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沒有叛逆期的孩子真的好嗎?10-18歲孩子家長一定要看!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很多父母都擔心不已。

甚至有家長問小編:孩子一定要經歷青春期嗎?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不經歷叛逆期?

家長們有這種想法就很危險。

小編今天要給各位家長好好講講青春期叛逆在孩子成長中究竟起著怎樣的作用。

相信看過這些,你就不會再如此「憎惡」孩子的青春期了。

「心理斷乳期」

孩子從小學進入初中後,他們開始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獨立意識越來越強,而現實是一方面他們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家庭,因此逐漸進入叛逆期

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小孩來看待,不厭其煩地叮嚀,他就會厭煩,從而產生反抗心理,萌發對立的情緒。如果父母在同伴和異性面前管教他們,他們的「叛逆心理」會更強烈。

叛逆期的孩子,儘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還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

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常論據不足;喜歡懷疑,卻又缺乏科學依據;喜歡發現見解,但又判斷不准;喜歡批評別人,卻又容易片面。

專家建議,對於孩子叛逆心理的消極面,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進行教育。

父母更應看到叛逆心理積極的一面,如因叛逆心理出現的好奇心,是一種渴求認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動力。

叛逆心理往往具有求異和思辨的特點,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創造的源泉,家長應留心注意,因勢利導,促其成材。

心理斷乳期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時期。從總體上講,心理斷乳期的各種心理現象,反映了少年兒童心理上的進步。

從心理上依附於父母,到出現獨立意向,這是重大的變化。父母要珍視子女的這一時期,採取歡迎的態度。

家長知道了「心理斷乳」期孩子的這些特點,對待他們就更應避免簡單粗暴,也不能用「哄騙」的方法來對待他們

父母要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並允許孩子也能參與家庭的管理

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儘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家長還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

叛逆是個好的開始

上了初中的孩子,顯著的特點是變:生理上在變,孩子開始發育了;心理上也在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甚至還可能與家長對著幹。

你要東,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東,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叛逆心理」。

叛逆是由青春期孩子的成長規律決定的,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現,不叛叛逆而是不正常的。從孩子一生的發展來看,叛逆其實是一個好的開始。

01叛逆是生理成熟和思維能力提高的表現

青春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生理髮育成熟、認知能力提高,叛逆的產生需要以上二者為基礎。叛逆說明孩子生理上成熟了,變得更聰明了,才有跟家長反抗的資本。

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維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孩子成長的表現。所以說,叛逆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種成長和進步。

02叛逆是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需要

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發展任務,同一性的建立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非常重要。

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需要,是他們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種途徑。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兩種心理狀態: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財產,對子女具有絕對權威;二是父母將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現。

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灌輸給孩子,企圖讓孩子按父母的設想去生活,結果造成孩子的對抗情緒。

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作「同一性早閉」。

這樣的孩子未來往往缺乏主見,容易盲從,不喜歡改變,無法應對挑戰。他們會迴避變化和壓力來獲取安全感,當遇到挫折時,容易喪失目標和信心

03叛逆是不良情緒的發泄途徑

腦發育的不均衡使得青春期孩子容易產生情緒問題。此外,青春期孩子面對更大的成長壓力,他們在自我同一性的探索過程中會經歷自我懷疑、混亂、矛盾與衝突,對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懷疑,這加劇了青春期的情緒問題。

叛逆成為青春期孩子發泄不良情緒的一個途徑。青春期的孩子如此敏感、情緒多變,如果他們把這些不良情緒全都掩飾起來,不叛逆、不發泄、不吐露,那麼孩子的內心必然會堆積起大量的負能量。

所以,叛逆是孩子疏導不良情緒、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種重要方式。

04叛逆是對人際關係調整的一種適應

叛逆其實是孩子適應人際關係調整、成長為獨立個體的一種方式。

進入青春期,孩子開始疏離父母,更多地與同伴相處。這種人際關係的調整對孩子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

在青春期之前,依戀是親子關係的重要特徵。而進入青春期之後,親子關係發生變化,自主取代依戀成為親子關係的突出特徵。

在青春期順利完成依戀到自主的轉變,對孩子未來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十分重要,叛逆則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對孩子的社會化發展有重要影響。在與同伴的相處中,孩子學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怎樣理解他人,這都是社會化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素質。

心理學研究還發現,同伴關係對孩子成年後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的預測作用。

中學階段擁有充足的朋友、與朋友保持穩定而較親密的友誼的孩子,到了成年期,往往人際交往比較順利,且心理健康水平較高。

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發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這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很重要。

順利度過叛逆期的三個關鍵

叛逆是一個好的開始,但好的開始並不意味著好的結束。叛逆對孩子的發展有利,不意味著家長可以對孩子的叛逆放任自流。

只有家長處理得當,孩子才能順利度過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長。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長應該學會一些應對方式,抓住肯定、調整和對症下藥這三個關鍵詞。

01要肯定叛逆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當家長遇到孩子叛逆、不聽話、不配合、不溝通時,一定不要認為孩子叛逆是對自己威嚴的挑戰。

要承認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認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發展的結果,是他們成長的表現,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開始。

家長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規矩,對孩子勇於自我探索的表現要加以肯定。

得到父母的認可之後,孩子可能就不會那麼叛逆了,起碼程度不會更深。

02要以叛逆為契機及時調整教養角色和教養方式

叛逆意味著孩子長大了,家長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養角色,應該從起主導作用的教育者轉變成陪伴孩子成長的陪伴者

陪伴,就意味著以孩子為主,父母處於非主導地位;就意味著一種無言的支持和認同,意味著一種平等的朋友關係。

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叛逆問題,既提醒家長要及時轉變教養角色,也提示家長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誤所在,是家長改變教養方式的重要契機。

家長要對孩子的行為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但在制定規則和做決定時會考慮孩子的需要和想法,聽取並接受孩子的意見,會對制定的要求作出解釋,說明原因。

03要了解孩子的叛逆類型,對症下藥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為,主要有三種類型:

暴躁型——對父母、老師的要求劇烈反抗,經常跟父母吵架或發脾氣,有時跟父母冷戰;

沉默型——不願跟大人溝通,對事情漠不關心,對父母的話沒有反應,不喜歡跟老師接觸;

陽奉陰違型——當著大人的面贊成大人的要求,但是自己的行為表現卻相反,父母說什麼都表面答應,但是依舊我行我素。

對不同類型的叛逆行為,父母可以採用不同的應對方式。

對暴躁型叛逆的孩子,不要硬碰硬;對沉默型叛逆的孩子,耐心等待慢慢溝通;對陽奉陰違型叛逆的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真誠。

叛逆的背後是孩子特定階段的發展特點和個體不同的內心需求,希望青春期孩子的家長都做一個有心的家長,多去觀察孩子的特點、了解孩子的需求。

只要努力做一個有心的家長,對孩子的叛逆行為做到心中有數,不往外推自己的孩子,接納孩子,相信孩子的叛逆問題只是成長過程的問題。

但如果家長不及時調整自己的家教方式,不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助力,孩子也可能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媽媽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506/1447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