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病毒:中國地方債5月發行勢創歷史新高

隨著中國財政部再下達萬億專項債新增額度,5月境內債市恐將面臨史上最大單月地方債發行。業內人士指出,在供給壓力和基本面預期好轉的雙重作用下,此前中國國債的漲勢料會暫時遭遇挫折。

綜合新下達的1萬億元人民幣專項債及到期再融資債券的發行,彭博計算,5月地方債發行規模料逾1.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有望創下中國地方債史上最大單月發行;疊加地方債絕大多數為10年及以上品種,長端供應將面臨爆發式成長,而短端仍會繼續受益於疫情之下充沛的流動性,做陡曲線將是債市近期的上佳策略。

報導引述國泰君安分析師覃漢表示,供給會對市場造成壓力,此外未來基本面和政策面預期的邊際變化,也對長債不利。他預計未來一個月10年國債孳息率會在前期低點的基礎上反彈20個基點左右,「有望走高至2.65%到2.7%。」

今早(27日)10年國債活躍券孳息率曾升逾4個基點,隨後略收斂至2.51%附近,上周一度在外資買盤的推動下孳息率下行約7個基點。對此,覃漢在報告中指出,上周更接近於長端補漲,而並非「有組織」的做平曲線進場,本輪曲線陡峭化的核心「寬貨幣+寬財政」的邏輯沒有變化,後續還有進一步陡峭空間。

華創證券分析師周冠南指出,地方政府準備材料和市場溝通,走流程需要一些時間,因此這部分額度的債券實際發行基本料都將落在5月份。此外,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室主任趙全厚還提到,一般當月有到期地方債的省市通常會在當月發行再融資債券。因此彭博預計5月再融資債券發行規模料約1,300億元。因置換債券規模較少,此次計算5月總發行規模對此暫忽略不計。

報導又引述海富通債券基金部副總監何謙表示,增加地方債供給、財政發力、復工持續,這些都是有助於基本面及預期轉好的措施,同時也會損耗銀行間多餘的流動性,5月債市的壓力不小。

覃漢稱,相比短債,長債供給多,因此長端國債受到的衝擊更大,建議投資者選擇久期策略要謹慎,賭孳息率曲線繼續變陡,多短債、空長債,從而對衝掉久期風險。

4月以來中國國債孳息率曲線已出現明顯的陡峭化走勢。彭博數據顯示,目前中國10年期國債和1年期國債利差達約139個基點,在2015年來最高附近徘徊,4月走升了近50個基點。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428/144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