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谷歌為例 川普整治大型科技公司掠奪行為

如今谷歌通過碾壓競爭對手獲得了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大約75%的份額,同時利用已有的優勢買通蘋果公司,使谷歌成為iPhone手機的默認搜尋引擎。所有這一切都使其廣告業務獲得了豐厚的收益。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大樓

唐納德·川普總統簽發行政命令防止網絡審查,此舉進一步推動遏制網絡巨頭日益增長的壟斷權力。

前所未有的權力集中賦予了一些私人公司不受限制的能力,他們可以通過審查信息或者使信息完全消失來影響公眾對某些事件的解讀,有效地控制著人們可以看到什麼或者看不到什麼。

與此同時,通過幾年來的調查,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簡稱DOJ)、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簡稱FTC),以及由來自48個州、哥倫比亞特區和波多黎各的50位檢察官組成的聯合會似乎已經準備好於今年夏天控告谷歌公司違反反壟斷法。

現在是時候了。2019年美國數字廣告市場收入接近1300億美元,其中谷歌公司的在線廣告業務所占份額高達37%。如此可觀的市場份額並不是以一種有機的方式實現的,而是因為該公司採用了一種掠奪性的行為來擠壓其它相互關聯比較差的對手。

比如說,作為購買YouTube廣告的前提條件,谷歌會強迫廣告商使用谷歌產品。由於YouTube每月擁有20億用戶,而且是迄今為止觀眾規模最大的在線視頻網站,這家高科技企業集團有效地控制著市場,幾乎沒有為競爭者提供生存空間。

情況變得越來越糟,而不是越來越好。

舉一個近期的例子,谷歌宣布禁止在其Chrome瀏覽器上使用第三方信息記錄程序(cookies)。信息記錄程序是指在電腦用戶瀏覽網頁的過程中安裝在用戶電腦上的小文件,它可以幫助廣告商準確發現電腦用戶的好惡,由此為他們量身訂製廣告。當然,這些數據的收集和保存是谷歌廣告壟斷的關鍵。如果這些檢察官和聯邦監管部門不馬上干預,而且谷歌已經宣布不再允許第三方獨立運行信息記錄程序,那就意味著谷歌自己將全面控制這個市場。

網絡問責項目的高級顧問拉切爾·波瓦德(Rachel Bovard)坦言:「任何一個想要在Chrome上面做廣告的商家將被強迫使用谷歌產品,而Chrome幾乎占據了全球瀏覽器市場70%的份額。」谷歌對信息記錄程序的禁令當然有利於支持該公司進一步擴大其在數字廣告中的覆蓋範圍,但是不利於市場競爭,整體上講也對消費者不利。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除了審查谷歌在廣告方面的掠奪性行為,司法部還正在密切監視谷歌在網際網路搜索方面的迅速崛起。這樣做很合理,因為兩者之間存在著內在關聯。

毋庸置疑,該公司從Java那裡複製了大約11,500行編碼創造了安卓,也就是它的行動作業系統。

據《福布斯》報導,早在十年前,行動網路搜索的普及程度開始快速地超過台式搜索,於是谷歌開始迅速搶占移動市場的較好位置,最後通過抄襲Java(現在歸甲骨文Oracle公司所有)的IP達到了目的,開發了安卓,自然而然地確立了谷歌作為默認搜尋引擎的地位。

如今谷歌通過碾壓競爭對手獲得了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大約75%的份額,同時利用已有的優勢買通蘋果公司,使谷歌成為iPhone手機的默認搜尋引擎。所有這一切都使其廣告業務獲得了豐厚的收益。

正如密西根大學法學教授亞當·坎得珀(Adam Candeub)所說,「谷歌利用安卓支持其它垂直行業,比如視頻網站YouTube、谷歌郵件Gmail和谷歌地圖等等。安卓的興起鞏固了谷歌對市場的控制力,橫貫搜尋引擎、廣告、數據、瀏覽、電子郵件等其它平台。假如谷歌當初購買了(Java)應用程式接口API的使用權,那麼谷歌就不會如此輕鬆地取得目前的這種控制力,或者不會獲得很高的收益。」

最高法院將於今年秋天就甲骨文公司控告谷歌公司侵犯版權一案聽取口頭辯論,川普的司法部也已經提交了與本案有關的用於控告谷歌公司的非當事人意見陳述。

儘管甲骨文訴谷歌案有可能糾正這起孤立的不當行為,但是只有司法部、聯邦貿易委員會,以及各州檢察官有權力採取措施促成大範圍的、公司層面的操作更改,使反競爭行為不再繼續出現。有報導稱他們正在準備於今年夏天提出反壟斷控訴,那麼谷歌公司的多起掠奪行為將會被很快遏制,這種可能性正變得越來越大。

一個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竟然採用粗暴的方式獲取數據,甚至通過剽竊擴大實力,這很可悲,但並不令人驚訝。政府早就應該干預了。

作者簡介:

柯蒂斯·艾利斯(Curtis Ellis):「美國優先政策」組織(America First Policies)政策主管,曾經在2016川普-彭斯競選團隊以及總統過渡團隊中擔任高級政策顧問,並曾擔任美國勞工部長的特別顧問負責國際勞工局。

原文Trump Administration, Antitrust Officials Take a Stab at Big Tech’s Predatory Business Practice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所表達的是作者的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616/146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