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宋氏三姐妹的傳奇留學生活

100多年前,宋藹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在美國衛斯理女子學院留學。衛斯理女子學院也因宋氏三姐妹留學在中國聞名遐邇。

大學畢業回國後宋氏三姐妹合影。

世界上首所獲准向女性授予學位的學校

衛斯理女子學院由部分關心女性教育的梅肯市民與喬治亞監理公會(當時仍稱美以美會)聯合創辦,於1836年12月23日經州立法院批准成立,是世界上第一所專為女性設立的學院,當時註冊時叫喬治亞女子學院。學院建立後一直沒有招到學生,直至1839年1月7日學院才正式開始授課,當時只有90名年輕女性註冊入校成為第一屆學生。1843年,喬治亞州監理公會年議會開始管理喬治亞女子學院,將其更名為衛斯理女子學院。1917年,學院名稱中的「女子」二字被去除,更名為衛斯理學院,但仍維持只招收女生的傳統。

衛斯理學院一直以「我們是世界上第一所獲准向女性授予學位的學校」為傲。在它的歷史上創造過許多「世界第一」,如1859年成立了世界第一個校友協會;1851年和1852年成立了世界第一批女學生聯誼會Alpha DeltaP i和Phi Mu;1904年,學校出現了第一位留學美國的中國女性宋藹齡。1919年衛斯理正式成為美國南部各州大學與中學協會即後來的美國南部院校協會的重要一員。直至今天,衛斯理依然是女性教育的先鋒,向女性提供30個領域的主修科目。

順便說一下,國內關於衛斯理(Wesleyan)女子學院校名的中文翻譯一直非常混亂,大陸常用其音譯,稱作「威斯里安」。台灣亦用音譯,稱作「衛斯理安」,而把宋美齡轉學的「韋爾斯利(Wellesley)女子學院」稱作「衛斯理女子學院」。這種譯法非常不妥,衛斯理女子學院由美國基督教新教衛斯理宗(又稱循道宗,英文為Wesleyans)創辦,自然意譯成「衛斯理」最合理。而宋美齡後來從梅肯市衛斯理轉去的波士頓韋爾斯利鎮的韋爾斯利女子學院,是由信奉天主教的亨利杜蘭特夫婦創辦的,與美國衛斯理宗各教派毫無關係,無論音譯還是意譯,都不應該譯成「衛斯理」。

宋氏三姐妹富有傳奇的留學生活

1904年5月,15歲的宋藹齡率先由宋耀如的大學同學、監理會牧師步惠廉推薦並親自陪伴,遠涉萬里,來到美國南部的梅肯市衛斯理女子學院,幸運地成為留學該校的第一名中國女性。

宋藹齡在衛斯理女子學院留學情況的文獻記載極少,她最後一學年的註冊表年級和課程欄寫著「畢業班學生」和「鋼琴」,她就讀的專業應該是「文學」。據說這張東方面孔在衛斯理女子學院剛剛出現的時候,經常招來校友和同學訝異的目光。宋藹齡言行舉止透露出的東方女性特有的含蓄持重,也常被同學們誤認為是羞怯,因而「用一種說不清楚的複雜心理對待她」。沒過多久,同學們發現這個看上去莊重、嚴肅的中國姑娘,實際上待人非常坦率和友善,並且熱情、開朗,很好接近,學習成績異常突出,尤其是數學成績,是所有同學都望塵莫及的,在音樂和表演方面也很有才華。於是,宋藹齡成了同學們喜歡談論的「熱點」人物。從此,大家閒暇時都願意聚集在宋藹齡身邊,或者懷著極大的興趣擠進她的宿舍,聆聽她用甜甜的聲音,講那遙遠而神秘的東方故事。

關於宋藹齡在衛斯理女子學院期間流傳下來的兩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衛斯理女子學院一位教授打量了她一下,說宋藹齡已經變成了一個「漂亮的美國公民」,沒想到宋藹齡聽了非常生氣,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反駁說:「我不是美國公民,而是一位中國公民,並且我為自己是中國公民而感到驕傲。」1906年宋藹齡去華盛頓探望率中國民教育育代表團來美訪問的姨夫溫秉忠,在美國總統羅斯福舉辦的招待會上,宋藹齡就自己兩年前赴美留學入境時遭遇的扣留事件,向美國總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質問並批評了美國的「民主」,據說羅斯福總統當場向宋藹齡表示了歉意。

1907年8月,14歲的宋慶齡與年僅10歲的宋美齡亦步姐姐後塵,在姨夫溫秉忠帶領下一起赴美國留學。宋慶齡是作為清政府官費生的身份赴美留學的,她與宋美齡抵美後,先被安排入新澤西州薩密特鎮波特溫小姐主持的男女同校的小學校學習一年,主要學習法語和拉丁文。據宋慶齡回憶:「這兩種外語是大學入學考試必須應考的。」

1908年9月,宋慶齡正式註冊為衛斯理女子學院學生。宋美齡也同時註冊,但因為年齡和學歷不夠,只能作為旁聽生。宋慶齡在衛斯理女子學院就讀的是文學專業,1913年5月畢業,獲得文學士學位。據其校友回憶,宋慶齡學習非常用功,從不漏掉一門功課的作業。老師曾評價她是英文課班上文章寫得最好的一個。宋慶齡留給校友們最深刻的印象是對哲學和歷史有著濃厚興趣,關心政治、善於思考,熱衷校內公共活動。宋慶齡曾擔任校刊《衛斯理》的文學編輯、舞蹈戲劇社社員和哈里斯文學社通訊幹事。在校刊發表過令她在校內聲名鵲起的《留學生對中國的影響》、《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事件》、《四個小點》、《現代中國婦女》和《阿媽》等政論文和小說。發表宋慶齡作品的這些校刊如今完好地保存在學院圖書館。

1909年5月宋藹齡畢業回國,宋慶齡與宋美齡一起在喬治亞州山區小鎮德莫雷斯特度過暑假後,宋美齡留在了當地,由宋藹齡同學的母親莫斯夫人監管,在德莫雷斯特的一所監理公會學校——傑西格林學院學習,該院隸屬於皮德蒙特大學。在1909-1910學年中,宋美齡除了算術外學習了所有課程,她日後曾回憶道,在皮德蒙特獲得了英語語法和修辭訓練,將英語說、寫能力磨練得非常好。1910年暑假後,宋美齡與宋慶齡一起返回衛斯理女子學院,開始高中課程的學習,由學院的教師瑪吉伯克小姐單獨輔導。當時美齡剛開始學習拉丁文。伯克小姐的母親也是衛斯理的教授,她擔當起了小美齡養母的角色。伯克母女負責小美齡的教育,並在必要的時候訓導她,並陪她購物,給她做衣服。據說這段日子對宋美齡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至日後宋美齡的很多觀念都可以追溯到伯克母女對她的教育。1912年9月,宋美齡正式註冊為衛斯理女子學院學生。但宋美齡只在該院學習了一個學期,1913年5月宋慶齡畢業回國,宋美齡隨即轉學到北方麻薩諸塞州韋爾斯利鎮的私立文科女校韋爾斯利女子學院,直至1917年夏畢業歸國。韋爾斯利距離她哥哥宋子文正在就讀的波士頓哈佛大學僅12英里,很方便彼此照應。

宋氏三姐妹同時在衛斯理女子學院註冊學習時間為1908年9月至1909年5月宋藹齡畢業離校。在紀念室陳列的入學註冊表上我們看到了這一學年宋氏三姐妹同時留下的註冊信息:宋藹齡的英文名字為Aling Soong,宋慶齡的英文名字為Chungling Soong,宋美齡的英文名字為Mayling Soong。三姐妹的監護人均為其父親宋耀如。

宋氏三姐妹同時在衛斯理女子學院註冊學習的時間為1908年9月至1909年5月(宋藹齡畢業離校)。

在衛斯理女子學院留學期間,宋氏三姐妹不僅學到知識、獲得了文憑。宋美齡說,在這裡,自己度過了學生時代連續四年的快樂時光,接受到的薰陶,是寧靜的高尚氣質,是體諒他人,是正直為人,是知識上的鑽研,是交換那些發展豐富人生所必要的觀念與理想等等。

衛斯理女子學院

重訪母校

宋氏三姐妹中只有宋藹齡和宋美齡重訪過衛斯理母校。據衛斯理學院官網介紹,1932年宋藹齡重訪過母校,但未留下詳情。1942年11月至1943年7月,宋美齡赴美國開展「夫人外交」,掀起一陣「宋美齡旋風」,在美國媒體鋪天蓋地的炒作下,宋氏三姐妹的名字在全世界如日中天。1943年6月26日,宋美齡在訪美接近尾聲的時候,由外甥孔令侃陪同,重訪梅肯市衛斯理女子學院。在全校師生的歡迎會上,宋美齡滿懷激情發表演說,她說:「仁慈的聖母,請揮一下你的權杖,讓藹齡、慶齡也一道回來這裡,我知道她們是多麼想舊地重遊,我真希望此刻她們就在我身旁陪伴我……我仿佛回到了久別的家園,見到了久違的家人,我內心的興奮難以形容。」此行宋美齡代表三姐妹向母校贈送了精美的禮品,衛斯理也分別授予三姐妹「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宋美齡與其夫蔣介石退守台灣後,於1965年10月20日第二次重訪母校,這次宋美齡發表了一些傷感的話:「對這個曾經在我童年歡樂的時光留下美好回憶的故鄉,充滿無限的懷思。我的心情錯綜複雜,回到這裡,一切都那麼熟悉而又陌生,依稀像是昨日嬉戲之地,如今事過境遷,觸景傷情,冷酷無情的歲月也把我們許多老友從這個世界帶走了。」

宋慶齡後來終其一生未再踏上美國的土地,因而無緣重訪母校。

宋氏三姐妹對母校的回報也是巨大的。據衛斯理學院官網介紹,宋氏三姐妹直接或間接參與了威斯里安若干獎學金的設立。宋藹齡曾親自出資建立杜邦格里獎學金,並頒發至今。1944年3月,聯合衛理公會南喬治亞年議會在衛斯理建立了面向中國學生的蔣宋美齡獎學金,該項基金持續至今,其中的獎學金仍時常頒發給中國學生。1943年宋美齡訪問衛斯理時,建立過以宋藹齡、宋慶齡名字命名的短期獎學金,但沒有持續到今天。1997年,衛斯理收到一筆六百萬美元的匿名捐款,名義是向宋氏三姐妹表達敬意,該筆捐款的大部分也被投入獎學金的發放。校方稱這些獎學金「是對宋氏家族的永久紀念,也為學院奠定了一個更加堅實的未來」。

衛斯理送走過無數的優秀畢業生,但衛斯理在1909年和1913年分別送走宋氏三姐妹時,可能不會想到,日後她們雙方的名字會如此緊密相連。在中國,衛斯理女子學院可以與宋氏三姐妹劃上等號。時至今日,只要打開衛斯理官網,在首欄「學院歷史」內,「宋氏三姐妹」專欄頁面赫然入目,獨一無二。

如今,位於里沃利新校區的衛斯理學院,雖然已經尋覓不到古老的滄桑感了,但依然寧靜、美麗,令人心動。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紐約華人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411/143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