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蔡英文就職演說:兩岸學者評論不同

台灣總統蔡英文2020年5月20日連任就職儀式上

對「中華民國台灣」總統蔡英文第二任就職演說有關台海關係部分,兩岸學者的分析評論各有不同。有台灣學者認為:演說內容非常符合蔡總統四平八穩的個人風格,不刻意刺激對岸;大陸學者卻認為:蔡英文並未向大陸伸出橄欖枝,雙方缺乏互信,北京不會軟化,冷對抗將持續。

蔡英文演說中再次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兩岸互動八字箴言,並指兩岸關係正處於歷史轉折點,雙方都有責任,謀求長遠相處之道,期盼對岸領導人,能承擔起相對的責任,她也會持續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不會接受「一國兩制」。蔡英文2016第一次當選的就職演說中曾提過「1992年兩岸兩會」丶「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與「尊重這個歷史事實」等內容,但在今年的就職演說上,蔡英文並未提及任何有關「九二共識」相關話題。

台灣學者:蔡總統四平八穩不刻意刺激對岸

綜合台灣中央社的採訪報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曲兆祥表示,蔡總統就職演說整體來說,非常符合蔡總統個人風格,四平八穩,不管對各方來說,都沒有刻意刺激,事先大家預估可能會有一些兩岸關係的部分,但今天比以往講得少很多。蔡總統的策略是不惹事,只提出不接受一國兩制、「和平、對等、民主、對話」8字箴言,這些是過去一再提過的兩岸基本立場,都不稀奇;但這兩者互相衝突、排斥,蔡總統把九二共識等同一國兩制,在拒絕九二共識的前提下,不可能有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兩岸關係部分非常保守,沒有新的說法。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沉有忠表示,蔡總統的兩岸框架反映過去以來的美中貿易衝突、香港反送中運動以及近來疫情影響,且蔡總統也是立基於這樣的過程贏得勝選,會有這樣的論述並不意外;不過蔡總統即便釋放善意,北京方面也不會接受,與其釋放善意被冷處理,不如堅定回應817萬張選票的訴求。蔡總統在結論時稱「我們2300萬人,是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他解讀這代表蔡政府的兩岸政策在未來4年不會有重大突破,就看北京方面未來如何回應。

對比4年前蔡總統就職演說與這次有何不同,台灣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指出,環境不一樣,演說內容重點就會不同。今年的情境,疫情改變了非常多的事,總體來講,全世界政經秩序都在重整,變成對台灣是機會;4年前還看不到政經秩序重整,呈現新的機會,如今台灣的實力和防疫成績使得國際地位受到肯定,與4年前相較差別很大。

賴怡忠認為,兩岸關係方面,蔡總統就職演說期待穩定的環境。但兩岸關係不是靠單方面的作為,中方應停止在台海軍事騷擾,也停止在國際上咒罵和羞辱台灣,「這部分完全看老共自己的作為和一念之間,現在球在中國那邊。」

大陸學者:雙方缺乏互信,北京不會軟化,冷對抗將持續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20日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大陸方面對民進黨政府已有定見,台灣「公開宣布『一個中國』、公開承認九二共識,這是大陸與蔡當局接觸的先決條件,大陸不會改變,對台也不會軟化。

對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祝賀蔡總統就職,並以「總統」(Taiwan's President)相稱,中共外交部、國防部與國台辦當天同批此舉嚴重違反「一中」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嚴重干涉中國內政。

對此,時殷弘則認為,美方行動「完全不意外,只是延續過去兩年多來的對華(中國)、對台政策」。對於未來4年的兩岸關係走向,時殷弘認為,冷對抗會持續而且增進,但不至於走向熱對抗。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節大磊則更細緻地分析說,蔡英文這次談話相較4年前少了「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也沒有提到「東海及南海問題」,對大陸方而言「當然有所退步」;但若與過去一年相比,談話「又更穩妥些」。因此,節大磊認為,這次的談話主軸是「不想過於挑釁」。

對於蔡英文提出台灣立法院將成立修憲委員會一事,節大磊表示,對北京來說,「台灣修憲」是敏感議題,「就像『凍省』一樣,對台灣或許是行政層級的事務,對大陸來說卻牽涉國家層面」,因此一定會密切關注。但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在520前夕最終撤回兩岸條例刪除「國家統一」修法能看出,民進黨應該不會直接觸碰「台獨」議題,在修憲上會分級別處理。節大磊也不看好今後四年的兩岸關係,因為兩岸在過去4年裡已無互信,且隨著疫情更加惡化,未來冷對抗的局面應會持續。

和以上的大陸體制內學者的意見不同,北京獨立學者高瑜自由亞洲電台表示,蔡英文執政期間,台灣多個友邦被挖,雖然北京與一百多個國家建立邦交關係,但是免簽證入境的國家僅十個左右。高瑜說:「蔡英文不是說她多有本事,比大陸還高明,我認為她是依靠民主制度,她的這次演講是回饋於選民的,從人民出發,我相信四年以後的台灣會更好。」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法廣RFI肖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522/1454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