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研究顯示假記憶越講越成真,說明謊言重複的危害性圖)

作者:
人們都不相信別人可以說服自己,讓自己相信做過一件其實並沒有做過的事情,但是我們發現,其實人們很容易有錯誤的記憶,而它們聽起來就像真的一樣。」說明謊言重複的危害性

倫敦大學一份研究顯示,通過不斷使用誘導性問題,人們很容易地就把假的記憶當作真實的記憶留在腦中。

這份研究的負責人倫敦大學學院心理與語言科學系(UCL Psychology& Language Sciences)的肖(Julia Shaw)說:「人們都不相信別人可以說服自己,讓自己相信做過一件其實並沒有做過的事情,但是我們發現,其實人們很容易有錯誤的記憶,而它們聽起來就像真的一樣。」說明謊言重複的危害性

這份研究是基於他們2015年上一份研究之上的結果。在2015年的研究中,他們邀請一些年輕人讓他們描述一段青春期的情感記憶,越詳盡越好,並向他們的家庭成員考證這件事情。

研究人員在問詢的過程中,不斷使用誘導性的問題,並進行各種暗示,還結合視覺技巧。結果發現,受訪者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問詢者植入的錯誤記憶,以為這就是當時的情形。

「我們基本上就是做了所有警察問訊的時候絕對不能做的事情。」肖說。

今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把當時受訪者描述假記憶的錄影播放給新的參與者觀看,讓新受訪者判斷錄影中受訪者說的是事實還是在編造故事。

結果新受訪者判斷的準確率只有53%,這和人們隨機進行二選一的概率一樣高。

在今年的另一組試驗中,新受訪者在觀看錄影之前,已被告知這些錄影中有的描述的是假記憶,結果他們所作出判斷的準確率仍然在50%左右。

研究者表示,這項研究說明了人們記憶的脆弱性。

「司法人員和警察要知道,操控一個人的記憶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情。特別是法官,絕不要認為他們可以看出誰在撒謊,應該檢查整個調查過程,檢查被告或證人的記憶是否有被污染的風險。」◇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428/1443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