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為什麼摻假的歷史總是傳播得特別廣

作者:

歷史人文

1

許多走南闖北的朋友都知道,東北人當中,祖籍山東的,有很多,據說70%至80%的東北人,祖籍都是山東。

雖然沒有誰做過嚴謹的統計(其實也無法精確統計),但是,今天至少過半數的東北人,祖籍都是山東,我想這一點,應該是沒有疑問的,這也與我們的生活經驗,是比較相符的。

那麼,為什麼呢?

為什麼多數東北人,都是祖籍山東呢?

其實,他們基本上都是近代史上好幾波「闖關東」的山東人的後代。

那麼,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為什麼當年闖關東的人,多數是山東人呢?

山東和東北,並不接壤呀。

這個問題的答案說出來,大家就會恍然大悟:

因為山東和東北的遼寧,隔海相望,從山東蓬萊至遼寧旅順,最短的距離只有56海里,約等於陸地上的103公里。

如圖,走海路從山東到東北,只有56海里,這就是為什麼多數東北人祖籍是山東

什麼概念呢?

兩個闖關東的山東大漢,輪流搖一隻小舢板,保守估計每小時走8公里,那麼只需要12個小時,兩個山東人就抵達了遼寧。

早上6點鐘出發,傍晚6點鐘,就到了。

重要的是這一路上,還沒有人攔著,清政府也不想管大海。

兩個大漢在旅順一上岸,把舢板一賣,換點銀子,找個地方吃個飯,落個腳,闖關東的生涯,也就開始了。

是的。當時闖關東,山東人最方便。因為,海路最近。

那麼,讀到這裡,有讀者會問了:

河北不是離遼寧更近嗎?而且還是陸路接壤,為什麼闖關東不是河北人最多呢?

答案是:

因為有柳條

清代柳條邊示意圖,柳條邊隔開了河北和東北,這就是為什麼東北人祖籍河北的不及山東多

這個「柳條邊」,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跟大家講解過了,當時清政府禁止漢人去東北,所以在河北和遼寧的邊界上,用土堆、柳條、繩索和士兵駐守,建立起一條長長的防線,當時叫「柳條邊」,所以當年的河北人闖關東,要麼賄賂關卡的官兵,要麼拆毀柳條邊,要麼耐心等候清政府偶爾開放柳條邊。

所以,當時從河北經陸路去東北闖關東,反而沒有山東走海路方便。

可是,儘管如此,仍然有不少河北人,通過各種方式,繞過、闖過、或者僥倖通過了柳條邊,成功進入東北,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今天的東北人當中,其實也有不少人祖籍是河北。

闖關東各種路線圖,其中山東走海路最近

當年闖關東的,「蓬萊—旅順」這條海路最方便,走的人數也最多。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年闖關東的,是山東人最多。

還是那句老話:存在,就是合理。

清代柳條邊遺址,當年這些樹與樹之間有繩子相連,把漢人擋住,不准漢人去東北

2

我們在許多古裝電影裡看到戰爭場面,古代大軍的將士手持刀、劍,甚至斧子衝鋒,請問,這個場景,符合歷史事實嗎?

持刀衝鋒打仗是為了影視劇觀賞效果,事實上古代戰場最常用的是長槍,而不是刀劍

在帶領大家認真審閱歷史之前,我先問你一個問題。

你看這幅冷兵器圖,有刀,有劍,有長槍,有斧子,我就問你一句,現在假設你要上戰場,請問,你選哪一款武器?

別急。

先想一想,再回答。

其實毫無疑問:你會選長槍。

為什麼?

因為長槍足夠長,它讓你可以在兩米的距離、甚至兩米以外的距離,對敵人進行殺傷。

簡單地講就是:敵人還沒碰到你,你就戳死敵人了。

那麼,既然你這麼聰明,那麼我再問你:

同樣一道選擇題,我們古代戰場上的官兵,他們怎麼選?

答案是:

他們也是選長槍

沒有意外。

這個世上,沒有傻子。

時光倒退幾百年、兩千年,也是沒有傻子。

我們的祖先,也是很聰明的。

在古代戰場上,最常見的冷兵器,其實就是長槍,或者稱紅纓槍,低配的叫長矛。

所以,我們在電影電視裡看到那些持劍、持刀、甚至拿著斧子衝鋒的場面,都是假的。

或者說的嚴謹一點,至少是不常見的。

古代打仗的時候,最常用的武器,不是刀,不是劍,也不是斧,而是:

長槍

當時的官兵,反反覆覆試驗過了:長槍最實用。

因為它足夠長。

所以古代打仗,在大多數的時候,其實都是一群拿著長槍的人,在戰場上,你戳我,我戳你。

這幅畫較為符合歷史事實,人手一桿長槍,就是古代戰爭的常態

這,就是古代戰場上最常見的景象。

所以在古代的中國,有這麼一個說法:

三箭不如一刀

三刀不如一槍

此外,古人也說:

槍乃兵器之王

這就是為什麼在抗戰時期,我們兒童團的標配裝備是長矛(紅纓槍),而不是刀。因為刀,遠遠沒有長矛實用。

英雄所見略同,在古代歐洲的戰場,他們的常規武器,其實也是長槍,毫無懸念,這沒什麼神秘的,都是通過血的教訓所總結出來的經驗:長槍,最實用。

古代歐洲人打仗同樣最常用長槍,而不是刀或者劍

《三國演義》說,關羽生前的常用武器,是一把非常笨重的「青龍偃月刀」,這個其實是假的,因為這種青龍偃月刀,在關羽的那個時代,還沒有出現,而是在關羽死後好幾百年,才在宋朝出現的。

而且,青龍偃月刀也不是戰場上的實戰武器,而是儀仗隊的用具,換句話說,青龍偃月刀,其實是擺設用的,不是真正殺人的武器。

關羽手上的青龍偃月刀其實是穿越物品,歷史上真實的關羽也是用長槍的

靠譜的歷史資料記載的關羽生前最常用的武器,其實也是一把長槍,也就是紅纓槍,長矛的專業版。毫無意外。

但是,不要誤解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在古代的戰場上,官兵都不帶刀、不帶劍,其實他們也帶刀,也帶劍,只不過刀和劍,是近身肉搏時、長槍用不上的時候,才會使用的。

同理,當年侵華日軍的軍刀,其實也不是日軍的主戰武器。日軍的主戰武器,仍然是三八式步槍,軍刀並非不用,而也是在近身肉搏的時候,軍刀才派得上用場的。

而即使是軍刀,也是日軍的軍官才會裝備。日軍當年的軍曹(普通士兵),是不配日本刀的,他們就是一桿三八式步槍,外加一把刺刀。

鬼子的刀是軍官標配,更多是指揮工具和象徵意義,並不是常規作戰武器

而我軍(八路軍)當年的軍官,更是連軍刀都懶得配,直接就是配一支手槍,因為大家都知道,冷兵器除非它足夠長,否則用處都不大,還不如一支普通駁殼槍來得實在。

那麼,既然古代戰爭最常用的武器是長槍,為什麼我們的電影電視裡,充滿了手持刀劍衝鋒、互相砍殺的畫面呢?

那是因為就電影電視的觀賞效果而言,刀劍搏鬥,比起長槍搏鬥來說,好看多了,精彩多了。所以,導演們就把歷史事實放到一邊去了。

3

我們在電影電視中,經常會看到清朝當官的、當兵的,戴一種錐形的帽子。

請問,這種錐形的清代官帽,在當時叫什麼名字呢?

清代涼帽

這種帽子並不好看,清朝為什麼要推廣這種不好看的帽子?

答案是這樣的:

清朝的帽子,分為「便帽」和「禮帽」兩大類。

其中,「便帽」就是我們印像中清代地主戴的那種小瓜皮帽。

清代便帽,也叫瓜皮帽

而「禮帽」呢,在當時也稱為「大帽子」,禮帽分為兩種:

第一種禮帽:冬天戴的,當時叫做「暖帽」。

清代禮帽的一種,名叫暖帽

第二種禮帽:夏天戴的,當時叫做「涼帽」。

戴涼帽的李鴻章

清朝的涼帽,一般是用藤料製作而成,散熱性很好,夏天戴著很涼快,所以叫「涼帽」。

除了散熱性很好,更重要的是,涼帽非常實用,它可以防曬、防雨、擋風。

換句話說,涼帽既是一頂帽子,同時,也是一把小型的傘,遮風,擋雨,屏蔽日曬,真是居家旅行,必備之良品。

非常實用。

需要注意的是,涼帽頂上的珠子,顯示了戴帽者的官階,具體如下:

一品官員的頂珠,用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陰文鏤花金。九品陽文鏤花金。

涼帽的頂上沒有珠子的,則是無官品的普通士兵和衙役。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英國殖民者在香港組建警察隊伍,聘用華人警察,考慮到香港炎熱、多雨的氣候,也參考並沿用了大清帝國的涼帽,作為香港殖民地華人警察的標配。

英國人講求實用,因地制宜,早期香港華人警察,涼帽也是標配

英雄所見略同。

更加有趣的是,越南人也很講求實用,越南人的傳統帽子「越南斗笠」,也和清朝的涼帽,如出一轍,都是錐形的帽子。

越南是典型的炎熱、多雨的國家,錐形的涼帽,是帽,同時也是傘,顯然是最為實用。

越南斗笠,和清朝的涼帽,其實是一回事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509/144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