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古代沒有身份證 被誅九族者為何不逃跑?換你也不敢跑!

誅九族這種刑罰在影視作品中頻繁出現,大家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總之就是把你的七大姑八大姨拉出來統統地殺掉。

名副其實的「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那這裡就有一個疑問出現了,這些被牽連的人為什麼不跑呢?

俗話說得好「螻蟻尚且貪生」,這些莫名其妙被牽扯進死罪的人真的就心甘情願地伏誅,內心沒有一點怨言嗎?

可以告訴大家,怨言肯定是有的,莫名其妙要被殺,誰會沒怨言呢?說不定還會化身厲鬼呢!

但是跑是萬萬不可能滴,因為你是跑不掉滴。今天就給大家說說,他們為什麼跑不掉。

第一:時效性

古代通信方式有多慢,大家都知道,雖然電視劇中的人物各種騎著馬亂轉悠,但現實中你在古代能有個驢騎就不錯了。

誅九族雖然殘忍,但一般都是用在「謀逆」、「弒君」這樣的死罪上,如清朝的刺客聶隱娘,像這一號的抓住肯定是要被「誅九族」的。

但話又說回來,歷史上很少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所以誅九族這種刑罰也很難遇到,這就導致遇到了這種事大家都不知道怎麼處理,畢竟誰家也不會沒事彩排演練這種東西。

這就造成負責誅九族的官員一臉懵逼,不知從何下手,執行者都這樣了,被執行者更怕是到死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吧。

第二:保密性

古代其實也是法治社會,如果判決犯人死刑,需要遞交材料讓皇帝親筆簽字,皇上簽了字才能秋後問斬。

但皇帝震怒之下,那就不可能按照正常程序來了,直接就殺掉你了。

西漢景帝時期,漢景帝決定將晁錯滿門抄斬,當天晁錯正準備上朝,他的車馬剛經過長安城的東市,就被中途攔截。

皇帝的使者向他宣讀了詔書,直接在東市把還穿著朝服的晁錯給腰斬,同時,一大批官兵也已經按計劃把晁錯的家人都抓了起來,統統押往東市腰斬。

這種保密性,讓當事人事先都沒有心理準備,而他的家人族人更是無法提前預知,只能束手就擒。

東吳權臣諸葛恪權傾一時,被東吳新主孫亮設計斬殺,隨後被滅了三族,當時諸葛恪人還在家裡,對外面的變化渾然不知,就被大批趕來的軍士逮捕,隨後整個家族的人被軍士們綁起來直接押赴刑場斬殺。

第三:古代的連坐制度

古代科技不發達,也沒有現在滿大街攝影頭組成的天網。但不發達不代表腦子笨,古人有古人的辦法。

即便你真的跑了,可在古代如果你沒有敕書(今天的身份證)等證明自己身份的東西,那你就是沒有戶口的人,沒有戶口的人在古代社會是生存不下去的。除非你在山上當山野村夫,永遠不出來,那就沒人查你。

所以,在古代一旦犯法被造冊登記,就老實待著不要到處亂跑了,從商鞅變法實行連坐開始,逃犯就很難在有人的地方生存了,在連坐制度下,有罪犯不舉報,那就和罪犯一樣受到刑罰。

正因為如此,在古代的時候,社會人員流動不大,村子裡來一個生人,八輩祖宗都得給你研究明白了,想逃是不可能的。就連商鞅自己也死於他的連坐制,可見這個規定有多厲害。

第四:對皇權的敬畏和對故鄉的不舍

看著這一點的時候,大家可能覺得我要胡編亂造地扯淡了。那人都要死了還有人留戀鄉土?還有人敬畏皇權?大家先冷靜一下,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是有這種情況的。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中國的百姓就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時候的人很看重這一點,寧願愚忠地被冤死,也不願背負抗旨、犯上的罪名。

還有中國人一直講究落葉歸根,古人更甚,故鄉有自己的祖墳、記憶。他們一些人寧願死也不想離開。

第五:城池制度和生態、治安原因

這個大家肯定也有疑問,說城池制度和治安我還可以理解,那跑不跑關生態雞毛事啊。下面跟大家一個個慢慢說,城池制度顧名思義就是中國古代的城池。

在古代能犯誅九族的人一般都是達官顯貴,這幫的家族大多生活在某個城池裡,只要官府把城門一關,那就是瓮中捉鱉。

那有人說啊!他家是地主,他住在鄉下莊園怎麼辦?其實住在鄉下一樣,你不管往哪跑,你也要吃飯住宿啊!吃飯住宿你牽扯到連坐。

你要是不進城選擇風餐露宿那就跟我說的治安和生態扯上關係了,古代生態環境極好,野獸眾多,幾乎每個地區都或有老虎、豹子、狼這種野獸,所以你很可能會被半路咬死。如果你幸運沒有被野獸吃掉,你還會被打家劫舍的強盜殺人拋屍,因為古代治安也不好。

以上就是為什麼「誅九族」的人會不逃跑,老老實實等死的原因了,因為他們根本跑不掉。

大家可能會問,真的沒有一絲逃跑的機會嗎?我可以告訴大家,上天總會留一線生機,不是沒有任何機會。首先你要能知道,皇帝誅九族牽扯到你了,你先跑了。

其次你要會各種野外生存技能,十八般武藝,之後躲在山上自己一人偷偷的生活。這樣沒準可以躲過一劫。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真的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所幸這種慘無人道的刑罰在歷史上也不是特別多。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古今故事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117/137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