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脫勾中共 川普義無反顧 民存款減8千億 北京反升槓桿 對比鮮明 台經濟蒸蒸日上

—重大信號!中共要無限量放水? 兩會召開在即 一場大辯論上演 債務貨幣化歷史教訓慘到不可想像

中共製造的這場全球危機令世界各國經濟跌入深淵,中國經濟同樣是慘不忍睹。中共央行數據顯示,中國家庭存款減少8000億,而且失業大潮已經來臨。碧桂園裁員近3萬,20家龍頭房企全亮紅燈。同時川普政府一再宣稱與中共國脫鉤,要將供應鏈全部帶回美國。全球經濟去中共化已經難以挽回。對中共而言,非常時期是否祭出非常手段"債務貨幣化"來救中國經濟,在兩會前夕,引發一場中國大陸財經界的大辯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總額破兆元,創逾8萬個工作。

中共要無限量放水?兩會召開在即,大辯論上演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劉尚希首個公開提出,「中國在新的條件下,財政赤字貨幣化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這個大動作關係到創造貨幣的權力交到誰手裡的核心問題,也關係到是不是可以無限量放水。

「財政赤字貨幣化」的本質,是倡導政府透支信用來印鈔,央行買單。

簡單講,當政府缺錢時,就發行無息國債讓央行來買,把政府的債務直接變成貨幣。財政不歸還央行這筆借款,負債就一直是央行來背。理論上,主權政府可以實現無限度印鈔,央行直接變成了政府的錢袋子,財政來決定錢流向哪。

直白說就是政府可以無限量放水了。更通俗的說法,這就是「直升機撒錢」。

這引發了央行和金融領域專家的辯論。

中國人民大學副院長劉元春直言:「允許赤字貨幣化就允許政府行為無紀律化,就會導致政府行為的失范,導致並意味著政府能力的崩潰和治理體系能力的崩潰。」

他認為,中國還沒有處於必須推行財政赤字貨幣化的困境,但要跳出「談刺激色變「的誤區,儘快提出科學、有效的6.5萬億刺激方案。

央行智囊余永定站出來說,要為當年的四萬億刺激計劃正名,現在必須大膽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

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認為中國目前面臨的問題不是不可以擴大財政赤字,也不是不可以央行直接買入國債,而是要拷問一下財政政策是否合適,效率如何。她提出了4個問題。

1)我們的財政政策是直接介入經濟活動為主,還是以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務為主;

2)當前解決就業問題是加大政府投資或政府補貼投資為主,還是救助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為主;

3)財政對困難人群的救助能否精準,減少跑冒滴漏;

4)當前情況下用結構性信貸政策與用財政政策調結構哪個相對更有效率。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鋒在《對「現代貨幣理論」的批判》一文中,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他認為,「切斷財政與央行的直接融資關係,防止財政赤字貨幣化,是銀行信用貨幣制度得以正常運轉的基本原則。一旦拋棄這一原則,銀行信用貨幣制度就將崩潰。」

前財政部長樓繼偉也不贊成由央行直接購買國債,「基本的原則還是要堅持。」

」債務貨幣化「歷史教訓慘到不可想像

一戰後德國魏瑪政府為了償還巨額賠償,向當時德國央行出售國債,彌補赤字。

此舉引發了世界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通貨膨脹,對德國的破壞力遠大於一戰。在1922年7月-1923年11月,馬克相對於美元貶值了99.99999997%,即兌換美元的成本提高了157億倍,物價上漲了38.7億倍,1923年底德國的通脹率遠高於1000000%!

最終以魏瑪政府宣布原有貨幣體系破產,才得以終結這次超級通脹。

不過日本這些年的國債基本是央行在買,但日本一直維持低通脹。

智谷趨勢報導,在這場全球危機面前,世界各國在」債務貨幣化「問題上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越來越多的央行不惜一切代價買入國債,防止經濟崩潰。世界央行美聯儲更是以創紀錄的速度擴表,支持財政部救市措施,祭出了無限量QE的工具。

財政赤字貨幣化聽起來和歐美此前的量化寬鬆很像,都是央行買國債,但兩者有一個關鍵性的差別:增加的基礎貨幣是暫行性還是永久性。

央行可以退出QE收回基礎貨幣的。一旦央行退出,這些國債被售回到私人部門,變成了計息債券,政府又開始面臨預算約束。

政府今天的債就是明天公民的稅,因為擔心政府徵稅,私人部門也會選擇收縮投資、留點錢給後代還債用,這就是李嘉圖等價效應。當初美聯儲縮表,全球財富邏輯就發生了巨變。

但如果靠直升機撒錢,最終要避免李嘉圖等價效應,負債永遠留在央行,所創造的基礎貨幣就是永久性的。

中共不惜提高槓桿率保經濟

如果中國經濟下一輪周期是給交財政主導,財政對總需求的拉動增加,實體投資上升,代價就是通脹上升。

過去幾十年,是貨幣主導的時代,沒有大通脹,但卻有金融資產泡沫,代價就是金融不穩定。

在財政擴張和大通脹之間,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在財政和信貸之間、在通脹和資產泡沫之間,可能存在幾十年一個輪迴的周期轉換。

而最近央行的數字貨幣開始試點,也是一個大動作。

彭博5月12日報導,北京當局托舉經濟的舉措正在對市場產生影響,在寬鬆銀根推動債券融資成本逼近紀錄低位的同時,企業債券淨融資規模處於紀錄高位,在中共監管層默許下,市場加槓桿正捲土重來。

周二(5月12日)晚間,中共央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目前槓桿率回升只是階段性的。

中國家庭存款減少8000億,失業潮來了

中國央行5月11日發布的2020年4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4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1.27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7996億元人民幣。

這意味著在4月份,每天平均有超過266億元的存款流出銀行。

住戶存款減少的同時,而個人貸款則大幅增加。數據顯示,4月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669億元,其中,以個人消費貸款為主的短期貸款增加2280億元,以個人按揭貸款為主的中長期貸款增加4389億元。

5月13日,官媒《中國新聞網》發文稱,「進入4月份,居民消費也開始出現回升,特別是房地產、汽車銷售方面,報復性買房買車來了」。

中國民眾評論官媒報導稱,「沒有報復性收入,哪會有報復性消費,這些寫文章的智力不如豬」。

也有人說,「難道不是因為沒工作,或者收入慘澹,消耗了積蓄?」

彭博5月13日報導,中共官方將在周五(5月15日)發布城鎮調查失業率,該數據的統計並不包括中國約一半的勞動力人口。

法國巴黎銀行的分析師表示,包括非城鎮居民在內的實際失業率在第一季度可能已達到12%,可能有多達1.3億人處於失業狀態。

今年第一季度,由於停工和企業倒閉,只有1.23億農民工能夠回到城市地區工作,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這使得5000多萬農民工在1月份中國新年假期返鄉後陷入困境。

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介紹,按照中國大數據專家老蠻,按照中共官方數據鹽酸,今年1到2月有500萬失業,加上1.85億人沒復工,共有1.9億人。【詳細報導請看:世界停擺 中國哀鴻遍野 深淵中墜落 底在哪裡?

中國20家大型龍頭房企今年第一季度業績慘不忍睹,其中,大陸龍頭房企碧桂園的2019年員工人數較上年末減少約2.9萬。這也被指是近10年來地產泡沫最接近破滅的時刻。各地政府則再次強行出台刺激性政策,希望防止樓價崩盤和隨之而來的金融風暴

川普:我們要將供應鏈全部帶回美國

川普總統在5月14日(周四)表達了進一步與中共經濟脫鉤的決心,他提出要將供應鏈全部帶回美國。

他周四早上接受《福克斯商業》記者採訪時說,他說:「這場大流行病凸顯了將供應鏈放在世界各地的不可靠性...如果世界上某一小塊地方(指中國的醫療防護產品供應鏈所在地)變壞了,那會把整件事都弄糟。」「我們應該把它們全部放在美國(生產)」。

川普還表示就算切斷和中共的整個關係也無所謂,美國還會因此「節省5000億美元。」

此外,在白宮的介入之下﹐周三(5月13日)﹐美國聯邦退休儲蓄投資委員會(FRTIB)宣布,將無限期推遲聯邦退休基金投資中國企業。

美國東北大學戰略管理學教授吉廖(Joseph M. Giglio)告訴美國之音,「限制資金從美國流向中國將加劇美中貿易戰,並將是實現兩國經濟脫鉤的重要一步。」

其實北京高層已經意識到全球產業鏈「去中國化」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經濟學部主任李揚,在5月9日舉辦的「全球經濟與決策選擇」雲峰會上,表示,「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說,正在形成一個把中國和人民幣排除在外的國際聯盟。」

「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總額破兆元,創逾8萬個工作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這波全球產業鏈去中國化的過程中,台灣成為很多大型企業分散風險的首選之地。

經濟部5月14日宣布,截至目前為止,「台商回台投資方案」、「根留台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與「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此「投資台灣3大方案」總計帶動投資金額達1兆36億元台幣,總計帶動480家企業參與投資,預估創造8萬2555個就業機會,為台灣帶來新一波人才需求熱潮,其中又以電子資訊相關產業為人才需求主力,約占整體5成。

後續尚有超過50家企業排隊待審中。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515/145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