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層次最高的自律 是不對親近的人做這件事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為什麼有些人對家人反而不如對外人態度好?」

這個問題引來了很多網友的討論,值得我們深思。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或許經常能看到這樣的例子:

陪媽媽去菜市場買菜,因為媽媽嗓門大又斤斤計較,孩子覺得沒面子,憤怒地走開;

約好和家人一起參加宴會,卻因為家人的拖拖拉拉,最後遲到了,對遲到帶來的愧疚感全都轉化為對家人的埋怨,發泄在家人身上;

在考試中得了第二名,回家後卻被父母抱怨說:為什麼不努力得到第一名?

......

我們時常把對生活的不如意、小失望,還有對未來的期望都強加於我們最親密的家人身上。

在這段親密關係中,我們是否也應該回頭思考下:自己對家人,是否做到了包容、理解和珍惜呢?

01

前幾天,鄰居大爺大媽大吵了一架,引來了四鄰都來勸架,我好奇他們都這麼大歲數了怎麼還吵得這麼凶。

大媽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哭訴大爺對她的「惡行」,勸架的鄰居們都指責大爺怎麼不能體諒下大媽,讓著點她。

但大爺更是冤枉,原來他不小心拔掉了大媽種在陽台上的菜苗,被大媽又凶又罵。

不知是哪股積壓在心裡的火苗竄了起來,大爺的怒火一下子燃了起來,想想自己幾十年來忍受大媽的壞脾氣,心裡著實委屈。

說起鄰居大媽,從小時候起我對她的印象就是溫柔、善良,對鄰里也十分照顧。

和別人聊天都是細聲細語,有說有笑,我從沒見她發過火。

但在大爺的哭訴中,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她:

大媽的溫柔、善良都是對別人的,私下裡對大爺的態度卻急躁、憤怒、抱怨,幾十年來大爺都默默承受著大媽的壞脾氣。

我悄悄地問大媽,你對大爺為啥這麼凶,大爺對您可不錯。

大媽長嘆了一口氣說:「誰讓他是我的老伴,我的家人呢。」

我笑了。

大媽把所有的溫柔都給了別人,但是對照顧她,愛護她的家人,大媽卻如此嚴苛。

或許,我們很多人都會這樣,總是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壞脾氣留給家人。

說起原因卻讓人深思,家人的愛是免費的,他們永遠不會用利益去衡量家人之間的關係,越是「廉價」的愛,就越得不到珍惜。

但,家人之所以是家人,除了包容你身上的優點和缺點,還應互相理解和守護。

02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親密關係,他們是家人,是朋友,我們總會不自覺地把自己對於世界的期望強加於愛我們的人身上。

當期望慢慢在歲月和生活的磨礪中變成失望,我們更多時候可能不會心平氣和地溝通,而是以另一種方式:抱怨和不經意的憤怒來發泄內心的不滿。

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對於家人,即使我們對他們憤怒和抱怨,他們也永遠不會離我們遠去,該得到的愛不會少。

所以,我們有了這些愛,就變得有恃無恐。

在電視劇《幸福一家人》中,房爸爸一個人靠著賣面生意拉扯幾個孩子長大成人,但是對於房爸的付出,孩子們卻並沒有好好珍惜。

房爸爸因為自己出身市井,碌碌無為,他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兒子和女兒身上,希望他們早點結婚,事業有成。

但大兒子房天憶因為自己只是一個賣面老闆的兒子,他期望的在社會上遭遇不公平時有家人能夠支持他,拉他一把,但他的家庭卻給予不了他想要的。

所有的期望都在心裡醞釀成最終的抱怨,這段本該被珍視的親密關係變得脆弱不堪。

「請問哪一樣是您的栽培和照顧?我靠的是我自己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結果......」。

房天憶的這些話刺耳又難聽,面對來自家人的傷害,房爸爸卻沒有放棄作為父親的責任。

房爸爸滿含著熱淚對控訴自己的兒子說:「對不起,我沒本事,讓你受委屈了。」

父親愧疚自己的無能,就算是兒子對他說出那麼傷人的話,兒子還是自己的兒子,作為父親的他,只能包容,傾其所有去幫助。

我們經常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但是我們誰都沒有選擇原生家庭的權利,誰都希望自己出身顯貴。

這個世界上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賈寶玉式的人物,大部分人都出身在平凡家庭里。

每個出身平凡的人在這個社會上跌爬滾打,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不公平。

如果把這種不公平只歸結為原生家庭的貧弱,那就是對生養你,無條件愛你的人的辜負。

你以為每天問你「餓不餓」、」吃飯了嗎?」、「累不累」、「睡覺了嗎?」這種微不足道的關心是多餘的,但殊不知,就是這些看似嘮叨的話,是他們對你所有的愛。

03

你是否仔細想過,我們為什麼會經常對親近的人態度不好,反而對外人態度好呢?

知乎上一位叫做@Tina心理的網友說:「越是對陌生人,我們越是寬容,可是對於親密的人,我們卻異常苛刻」。

@Tina心理例舉了幾個事例,其中一個例子很有借鑑意義。

一位女士在自己小時候被媽媽苛責,就算是考了100分也得不到媽媽的獎勵,女士的媽媽對外人都很親切,但是對她和爸爸,卻十分苛刻。

對於媽媽的這種行為,女士表示無法理解,她想:「對最親近的人不是應該更好才對嗎?」

但是沒想到,這位女士長大後,卻變成了她媽媽的樣子。

在婚姻中,女士忍不住對丈夫發脾氣,對別人犯的錯很容易原諒,但是對家人犯的錯卻不行。

雖然我們知道要對家人好一點,但是總是控制不住對親密的人發脾氣,最大的原因在於:我們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就能得到心理上的需求。

馬歇爾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指出:「所有憤怒的核心是需求沒有被滿足」。

我們對家人的需求和期望越多,就越不容易在心理上得到滿足,連自己都不可能成為一個完美的人,用自己心中完美的需求去要求家人或與自己有親密關係的人一定做到,只會讓原本的親密關係變得疏離。

04

明知道自己對家人和朋友的負面情緒會帶來不好的影響,但是卻控制不了自己,到底要怎麼改變自己對親近的人的態度?

首先,降低對家人過高的期望。現代教育和家庭關係中,最常見的就是上一輩沒有達到的目標,寄託到下一代人的身上,把自己的期望放到家人身上去實現,對背負期望的人而言是殘酷的。

降低你對家人的過高期望,多傾聽他們的想法,探討式交流比命令式交流更容易被接受。

其次,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出自己心理需求和關注家人的需求。

面對至親至愛的家人,有時候我們只關注自身的需求,卻忘了問一問他們需要什麼。

在遭遇矛盾的時候,學會用共情的方式,站到對方的角度思考,冷靜下來思考。

最後,包容、理解和感恩始終是親密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家人的愛和付出,我們要用語言表達感謝,用行動回應他們的關懷。

無論我們來自怎樣的原生家庭,用感恩的心去記住家人對你的所有付出,才是對這段親密關係的最好回報。

我們始終應該記住一點:不要因為家人的愛永遠都在就有恃無恐,只有互相扶持、互相關愛,才能擁有一段良好的親密關係。

共勉!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精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503/1445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