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日本人是如何預防胃癌的——我在日本做胃鏡的經歷

據《2018中國癌症報告》估算,我國消化道腫瘤發病率占到成人腫瘤發病率一半左右。另根據《2015年中國癌症數據報告》,我國每年胃癌新發病例67.9萬例,死亡病例49.8萬例,平均每天有近1.2萬人被確診患癌,其中食管、胃、結腸癌占近40%。

而從全球看,近一半新發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發生在中國。

作為最常見的、全球死亡率第二的惡性腫瘤,胃癌的發病率,如今呈現出明顯的低齡化趨勢。

與30年前相比,中國近5年來19-35歲青年人的胃癌發病率幾乎翻了一番。

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當代很多年輕人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所造成。

其常見誘發胃癌的習慣有熬夜,酗酒,經常吃燒烤,泡麵等不健康食品。

胃癌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幽門螺桿菌(Hp)可以通過誘導強烈的胃部炎症反應導致胃癌發生,而約每2個中國人中就有1人感染Hp。

而除了胃炎、胃潰瘍等胃病等胃癌高危人群以外,不良的飲食習,如高鹽飲食、重度飲酒和吸菸也帶來了大量的胃癌潛在高發人群。

此外,公眾意識薄弱也是國內胃癌高發的主要誘因之一,由於公眾對早期胃癌篩查意識薄弱,90%的胃癌患者發現病況時已是進展期,錯失了最佳診治時機。

在歐美國家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達70%以上,在日韓等國可高達90%,而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則不足10%。

如果能早期診斷和治療,相比晚期胃癌,早期胃癌經規範治療5年生存率更高,約為90%以上。

而同樣是胃癌高發區的日本,為何其生存率與中國有著天壤之別呢?

其主要原因有三點:

一.體檢習慣

在日本人均的體檢率為一年1.3次,約是我國的3倍。而日本胃癌的病癒率也恰好是我國的3倍,高達62.3%。胃鏡檢查對日本人來說算是家常便飯,而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到疼的迫不得已的時候才會去做個檢查,而等到檢查出結果的時候,往往都是晚期了。

而且日本在胃鏡檢查方式這一塊與中國也有著比較大的差距,目前日本不論大小醫院普遍使用都是經鼻胃鏡,相對於傳統的經口胃鏡而言,其痛苦感要減輕很多。而國內普遍使用的仍然是經口胃鏡。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對做胃鏡本身就有一種恐懼感,所以更加減少對胃鏡檢查的重視。相比之下,即使胃部沒有出現疼痛現象,大多日本人也願意去做胃鏡檢查,就如同常規體檢一樣。

二.早癌發現

由於日本對健康的高度重視,也使他們開創了精密檢查新時代,毫米級別以上的癌細胞也能被發現,這種癌細胞通常出現在早初期在消化道早癌方面。

日本的早癌發現率約為70%,而中國僅有10%左右。

所以國內大部分胃癌,發現的時候都到了腫瘤晚期,已經喪失了手術等治療機會。日本多數胃癌早就扼殺在胃鏡篩查時期了。

三.診療環境

日本醫生每天可能只接診5-10人,有更多的時間去完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而國內醫生每天接診人次是他們的3到4倍以上,很難有更多的時間去傾聽病人的傾述。

其次日本的大型醫療設備每年都從東芝、日立等大型醫療設備公司進行研發,例如日本的核磁共振機器,每100萬人就擁有96台,而幾乎每個小診所都配備了胃鏡設備,也就避免了看病時間太長的麻煩了。

另外在日本不論是大醫院還是小診所,都基本看不見像國內醫院排很長隊的現象,他們的診療都是提前預約,所以不會導致人滿為患的場面。醫院的環境,以及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隱私性也都處理的非常好。

日本胃鏡親身體驗

為了體驗一下日本的「胃鏡特色」,小編親自去東京體驗了一把。

當天選擇的是下午1點開始做胃鏡,前一天晚上7點後開始絕食絕水。當天12點鐘過去報到,如果你不會日語,在日本看病或者檢查什麼的,一定要帶一個日語翻譯在身邊,即便是你會講英語也不行,除非是一些大醫院規定可以用英語交流。畢竟日本的說的英語是真的很難聽懂的,更何況涉及醫療這些專業領域。

我當時是一點鐘開始先進去主治醫生會問一些既往病史,以及做胃鏡前所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般的診所通常都有經口胃鏡跟經鼻胃鏡兩種。當然也有全麻的無痛胃鏡。但是日本普遍用的都是經鼻胃鏡。相比於經口胃鏡痛苦感要減輕很多,而相比於全麻無痛胃鏡價格要便宜很多,且方便快捷。

當然有些人的鼻腔結構可能會讓胃鏡管插不進去,這時候就要換經口胃鏡了,這個事前醫生會跟你解釋清楚。

另外一個就是鼻腔出血率是0.06%,也就是出血的概率還是挺低的,即便是出血也不會影響胃鏡的檢查。

因為我有一個鼻孔是比較容易出血的,所以我跟他說明情況後,他會選擇從另一個鼻孔插管。

做胃鏡前,首先護士小姐姐會讓你喝下一小杯藥,不苦不澀,有一種旺仔O泡果奶的味道。接著是進入胃鏡室,剛開始是往兩個鼻腔內噴入麻藥,噴兩次。

再接著就是用一根沾有粘性藥物的短管插入要插管的那個鼻孔,放置5分鐘後取出,應該也是上麻藥。

5分鐘內護士會讓你側躺在手術床上,給你嘴下面墊很多衛生紙,如果有痰的話就吐在上面,不要吞進去。

接著醫生就過來了,開始從鼻孔內插入胃鏡管,整個鼻腔內插管基本沒有太多的不適,緊接著你可以感受到管子到了喉嚨部位,這個時候開始有嘔吐感,從喉嚨到胃的過程中就出現了兩次嘔吐感,且感覺不是很強烈。之後管子在胃裡檢查的時候就毫無嘔吐噁心感了。

胃鏡到胃裡後會先噴一些藥物清洗,你能感受到胃裡有液體噴進胃裡,但不是痛感。醫生差不多檢查了五六分鐘後,發現沒什麼異常就開始拔管,拔管的過程中也沒有嘔吐感,一切都很順利。

胃鏡結束後,除了口腔內麻藥引起的異物感,就沒有其他感覺了,這種異物感直到晚上才漸漸消去,恢復正常。

做完胃鏡後,醫生給出結果及成像照片,說沒什麼問題,不用擔心。囑咐一個小時候方可進餐後,胃鏡就這樣結束了。相比於朋友之前在國內做胃鏡描述的那般恐怖,我覺得這次體驗應該是個相當不錯的經驗。

早期胃鏡檢查有兩個好處

一是清晰直觀;

二是能檢測腸胃是否病變或癌變。

把胃癌分四期,在不同階段,胃癌患者5年內的生存率分別為:

I期92%、II期77%、III期46%、IV期8%。

早期診斷,對於及時治癒癌症有很大幫助。病入膏肓,即使神醫也難用藥。中國醫科大學和日本東京大學兩所大學,針對胃癌的病理特徵、手術方法、術後影響的全過程進行對比。研究成果顯示,胃癌的癌細胞浸潤度越深,痊癒的可能性就越小。即越到後期越難治。

如何降低胃癌死亡率?

1、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在飲食上,我們應該儘量少吃煙燻、火烤、油炸的食物,保持低鹽飲食,避免吃剩菜剩飯。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教授曾對移民夏威夷的日本人進行調查。

發現日本人移民後,原來高鹽的飲食習慣變了,他們的胃癌發病率也隨之降低。

2、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

戒菸、戒酒,按時就寢,按時起床,保證三餐規律,不暴飲暴食。

3、積極治療胃部疾病

如有不適趁早就醫,才能給自己留出可治療的餘地。

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如果不加重視,放任它不斷反覆,就極有可能發展成胃癌。

4、定期進行醫學檢查。

一期胃癌相對病情較輕,及時切除病變部位,幾乎可以痊癒。但大多數的一期患者,是在做胃鏡篩查的時候發現的。因此,一定要重視每年一次的體檢。

當胃癌篩查真正成為一項全民行動時,胃癌才有可能無處躲藏。

哪類人需要做胃鏡?

1.年齡:年齡是個重要因素。40歲以上的人群更需要提高警惕(尤其是男性)。如果在近期內出現包括上腹痛等上腹部症狀者,或者原有的上腹部症狀程度、性質和規律發生變化,也要注意看醫生,進行胃鏡檢查。

2.家族史:近親屬中有人患有胃癌的話,如有上腹不適更應該及時就診。

3.胃病史:以往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應定期接受胃鏡檢查,特別是重度萎縮伴有重度腸化生者。

4.有不良生活習慣者:更應該重視胃鏡檢查,如吸菸,飲酒,飲食無度者。

5.生活在胃癌高發區:由於環境及飲食因素均有可能影響到胃癌的發生,生活在高發區的人應重視胃鏡對胃癌的排查。

6.長期大便潛血陽性:需警惕是胃部疾病,如果出現黑便或大便潛血陽性要檢查是否患有無疼性胃潰瘍,早發現、早治療可避免癌變。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胃腸病科普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606/1460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