鼻子開罵:

「你知道他在外面乾的活有多瘮人?他掙得是死人的錢!你知道我同學都怎麼看我嗎!」

父親在一旁不發一語,母親忍苦口婆心:「你爸不偷不搶,憑本事賺錢,你零花錢不夠是沖誰要的呀!」

但女兒的眼裡卻只有自己的面子:「他讓我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

做父母的,拼勁全力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可在孩子心中早已給他們打上了不及格。

山叔見過太多人,數落父母「沒出息」:假裝不認識在路邊清潔的父母;謊稱父母忙沒空參加家長會;嘲笑父母打扮土氣不夠體面......

在他們所謂的「面子」面前,那個付出一切的父母顯得那麼無足輕重。

仿佛父母的平庸,就是一種不可饒恕罪過。

其實細細想來,可以理解的是:

畢竟生活本身不易,誰都希望自己口含金湯匙,天生一副好牌,活得更輕鬆一些。

可是,每個父母又何嘗不是希望給自己孩子優渥的生活呢?

泰國一部短片講述了三位父母:

曾經坐過牢如今找不到正式工作的摩的司機、縫一顆紐扣只能拿1.5泰銖的女工、腿腳殘疾的女收銀員。

他們沒有體面的工作,日子過得結結巴巴,咬著牙關與貧苦抗衡。

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因而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尤其是面對子女的時候。

「我怕我的兒子覺得很丟臉」

「我很對不起孩子,害他過得那麼辛苦」

「想跟我女兒說聲抱歉,如果她出生在別人家,會生活的比較好」

這些話聽得我十分心酸,父母何嘗不知道孩子的心思的呢?

他們比自己的孩子更加敏感,更加害怕自己給孩子丟臉。

他們默默承受生活的壓力,拼勁全力,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將最好的捧到孩子面前。

無論做的再多,總還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總還覺得虧欠孩子。

他們小心翼翼維護著孩子的自尊心和體面,卻依然改變不了無法提供富足物質的現實。

我們的平常生活背後,其實已經是他們的奮力托舉。

山叔認為,他們實在稱不上一個完美的父母。

然而,誰規定,父母必須完美呢?

絕大多數父母,都是如此平凡而普通的。

而成長,就是一個發現並接受父母平凡的過程。

還記得《少年說》一期節目裡,男孩李仁志在全校同學面前對母親表白:

「我的媽媽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裡穿梭,她就是一名外賣配送員,但她也是我爸爸捧在手裡的小公主。」

還記得那個800萬人點讚的視頻:

女兒和同學路過媽媽負責的片區,同學說:「你媽媽是掃垃圾的!」

十歲的女兒霸氣回應,「我媽媽不掃,你們能有乾淨的路嗎?你媽媽還沒資格來掃!」

還有那對出生寒門,卻同時被保送博士的學霸雙胞胎,學有所成後,也從未嫌棄過目不識丁的父母。

假期里,到工廠鷹架打工,幹著苦力,皆是因為心疼在廠里日夜辛勞,供養自己念書的母親。

或許,父母沒有那麼優秀,不夠有學識,不夠有能力,不夠有資源。

但是在你嫌棄他們不體面時,不妨看看自身——他們是在把所有能讓自己變「體面」的時間金錢,都花在讓你變「體面」上。

誠如周國平所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不挑剔不嫌棄,則是種教養。」

為人子女,最大的教養,是明白父母的艱辛,懂得父母的苦楚。

為人子女,真正的勇敢,是與父母的不完美和解。

長大,是必經的潰爛,你會慢慢發現父母也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俗人。

他無法給你天賦異稟,無法助你榮華富貴,他能做的或許只是盡力讓你身無饑寒。

但那並不影響他們成為合格的父母。

因為「父母」二字,特殊所在本就不是金錢的多少,職業的高低,身份的貴賤。

是無論身處何地,都對你發自內心的守護與愛,是為你赴湯蹈火也不求回報,是哪怕你身處何地,都時刻牽掛著你的那份真心。

「那些總抱怨父母無能的人,本質上只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如果你怨父母無法成就你的鴻鵠之志,至少感激他們那雙可以自由飛翔的翅膀。

接納父母的平凡,而後才能創造自己的不凡。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隴南婦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023/135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