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過年習俗:從初一到十五的習俗講究和禁忌

過年馬上就要到了,你知道過年都有哪些講究和忌諱嗎?正確來說從初一到十六元宵節這整個年才算是過完。一些習俗從很早時候一直流傳至今,比如初一不能用掃帚掃地、不能動剪子;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帶著老公和孩子回娘家等等。

過年是中國及一些亞洲民族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過年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了貼紅色紙類製品(貼紅春聯、紅窗花)、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過年,是農曆的歲首,過年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過年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過年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在過年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過年」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下面就來一起通過圖說來了解下過年的習俗講究和禁忌都有哪些吧!

大年初一不能用掃帚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大年初二回娘家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正月初三不外出拜年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過年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大年初四祭財神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門。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里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

大年初六做生意的要放鞭炮以示吉利

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因為12是6的二倍,這叫六六大順。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初七吃及第粥將來中狀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占書》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這天,香港市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狀元高中。

初八傳說是穀子的生日

初八是穀日,傳說是穀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預示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大年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誕辰

農曆大年初九,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台灣新竹不少信眾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擁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天公壇,向天公祝壽,並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農曆初十是石頭的生日

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伙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正月十一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正月十五元宵節

過了正月十一,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從正月十二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童謠是這麼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趣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123/139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