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為什麼一定要夸孩子努力 不能夸孩子聰明?

作者:

讓孩子更多關注「做事」而不是自我的標籤,能提高專注力和行動力。

陪伴孩子一生的不是一時的成績,而是「成長思維模式」。

1

「語言」在人格塑造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對人格還未定型的孩子來說,父母使用語言上的細微差別,都可能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的心理和人格產生完全不同的影響。

夸孩子努力和夸孩子聰明就是這樣。

這兩者之間的本質區別是,前者指向做事,後者指向做人。

當孩子把關注點放在做事上時,他(她)的專注力會加強,對結果的預期會降低。

而當孩子把關注點放在做人上時,他(她)會非常在意旁人的認同,對結果會非常在意。

我之前在評論17歲男孩跳橋悲劇時提到過一個觀點:

要讓孩子提高復原力和自信心,最好的辦法不是講道理,而是讓孩子在「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循環中不斷體驗成功。

復原力和自信力是一種內化的能力,是無法通過外力輸入的,需要孩子在自己的成功體驗中去逐步建立。

父母最應該做的,不是僅僅講道理,而是營造讓孩子能夠不斷成功的環境。

那麼,當我們再回到「夸孩子努力」和「夸孩子聰明」區別的問題上來,我們就會很輕鬆發現這兩者的優劣。

當你誇孩子努力時,孩子的關注點在「我需要努力」這個目的上,而當你誇孩子聰明時,孩子關注的是「我必須聰明」的結果。

哪個更容易獲得成功呢?顯而易見是前者。

不但「努力」的目的更容易獲得,還會提升孩子做事的專注力和行動力,不會因為害怕失敗的結果而畏手畏腳,因為「行動」本身就已經意味著成功了。

而「聰明」這個標籤對一個孩子來說,不但更難獲得,還必須通過連續不斷的成功來保持,別說對孩子,對任何一個人都極難做到。

「夸孩子聰明」,不會讓孩子體驗到更多的成功,而更多會是「挫敗感」。

當孩子因為兩三次挫折而產生自我否定的心理時,孩子就會自我強化「我並不聰明」的否定情緒而喪失自信。

2

科學作家萬維剛曾經提到過紐約大學的一項研究。

研究者找了139個四到五歲的孩子,把他們分成兩組。

第一組叫「認同組」。老師會用語言去暗示孩子們做一個「愛幫助別人的人」。

第二組叫「行動組」。老師只是鼓勵孩子去做一件事。

發現區別沒有?沒錯,就是我們之前說過的。

第一組就類似於夸孩子聰明,讓孩子關注「做人」;而第二組就類似於夸孩子努力,讓孩子把關注點放在「做事」上。

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夸孩子聰明完全沒用,其實也是有積極效應的。

比如地上掉了一支鉛筆,讓孩子把鉛筆撿起來——那麼認同組的孩子就更願意去做。「愛幫助別人的人」這個標籤在他身上的確有一個正面的作用,使得他更願意幫助別人。

就如同你誇孩子聰明,孩子當然也會覺得受到肯定而建立自信,並更願意繼續行動去得到更多肯定。

但是,關鍵之處來了:如果孩子遭遇過一次挫折,結果就會完全不同。

在這項研究里,研究者讓孩子把桌上的一個盒子給收起來,他們會在這個過程中故意「搗亂」,設定一些障礙。

比如,研究者會那個盒子裡裝很多桌球,但是盒底是壞的,孩子一拿盒子,桌球就會撒一地。或者讓孩子把一個玩具收好,可是那個玩具其實是散架了,孩子一碰就壞。

研究者設定這些環節的目的,就是讓孩子經歷挫折。

但是事先不知情的孩子會如何應對呢?

對於第一組「認同組」的孩子來說,他會想,他本來想去幫忙,結果把事情搞砸了。這種挫敗的感覺很不好,他會因為自己沒完成任務,而不能成為老師一直暗示的「愛幫助別人的人」,雖然這兩者沒有必然的聯繫,但因為孩子的心智並不成熟,很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所以會不自覺的把「失敗」和「不愛幫助別人的人」兩者相聯繫。

那麼好,經歷了這麼一次挫敗之後,研究組再讓兩組的孩子去完成一個別的、稍微有點難度的任務,「認同組」的孩子們積極性就完全不如「行動組」了,自告奮勇的大多都是行動組的孩子了。

當研究者再問那些沒有舉手幫忙的認同組的孩子,你是一個愛幫助別人的人嗎?發現這些孩子的自我評價也明顯降低。

反觀行動組的孩子,為什麼在行動失敗後,積極性和自信心依然不受影響呢?就是因為對於行動組來說,老師只是鼓勵他們「做事」,老師不但用語言暗示他們,行動本身就是成功,所以「結果的失敗」根本不會打擊到他們的自信心。

3

其實類似的實驗不少。

家長們都知道教育孩子,應該以鼓勵為主,但具體如何做?如何讚美孩子、如何鼓勵孩子、父母給孩子傳遞什麼樣的信號最為有效,很多家長並沒有深入思考和實踐。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卡羅爾•德維克曾在紐約的400名五年級學生中做了一系列的經典實驗。

剛開始,德維克會給每一個孩子一組相當簡單的試題。

隨後,研究人員會告訴孩子得分,並附上一句六個字的表揚。

一半的孩子收到的「你肯定很聰明」,另一半收到的是「你肯定很努力」。

接著,德維克讓孩子們參加第二次測試。在這次測試中,孩子們可以自主選擇試題的難度。

結果是,被讚揚努力的孩子中,90%選擇了難一點的試題。

而被讚揚很聰明的孩子,大多數選擇了簡單的試題。

然後,德維克又安排了第三次的測試,這次試題難度沒有選擇,都非常難。結果不出意料,所有的孩子都失敗了。

然而,和我們之前提到的實驗一樣,兩組孩子在面對同樣失敗的結果時,反應卻截然不同。

「努力組」的孩子依然勇於挑戰難題,嘗試各種方案去解題;而「聰明組」的孩子似乎被打敗了,他們情緒低落,表現出了對難題的厭煩和畏懼情緒。

德維克分析說,這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是他們不夠聰明的證據,要保持聰明,就是不要去冒險犯錯。

德維克這個經典實驗的結果是,努力組孩子的成績提高了30%,而聰明組孩子的評分下降了20%,先後五次實驗都是同樣的結果。

語言的力量有多大,父母一句無心之語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成長,通過這個實驗可見一斑。

4

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有個著名的觀點,他認為天才並非來自「天賦」,而是源於後天的「刻意練習」。

他在研究了各行各業的傑出人士後得出結論說,這些傑出人士正是在掌握了「刻意練習」的正確方法後,通過大量的、刻苦的訓練,形成「長期記憶」後,才成為天才的。

讓孩子把關注點放在做事上,專注於解決問題本身,就是進行刻意練習的基礎。

如果一個孩子天天小心翼翼的關心別人如何評價他,做事畏手畏腳,我們怎麼能期望他能夠通過艱苦的訓練,成就自己呢?

而在任何一個教育領域,尤其是在幫助孩子創建有效心理表徵的過程中,父母的言行都影響巨大。給孩子營造不斷成功的環境,給予孩子正確有效的反饋,讓孩子建立成長性思維模式,比一時的成績要重要百倍。

因為陪伴孩子一生的不是父母,而是他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

一個人能否在人生中獲得世俗的所謂成功,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他即使經歷再多苦難和挫折,也能獲得幸福感。

一個人,如果沒有獲得幸福感的能力,至少證明他還不夠聰明,不足以應付這個複雜的世界。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北游先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607/146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