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瑞典關閉了最後一所孔子學院 為啥網上一片叫好

作者:
這兩天瑞典關閉了最後一所孔子學院,按理說大家多多少少有點悲哀,不過奇葩的是這次卻激起了網友的一致好評,上次這麼有共識,還是美國驅逐了中共十家新聞機構,中共也驅逐了10家美國新聞機構,網友們說美國損失了二十家美國機構(那些中共機構在美國也沒幹啥活,所以網友調侃他們)。

這兩天瑞典關閉了最後一所孔子學院,按理說大家多多少少有點悲哀,不過奇葩的是這次卻激起了網友的一致好評,上次這麼有共識,還是美國驅逐了中共十家新聞機構,中共也驅逐了10家美國新聞機構,網友們說美國損失了二十家美國機構(那些中共機構在美國也沒幹啥活,所以網友調侃他們)。

馬前卒的「睡前消息」評價說:

瑞典發泄了不滿,中國人民省了錢,某些駐外人員不得不找個正經工作,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越來越多的人終於認識到了,中國過去幾十年的文化輸出戰略基本算是走到頭了。

只不過,這次走到頭並不是壞事,反而是一件好事,我們慢慢道來。

1

什麼樣的文化輸出才是真輸出

以前一直有個說法,說那個美國隊長爽片不就是抗日神劇嗎?為啥大家都批評抗日神劇,卻沒人數落美國隊長呢?

也不難理解,因為抗戰中的中國真實給人的形象確實不是「抗日神劇」那樣的,而美國基本配得上「美國隊長」的形象。

這個說起來有點喪氣,不過事實確實如此,抗戰八年,日本在中國幾乎達成了所有戰略目標,甚至在日本簽字投降前一天,日本還攻下了兩座縣城。

無論是蔣委員長的隊伍,還是毛教員的隊伍,都沒法形成對日軍的碾壓態勢,甚至都沒法組織決定性的圍殲戰,也不難理解,國軍士兵每人十發子彈,大部分是拉來的壯丁,基本沒訓練,連口令都沒弄明白就去參戰。

毛教員這邊素質還不錯(八路一直在搞培訓,抗戰中的八路軍後來都成了解放軍的幹部架子),不過經常每個士兵只有三發子彈(平型關戰役很多士兵就是三發子彈),怎麼打,拿啥打?

再看看美國,儘管也達不到碾壓德軍的優勢,但氣勢很到位,排山倒海般的坦克洪流,遮天蔽日的轟炸機群,海上一眼望不到邊的戰艦群,一次炮艦齊轟能把半個小島打成煉獄火海,此外盟軍不僅是美國人,還帶著一群小夥伴,什麼法國流亡兵團,阿爾及利亞兵團,自由波蘭殘部,英國剩下的那點陸軍,印度來的阿三,錫克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亞人等等,聲勢已經非常到位了。

而且德國此時基本已經山窮水盡,到了1944年諾曼第登陸,德軍幾乎所有精銳軍團已經全部葬送在了跟蘇聯的戰爭中,在諾曼第防禦盟軍登陸的,大部分都不是德國人,而是被強行編入德軍的捷克人,匈牙利人,還有個別韓國人。

德國的坦克已經基本全部葬送在庫爾斯克和巴格拉季昂戰役,德國的飛行員也不剩多少了,整個諾曼第登陸德國只起飛了三架飛機。盟軍登陸後一度被德國精銳的黨衛軍幹了一下,後來廢了大勁擊敗對方,才發現這支黨衛軍是一群孩子,可見德國當時成啥樣了。大家可以看看布拉德皮特演的那個《狂怒》,抵抗美軍的德國軍隊不少都是些老人孩子,往往一支部隊裡,只有一個成年人。

不管咋樣,盟軍的氣勢已經贏了,就跟電影裡的美國隊長的形象一樣,高大威猛,氣勢如虹,把德國的老弱病殘打的抱頭鼠竄,大快人心,或者像布拉德皮特一樣,理個飛機頭去干納粹

兩者一對比,橫店把抗日軍民刻畫成「人均美國隊長」,好意思嗎?別說外人了,我們自己看著都尷尬,而且這也不是在宣傳,這是在醜化我抗日軍民。

孔子學院這玩意,深層次里講,跟抗日神劇差不多,用力太猛,缺乏巧勁,搞來搞去,最後不僅國外的人看著不爽,連我們自己人都看著不爽。

這個世界的本質還是一個強者文化。

在中國古代最燦爛的那時候,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是這個星球上最酷的東西,在全世界被追捧;羅馬元老院的上班制服就是絲綢做的。

然後中世紀奧斯曼帝國崛起,突厥人的愛好成了真時尚,比如奧斯曼帝國最愛鬱金香。奧斯曼巔峰時期,就叫「鬱金香時代」。

突厥人的上層出門胸前都戴著一朵鬱金香,被到處跑運輸的荷蘭人看到了,拿回幾朵到荷蘭,荷蘭上層貴族也有模有樣學別人插鬱金香,隨後引發英法荷蘭鬱金香狂熱,還給經濟學貢獻了一個詞,叫「Tulip mania(鬱金香熱)」,表達的就是經濟泡沫。

後來法國崛起,巴黎從那時候成了世界時尚之都,法語成了歐陸上最酷的語言,英國上層一度用的是法語,俄國貴族也在用法語,只有農民和僕人採用本地語言,整個歐陸都在學法國。

再後來英國成為世界強權,儘管英國人應該是全世界品味最差的民族,既不會吃也沒啥好玩的,不過英國人的服飾成了現在的西裝,英國外交官那副奇怪的造型現在日本內閣還在模仿。

現在大家使勁硬想,也想不出來英國人到底有啥特別的文化什麼的,不過英國全盛時期,英國的一切都被大家模仿。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英德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德國當時駐英國大使,一個叫利西諾夫斯基親王的人,這人是百分百的普魯士貴族,德皇的表弟,這人也是個「英粉」,不僅他,整個德國上層基本都會說英語,包括德國首相和德國海軍大臣等人,我摘一段《八月炮火》中的話,大家感受下德國上層有多親英:

利希諾夫斯基親王不僅在舉止上,而且在內心世界也是一個誠摯的親英派。

他是決心到倫敦來使自己、使祖國都博得英國人的歡心的。英國社會是個恣情鄉間歡度周末的社會。

對這位大使來說,最大的悲劇莫過於生我育我之邦和我所鍾愛之邦發生戰爭,所以他抓住一切時機避免兩國兵戎相見。

多魔幻,德國親王是個精神英國人,多像我們現在不少人對美國文化的無腦崇拜,覺得美國的一切都是對的(這句話不否定美國確實有很多東西是對的),其中不乏很多高層人物。

最後一個上台的應該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歐洲人給鄙視慘了,在歐洲人眼裡,美國人就是一群土炮,暴發戶,沒品位,美國人既沒有藝術家也沒有小說家,美國畫家畫出來的東西都是鬼話狐,美國人的高樓大廈都是美國人內心「陽具崇拜」的外在體現,體現了美國人的自卑和過度補償。

美國人也因為這事自卑不已,在很長時間裡,美國的大亨們一定要到歐洲娶個破落貴族來充充門面,大家看過那個《鐵達尼號》吧,那個女主角就是要去美國嫁給一個有錢人,儘管她們家要破產了。破產貴族和美國富人的聯姻在當時非常時髦。

電影裡說露絲脖子上那塊「海洋之心」,經歷過法王路易十四,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現在跑美國富豪那裡去了,分明是在暗示舊大陸的霸權正在向北美轉移。

不過儘管鐵達尼號那會兒美國人還比較自卑,但美國人的自信心很快就被儲值了,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了嘛,歐洲被炸了個稀巴爛,美國大兵帶來的罐頭香菸威士忌都成了硬通貨,往往一包煙就可以換一副名畫,一塊巧克力就可以換一個大姑娘,從那以後,美國人不自卑了,歐洲人也不再瞧不起美國了。

隨後乘著電影工業的東風,美國人像模像樣竟然輸出文化了,到了蘇聯解體,愈發自信,歐巴馬時期達到巔峰,對外輸出價值觀,然後把好幾個國家輸出成了廢墟。

比較有意思的是日本,上世紀日本經濟高歌猛進,伴隨著經濟的擴張,日本文化也異軍突起,通過漫畫,汽車,動畫片,主題酒吧等瘋狂擴張,尤其是索尼和任天堂,簡直就是日本文化擴張的「東印度公司」,也在全世界攻城略地。現在的小夥伴可能感覺不像我們這代人強烈,十幾年前,索尼那就是信仰,那時候沒蘋果啥事。

不過我們剛才說了,文化這東西跟國力強相關,日本文化強勢崛起,在美國主要是汽車和壽司,在歐洲就沒啥吸引力。日本文化產品殺傷力最大的地方,無疑是在中國,全世界喜歡日本的人有不少,但是真把日本那個小島國當精神家園的,只有部分中國人了。

比較逗的是「韓流」,是個「低配版」的日本模式。韓國在上世紀進入強國俱樂部之後,也發起了一系列的文化輸出,也有模有樣,不過對西方影響很小,西方一直也看不上韓國。韓國主要是針對那時候比它窮的國家,中國,俄羅斯,外蒙古什麼的。現在中國國力趕了上來,「韓流」少了很多,不過在蒙古國這種落後國家,韓國依舊有很強的吸引力。

可見文化這東西,有點像水,國力有點像山,如果山高,水才會從山上流下來,澆在下邊的人的頭上,而且他們心甘情願被澆。

所以,文化輸出是強大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中國現在明顯就有這個問題,國力上儘管有點起色,不過發展的有點快,以至於大家都接受不了,甚至沒反應過來,潛意識裡覺得中國還是二十年前那個破設籍。

這就像網上最近時髦的那個「入關論」,在女真人入關前,女真人的所有東西都是垃圾,都沒法入明朝大儒的眼。等到滿清入關,明朝大儒雨天跪在路邊迎接。

中國自比女真人不合適,不過這個例子感覺還是很貼切。

中美交往夠多吧?美國還有幾百萬華裔,可是美國人對中國的理解依舊停留在中國跟印度差不多,大家想想印度在中國是一個什麼形象,就知道美國人怎麼理解中國了。說白了,還是不care,要不是川大爺一天發160條推特狂數落中國,強調中國的威脅,美國人說不定還以為中國yi是個大農村。

2

文化輸出的正確姿勢

那啥樣的文化輸出才是真輸出呢?

第一條我們不多說,發展硬實力是第一步。那種感覺就好像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如果他還挺有錢,大家會覺得他簡直就是人生贏家。如果他沒錢,大家就會覺得他是個真low逼,成天幹些沒卵用的事,窮酸。

我知道這麼看待問題很膚淺,不過你不得不承認,這就是這個世界的共識性邏輯,硬實力永遠是第一位的,沒人有時間去研究loser到底有什麼文化。發展是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案,如果某個問題發展都解決不了,其他解決方案就別想了。

所以接下來發展依舊是第一要務,這個依賴大家的一起努力,不要搞內訌,不要搞自斷手足的事。

但是在硬實力發展起來之前應該怎麼做呢?

也不複雜,看看那些成功案例就行了,最明顯的是日本,日本怎麼向海外輸出文化的?

對,讓別人花錢買他們的文化產品。你白送的東西在別人眼裡大概率是垃圾,你得包裝成他們願意花錢的商品。

這就有個再創造過程,你不可能原汁原味把古代的那些東西拿給全世界人民看,那些玩意連你自己都不想看你給別人看?

最明顯的就是日本人重新「創造」了他們幾乎所有的東西。

大家現在玩《只狼》,裡邊的正派忠肝義膽的武士形象是這樣的:

但是歷史上真實的日本武士是這樣的:

這特麼懸殊是不是有點大?

日本人就很精明,對外宣傳的時候,故意做了商業化修改,第二張那個禿頭造型,估計他們自己都看吐了,所以出現的時候,往往不是什麼好人。在遊戲《只狼》裡,反派都是第二張圖裡的那個形象,一看就欠砍一刀。

而且把忍者做成這樣:

咱們不說別的,日本人的眼睛有那麼大?髮型有那麼飄逸?都沒有,顯然都得重新創作。

還有那個壽司,這玩意最早的形態跟切糕差不多,叫「箱壽司」,而且中間有一段時間個頭有拳頭那麼大,是給體力工人補充體力的,類似「鹹魚拌飯」。後來通過商業化,不斷改良,不斷調整,改成了現在晶瑩剔透那個造型,賣相越來越好,然後賣到了全世界:

其實大家應該也有感觸,中國在海外最成功的IP應該就是功夫了。

為啥老外喜歡中國功夫?難道是中國功夫真的有什麼實戰價值嗎?還是在什麼國際擂台賽上中國功夫驚艷出廠,讓大家眼前一亮?

都不是,這玩意主要是靠李小龍和《臥虎藏龍》打出來的,也是商業活動獲得巨大成功後的結果,大家看《復仇者聯盟》和《鋼鐵俠》也能看到,裡邊的小羅伯特唐尼明顯是一個李小龍粉,下圖那個姿勢就是李小龍的起手勢。

現在海外的「詠春熱」,也跟李小龍強相關,他一個人打出來了一個小細分行業。儘管李小龍自己也對詠春進行了大幅的改動,屬於「修正主義詠春拳」。不過名聲是打出去了,而且搞出來好幾個衍生IP,比如他師父葉問,以及美國很多私人武館。

多說一句,《葉問》在國外名聲還不錯,有不少粉絲,外網上搜索「ip man」(葉問在粵語裡發音是「伊曼」,英文就是yip man,慢慢就成了ip man了),就能看到葉問相關的內容,不少美國人表示看完葉問他們也想去做廣東人。

至於詠春的實戰價值,這個話題就不聊了,只要一聊就引戰,一伙人說沒啥卵用,另一伙人說你不懂就別說,大概就是這樣。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說一件事,如果你想去海外推廣中國文化,你的目標應該是生產那些別人願意花錢看的東西,或者像追劇一樣花大量額外休息時間去看的東西,只有他們付出了什麼,他們才會珍視,才會到處跟別人推,產品才會有裂變式的進展。

當然了,有些東西需要依賴強大的國家實力和話語體系來支持,比如《復仇者聯盟》和《星球大戰》這種巨傻逼的電影(我也沒少看婦聯,不過不得不承認那玩意巨傻逼,兒童智力水平的大片,如果這個都不承認的話,可能智商也就那樣了,判斷能力沒了),依舊能推廣到全世界。如果土耳其人做出一部《婦聯》來,大家還這麼積極嗎?保衛地球,拯救宇宙中一半的人,輪的上你土耳其人?

不過土耳其人保衛地球大家不買帳,但是他們依舊可以做出高水平的作品來,吸引粉絲無數,比如《騎馬與砍殺》,這個巨火的遊戲就是土耳其的一個夫妻店搞出來的,得到了全世界玩家的一致好評,裡邊偷摸加了一堆他們土耳其元素,也算是偷摸文化輸出了。

總之吧,要宣傳文化,到最後繞來繞去,都得把文化做成商品出去賣,遊戲,小說,電影,漫畫,這樣不喜歡的人就不會買,也就沒那麼多破事嗶嗶,喜歡的人買了自然還會買,而且到處幫忙吹牛逼,帶來額外的流量。

3

尾聲

說了這麼多,把最關鍵的兩個問題留在文末了:

所有的文化輸出,本質都是文化溢出。

這句話啥意思呢?

先說一個別的事,大家知道「頭條系」的算法吧?類似一個個的流量池,先把你的作品在一個小流量池裡分發,如果效果好就放到更大的流量池裡,反覆疊代。

文化輸出也是這樣,全世界幾乎所有的文化輸出,都是在自己國家內部的反覆競爭中成為爆款,然後別的國家的人或者組織主動引入,就完成了一輪文化的輸出。比如李子柒,她就是先在中文網上火了,然後火到國外去了,不過不少美國人看了那個視頻還跟我說,本來以為你們中國是個大工廠,沒想到還是個大農村。後續還得多來這麼幾個博主,對衝下。

類似的還有美劇,早期美劇根本沒想討好外國人,但是作品水平很高,美國的外國留學生主動組織起來翻譯成本國語言,這樣美劇就被輸出了,這兩年美劇水平越來越差,老粉已經基本都脫粉了,但是慣性還在那裡維持。

其他東西也一樣,先在本地市場擴散,然後再向外擴散。這就要求內部有個繁榮的市場,滿足自己老百姓的複雜的需求和口味,然後水平越來越高,時間到了自然會向外擴散。

孔子學院為啥搞了這麼些年,效果這麼差呢?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它不是市場競爭出來的產物,缺乏對用戶需求的那種精細把握,一直都是那老三樣,太極,扇子舞,包餃子,不知道他們自己煩不煩。

責任編輯: 寧成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521/145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