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長平:「中中 你認錯人了」

作者:

作家Taiye Selasi在英國出生,在美國長大,母親和父親分別來自奈及利亞和加納。請問Taiye Selasi是哪個國家的人呢?Taiye Selasi在她的TED TALK中回答說:哪個國家都不是。人不是來自抽象的概念——主權國家,而是來自他/她生活的地方。因此,她不是美國人,而是紐約人。進一步地說,她認為不應該問是哪個國家的人,而是應該問生活在什麼地方。

沒有美國人會覺得Taiye Selasi是叛國賊或者分裂主義者。但是,這在中國有點行不通。假如有人——尤其是知名人士公開說:我是四川人,不是中國人;我是香港人,不是中國人;我是西藏人,不是中國人……那就會被認為大逆不道,罪該萬死。當然,假如黨說沒有問題,那就沒有問題。比如曾經也屬於清朝,隨後被迫割讓,並曾長期存在主權爭議的海參威(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居民怎樣說,大家並不關心。

1949年之前,「中國人」這個字的含義有所不同。沒錯,它是在召喚民族團結和家國尊嚴。但是,當一個廣東說「我是中國人」的時候,並不意味著譴責一個四川人想要獨立的念頭。「愛國」的含義,既有反對外國強權的侵略,也有反抗統治者的獨裁和腐敗。汪精衛策劃刺殺攝政王是愛國,中共在外國勢力(蘇俄)扶持下建立了一個國中之國,而且赤裸裸地叫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那也叫愛國。所有反對國民黨政府的遊行示威,都屬於愛國運動。

中共執政以後,經過長期而精細的宣傳,「愛國」已經等同於「愛黨」,「我是中國人」意味著「不准批評中共」。與此同時,台灣發生民主轉型,香港實現主權移交,當地人的政治身份成為敏感話題。主體意識的尋找與建立,成為反抗中共壓迫和管制的一部分。以身份認同為主題的民意調查,也成為評估反抗運動的重要指標。

「中中」、「灣灣」和「香香」

中共信奉「大棒加胡蘿蔔」政策,一方面表示絕不承諾放棄武力,用飛彈和軍演威脅台灣,通過金錢收買讓台灣的邦交國減少,另一方面自稱「祖國大家庭」,要給「台灣同胞」送溫暖。上周北京推出26條惠台措施,即《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包括:「為台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和「為台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各13條措施。

中國央視主播海霞在節目中說,「台灣的命運與祖國相連。灣灣,回家吧。」中共宣傳努力與時俱進,推出《主播說聯播》等口語化節目。跟《新聞聯播》的刻板正經不同,這些新的節目讓宣傳面孔更加「親民」,大量使用網絡的幽默調侃語言,被認為「接地氣」。

幽默並不僅僅來自語言風格。一個強權政治的宣傳機器對著受欺壓者說笑話,那不是幽默,而是流氓。在受欺壓者看來,央視呈現這種流氓嘴臉,比刻板正經更加令人厭惡。

台灣主播陳凝觀今於直播中以同樣的口吻反諷回應說,「灣灣不回家」、「西西跟新新都被監控,然後香香被家暴」,引發網友熱烈反響。陳凝觀還說,「而且灣灣不喜歡爬牆,灣灣喜歡有網路自由,誰要跟你回家?沒有網路自由要爬牆啊?莫名其妙。」更重要的是,「灣灣不是中中,灣灣是灣灣」、「中中是中中,香香是香香」。

被欺壓者幽默反諷,這是一種勇敢。事實上,西藏、新疆的情形,遠遠大於「被監控」。實質欺凌而假裝親熱,效果會使怎樣呢?面對央視主播的親昵,台灣網民說,「中中,你認錯人了。」

有多少台灣青少年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讓我們來看看民意吧。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小組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截至本月初,自稱為「廣義香港人」的比率上升到76.4%,自稱為「廣義中國人」的比率下降到23.2%。

台灣媒體委託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進行青少年認同調查,上月公布結果顯示,在受訪的2223多名高中職學生中,有40.3%的受訪者希望「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希望「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的人只占3.7%,「儘快統一」者則只有0.9%。78.7%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是「台灣人」,遠高於「中國人」(0.8%)與「兩者皆是」(20.1%)的選項。

一位研究者對我說,這些調查中顯示的認同中國的部分,很大程度上來自中共的恐嚇,擔心「獨立」會導致武力侵犯或者鎮壓。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110/136714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