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為什麼中國能創業卻不能創新?麻省理工學院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一直以來,人口大國中國都頂著」能創業,不能創新「的評價,遭受多方詬病。

相較而言,美國成為了創新與技術的發源地。其中,頂尖高校起著關鍵作用。

以麻省理工學院(MIT)為例,通過大學、產業與政府相結合的「三螺旋模型」以及獨特「孵化體系」,MIT構建了良好的創業環境,讓校友得以將自身的創新轉化為創業。

大學的資源和精力是有限的,很難兼顧創新與創業,所以創業型大學往往在科學創新方面實力不足。

但MIT的經驗證明,一個致力於服務社會的大學不僅能夠在創業方面獨樹一幟,還能在科技方面引領前沿。

究其原因,在於MIT打通了科研創新與創業之間的通道,構建了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使二者不斷融合、助長,形成了良性循環。

一直以來,談到美國,是智力資源的源頭,是技術、創新、資本聚集地。而談到中國,則是人力資源的源頭,市場、產能的聚集地。

而今,在中國人口紅利逐步衰減、傳統經濟模式難以為繼的情況下,毫無疑問,啟動自主創新,在高科技、自主智慧財產權領域迎頭而上,成為中國唯一的出路。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世界理工類高等學府中一枝獨秀,建校150年來,為美國培養造就了大批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

截至2017年,MIT共產生了88位諾貝爾獎得主。在這些著名人物的身上無不閃耀著思考與創新的光輝。

身為創新的思想領袖,MIT為大眾提供了一套完全原創的、並且經過實踐檢驗的方法來建立「創新文化」,給企業和個人帶來更多的創新成果。

創意製造的「工廠」

每年的12月底到來年2月初的這段時間,是MIT的獨立活動期

獨立活動期是MIT學生最自由的一個多月,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創意在這一個月也特別活躍,有些甚至轉化成了創新甚至創業,機器人公司iRobot就是這樣創辦的。

1988年1月,MIT的學生發明了一種遊戲,叫「辨認羅德」(Recognize Rod)。

學生們把MIT人工智慧專業一位叫羅德的教授的頭像印在紙板上,用機器人控制水槍向羅德教授「發射」。

遊戲規則是,不管羅德教授的頭像放到哪裡,機器人都應該在1分鐘內辨認出此頭像是不是羅德,如果是,那就可以對準羅德教授的鼻子打水槍。

這個遊戲開始時,參加者寥寥無幾,羅德教授知曉此事後決定「犧牲」自己,發出通知:「每天下午4點到5點,我將會取代我的頭像出現在技術廣場,你們可以用機器人控制水槍對準我。」

他說到做到,每天下午4點,羅德坐在那裡和學生談笑。

一個星期過去了,他的衣服基本是乾的。大多數機器人1分鐘內還做不出設計目標的判斷,因為它們還無法辨認誰是羅德。

就在獨立活動期快結束時,一個叫海倫的女生,第一次射中羅德的鼻子。海倫坐在羅德的旁邊,水槍只射羅德,不射海倫。

第二個學生科林設計的機器人也開始了辨認遊戲,但卻故意將水射到了羅德教授的褲子上,羅德教授知道自己被「愚弄」了,也頗為無奈,只得與學生們一同玩笑。

不久,參加「辨認羅德」遊戲的優勝者科林和海倫,從美國國防部拿到5萬美元的資金,一邊讀書,一邊創業,在MIT校園內,創立了iRobot公司。

該公司現已成長為全球知名的機器人公司,他們製造的掃地機器人在全球銷量超過2000萬台

MIT是一個充滿創意的「工廠」,而且,這些好的創意往往會帶來創業機會與商機。創意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MIT激發創新、鼓勵創業的適宜環境中應運而生的。

大學-產業-政府:「三螺旋模型」

建校一個半世紀以來,MIT的創新性研究一直引領著時代的潮流。

在電話、電磁、雷達、高速攝影技術、辦公室複印機、癌症治療、電腦、網際網路、人類基因序列的破譯、雷射、時空穿梭等方面,MIT都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或許是MIT在創新方面的成就過於耀眼,致使外界對它的了解仍然停留在科技創新的一面。其實,真正了解MIT的人都知道,它還有另一面,那就是——創業

MIT利用其創新成果進行創業所取得的成就,完全可以和它在科技方面的成就相提並論。在社會經濟領域,MIT更為閃亮的名片,是其近乎傳奇的創新創業精神,以及在這方面的領導地位。

截至目前,MIT校友創辦的公司年營業收入總和已經超過2萬億美元。如果將其看作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可排在全球前20

其中有不少是大家耳熟能詳的500強公司。例如:

通用汽車、惠普、英特爾等。

此外,還有一大批在業界領先的企業均為MIT的校友所創辦,如:

飛機製造巨頭麥道,半導體產業的巨無霸德州儀器,

國際數據網絡的先驅和領導者3COM,剃鬚刀行業領頭羊吉列,

全世界最大的信息、出版、研究、會展與風險投資公司IDG,

國防產品方面的領軍企業雷神公司等。

科技創新是MIT校友公司創建和成長的基礎與核心。正是因為科技創新基因,MIT校友公司在市場上表現出獨特的競爭力,很難被其他企業模仿、複製和超越。

MIT校友公司中,有競爭力的公司多以科技創新為基礎,這與MIT「科研立校,技術為社會服務」的理念是一致的。

MIT創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和本錢,就是「知識」,這些知識來源於MIT自身的研究,這就是MIT獨特的創新創業模式

它追求科學創新的精神已經形成了一種根植性文化,而且常常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創意,許多創意在校方的引導與幫助下,轉化為真正的產品,並成功實現了創業。

因此,MIT積澱下來的創新氣質是其創業的基礎,亦是其創業的源泉所在。

MIT開創了以高校為主導的大學、政府、產業聯合的創新創業模式,在美國學術界具有獨特的地位。在該模式中,MIT實現了在科學研究、實際應用、教學以及學校收益的最優組合。

這一「大學-產業-政府」模式被稱為「三螺旋模型」,即MIT與產業界、政府(包括地方政府、聯邦政府)建立了新型交叉的互補關係,三者間存在著一種共生性。

為此,MIT始終把產、學、研活動視為一而三、三而一的活動——在時間上同時進行,在空間上並列開展。

一方面,MIT通過接受政府、產業界的資助以及與其簽訂合作協議來建立緊密的互動關係,另一方面,MIT利用自身的優勢為政府、社會培養人才和輸送科技成果,為本地產業升級服務,不斷創造新公司和新企業,服務當地經濟。

成熟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經過多年的發展,MIT的創新創業模式不斷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走向成熟,釋放著MIT特有的創新能量。

MIT從創新到創業一般經歷7個階段:創意、技術發展、商業化計劃、企業計劃、形成企業、早期成長、高速增長。

為迎合不同階段的需求,學校先後建立了六大獨立運行、各有側重、有效互補的機構,構建了一套較為成熟的「孵化器體系」,在推動大批高素質人才參與創新創業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為推動創新創業的實現,MIT具有一套創新創業流程,各種項目和組織構成了MIT內部的創業體系

1.有最初鼓勵發明創新的萊梅爾遜項目、媒體實驗室;

2.有負責申請專利、為初創公司發放牌照的審批部門和技術許可辦公室;

3.有幫助改善商業企劃、組建公司的列格坦中心;

4.有通過匹配業內人士為創業者提供一對一長期指導的服務機構,以及將創業服務貫穿始終的創業中心。

正是這一生態體系,架起了從創新到創業之間的橋樑,不斷推動MIT創新創業活動的發展。

成立於1980年的MIT媒體實驗室,就是其創新創業模式成功的一個範例。

它致力於研發最新的計算機科技,其中很多屬於最前沿的科技發明和概念性產品,因此很多發明都很「不切實際」,如研究仿魚類行為的氦氣飛艇、懸浮於空中的立體影像、會交談的計算機、被程序化的樂高積木……

該實驗室採用典型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每年的研究計劃超過400個,多與社會的日常需求緊密結合,為競爭激烈的產業提供創意。

實驗室里到處都瀰漫著創新的活力,跳動招數字時代的脈搏。

就如媒體實驗室一般,MIT對創新創業始終抱著開放和讚許的態度,對創業者給予莫大的支持,老師和學生參與創業不僅合規,更能贏得尊敬和羨慕。

豐富有效的

創業課程、創業俱樂部

1. MIT獨特的創業課程

MIT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基礎,是其獨特的創新課程。

20世紀60年代,MIT斯隆管理學院開設了第一門創業課程——「新企業家」,由既是學者又是成功創業者的理察·莫爾斯主講。

1990年,斯隆管理學院整合MIT的創業課程和相應的學生活動中心,為那些有創業志向的學生提供相應的教育和幫助。

1996年,MIT創業中心成立,負責MIT創業教育的教學與發展,致力於開展創業管理、創業投資、創業政策等方面的教育和學術研究。

學校實行終身教職的「雙軌制」,招聘在創業領域有重要影響的教授、專家學者來中心任教,與那些學術性的教授形成呼應,共同為創業者提供理論與實踐方面的教育和幫助。

目前,這種「雙軌制」幾乎被所有頂尖的商學院所採用,以組織和管理相應的創業項目。

2011年11月,MIT創業中心更名為MIT馬丁信託創業中心,為MIT的創新創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創業項目有了顯著增長,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MIT馬丁信託創業中心官網

其成功的關鍵因素有三:

1.面向MIT所有師生。

創業中心雖然設立於斯隆管理學院,但它為MIT所有師生提供全方位的創業課程和指導。

2.整合創業理論和實踐的雙軌教育。

在課程設置以及指導老師的構成中,都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

3.立足現實問題,鼓勵學科交叉。

創業中心著重強調從現實的需求出發來進行創業,鼓勵並創造條件讓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一起合作創業,特別是管理類學生和自然科學類學生的合作。

這使得MIT培養了大批既具有工程、生物等專業技能,又有創業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隨著學生對創業需求的增加,原本唯一的「新企業家」課程不斷延伸,形成了理論、實踐、產品設計與開發、銷售、市場營銷、產業聚焦等多種模塊的眾多創業課程。

由學生創辦的新企業不僅數量越來越可觀,影響力也令人刮目相看。如馬丁·特拉斯特創立的馬斯特工業公司(全球最大的服裝製造商),羅伯特·斯旺與合伙人創辦的Genentech(全球著名的生物科技公司)等。

許多在創業理論與實踐上有著豐富經驗的教授、企業家、風險投資專家也不斷加入到這些課程中來,他們通常無償地與年輕創業者分享他們的經歷與見解。

到2011年,各類創業課程已超過30門(還不包括「創意平台」的短期課程),註冊學生已經超過2500名

Genentech官網

2. MIT的創業俱樂部

除創新課程外,創業俱樂部也在傳承MIT創新創業精神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MIT的創業俱樂部有20多家,它們將學生、校友和創業專家聚在一起,已經系統地融入到MIT創業中心的創業教育活動之中,極大地激發了創業者的熱情。

俱樂部設計的各種創業大賽,形式多樣,其中包括久負盛名的MIT$100K創業大賽,激勵學生自由組建團隊,充分發揮天賦和奇思妙想,大膽開發創業方案,親身體驗資本的創造過程。

MIT不同部門、不同專業的學生均積極參與這些創業俱樂部的活動,由此激發的創新創業熱情遍及整個MIT。

MIT$100K創業大賽自1990年創辦以來,每年誕生5-6家企業。在美國表現最優秀的50家高科技公司中,有46%出自此項比賽。

如今,有著20多年歷史的MIT創業大賽,已經成為美國頂級的商業計劃競賽。它之所以有地位,是因為大賽不只是每年評出優秀方案並頒發獎金,而是盡全力支持和鼓勵優秀的書面創業計劃發展成實際營運公司。

大學的資源和精力是有限的,很難兼顧創新與創業,所以創業型大學往往在科學創新方面實力不足。

但MIT的經驗證明,一個致力於服務社會的大學,不僅能夠在創業方面獨樹一幟,還能在科技方面引領前沿。

究其原因,在於MIT打通了科研創新與創業之間的通道,構建了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使二者不斷融合、助長,形成了良性循環。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外灘教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226/1387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