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3歲孩子亂跑亂跳 不打不罵老師一個動作制住娃 家長要好好學習

著名教育家阮庚梅說過:多蹲下來聽孩子說話,你看到的將是一個純真無暇的世界。

孩子的世界有時大人是理解不了的,往往在孩子一些奇怪、不符合自己要求的行為時,父母更多的表現是生氣以及責罵。但是教育家阮庚梅讓人們多蹲下來聽孩子說話,其實是讓我們放下成人的架子,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從孩子的視界出發去觀察事物,考慮問題,這樣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需。

看過一則文章:一個家長在幼兒園目睹了這樣一幕:自己三歲的兒子在幼兒園亂跑亂跳,老師看見了,立馬蹲過去,平視著孩子,語氣很溫柔,之後孩子眼睛眨巴點了點頭,就安靜了下來。

這時家長就很好奇:「我家孩子在家這麼鬧騰,說什麼都不聽,完全不可理喻,老師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老師反問家長:「在家您都是怎麼和孩子說的?」

隨後家長就單手叉腰,豎起另一邊手指指指點點,開始說教。但是顯然效果是不一樣的,家長的這個作為反而讓孩子更加鬧。家長就是孩子的鏡子,家長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回。孩子老對孩子說教就是對孩子不尊重,而孩子就會出現反抗的情況。

老師也建議:「您下次可以試著蹲下和孩子在溝通試試。」

很多大人都說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其實不然,在很多情況下,家長並不了解孩子,這是不愛嗎,肯定不是。其實沒有父母是不愛孩子的,只是父母常常陷入在成人的世界中不自覺,通過不平等的對視,為自己和孩子溝通的大門上了一把沉重的枷鎖。

闢謠,孩子不聽話就打罵?打罵不是良方,蹲下來平等對話才是關鍵

1、敞開心扉

了解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地聽孩子的想法,不要打斷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作為,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其成長。

所以家長一定要從小當自己當成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權威的父母,不是想著,我是你父母不會害你的才強加到孩子身上很多東西,父母不應該以愛為名要挾孩子,而是應該和孩子敞開心扉來交流。

2、多些耐心,多些包容

孩子的思維往往跟成年人是不一樣的,他們的世界很簡單,就連犯錯誤時也並不是故意犯之,這時作為家長不能只生氣責罵,要耐心詢問,並跟孩子解釋什麼是錯什麼是對,包容孩子的小錯誤。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利用孩子犯錯誤的機會,巧妙地去促進孩子自我成長才是王道。

3、多些溫柔,少些苛求

《親愛的孩子,見字如面》這本書里有一段王君老師對自己孩子的懺悔,她覺得自己今生最大的錯和最後悔的事和一個叫溫柔的詞語有關。

溫柔是每個人能做到的,但又是每個人都不能做到的,很多父母在對自己孩子苛刻的時候,看到孩子哭鬧不已甚至是賭氣時,又很後悔自己的行為,為什麼對一個孩子這麼嚴厲,他還只是個孩子。所以有時候對待孩子可以多些溫柔,少些苛求。

4、與孩子說話的時候,儘量蹲下身子與孩子保持同一高度

這一步是很重要的,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長者的高度上教育孩子,往往這會令孩子很反感。孩子需要的是平等的關係地位,他們抗拒一切是命令。所以作為父母應該學會蹲下身子,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共同交流、共同做事,用朋友的方式指導孩子,我想這種教育方式孩子是能接受的。

5、換位思考

作給父母有時都想讓孩子理解自己,能好好的跟自己交流,所以作為孩子的他們就更加希望自己的父母是了解自己的,這時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角度上思考問題,不要拿成人的標準要求他們,當雙方產生不同看法時,不妨互相聽聽彼此的意見。

6、互相尊重

我們都知道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那麼自身也要學會尊重別人,因此在父母和孩子面前也是一樣的,只要互相尊重,我相信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不會差的。

李玫瑾教授說過:善於從孩子的態度發現自己自己教育背景的問題,有的時候你用什麼方式教育,他就用什麼方式對你。你尊重他,他就尊重你;你不尊重他,他就不尊重你。

其實了解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很簡單,蹲下來多陪陪孩子,去傾聽他心靈的呼聲,去感受他脈搏的跳動,去和他情感產生共鳴,這樣才能和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瑩媽育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503/1445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