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鄭義:南方暴雨成災 要破中國和世界紀錄 方興未艾 後果兇險

作者:
據過去兩千多年的記載,中國共發生1600多次大水災,1300多次大旱災,可謂年年有災。而且,災害的頻率有加快趨勢,每年所遭受的水旱災害,隋朝0.6次,唐朝1.6次,兩宋1.8次,元朝3.2次,明朝3.7次,清朝3.8次。這顯然與開發強度密切相關。在隋朝到清朝的1300年間,水旱災害增加了3.2次,其增長速度大約是每400年增長1次。另據資料證實,自1949年至上世紀末的50年間,平均每年發生水旱災13.5次。歷史上每400年增長1次,現在的增速是歷史上的幾十倍。

中國南方連續降雨,圖為上海居民在雨中出行。(美聯社

6月2日持續至今的南方暴雨,是今年以來國內18次強降雨中強度最大的一次。

這次強降雨涉及11個省(區、市),100毫米以上的降雨(也就是大暴雨)面積達70萬餘平方公里,250毫米以上的降雨(也就是特大暴雨)面積達9萬餘平方公里,400毫米以上的降雨面積達2.4萬餘平方公里。這個400毫米以上,我就不知道該怎麼叫了,破表了。在廣東惠州龍潭鎮,累計降雨量一度超過1140毫米,可能離世界紀錄不太遠了。總而言之,這次強降雨來勢兇猛,方興未艾,後果難測。

另據媒體報導,在廣西陽朔縣,暴雨致使9個鄉鎮出現洪澇災害,受災人口逾15萬人,全縣酒店民宿進水受損1000餘家,商業鋪面進水5000餘間,旅遊景區景點受損30餘家。陽朔縣城的甲秀橋上,停滿了大大小小的避澇車輛。

6月12日,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已全面進入汛期,共有148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珠江流域的西江和北江均發生今年第1號洪水,局部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總體來看,今年防汛形勢嚴峻,要做好防大洪水的準備。葉建春還表示,目前防洪工程能夠防禦1949年以來的最大洪水,但超標洪水有可能超出現有的防禦能力,出現「黑天鵝」事件。預計長江中下游、珠江流域西江、海河部分水系、松花江、遼河等地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黃河上中游、太湖、淮河等地今夏可能發生區域性暴雨洪水。有消息人士解讀,葉建春此言,似乎暗示中國今年有可能發生49年以來最大的洪水災害,而且是全國性的。

葉建春話音未落,長江上游發生了強降雨,不是他前兩天所預料的長江中下游。6月14日,重慶各區縣相繼出現大雨、暴雨天氣。其中石柱、酉陽縣等地區出現特大暴雨,中小河流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河堤垮塌、損毀,縣城鄉鎮以及大面積農田被淹,水漫街道,汽車如紙船般漂浮水中,居民損失慘重。

截至6月9日,南方洪澇災害造成廣西、貴州、廣東、江西、湖南、福建等11省(區、市)262.7萬人次受災,22.8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300餘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40.4億元。

學者專家們一致認為,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近50年來中國強降水事件呈現明顯增加趨勢,降水時間越來越短,且越來越強。大城市百年一遇的短時強降雨重現時間顯著縮短,城市內澇風險增大。未來強降水事件將增多、增強,洪澇災害將進一步加劇,形勢將更為嚴峻。

了解一下歷史總是有益的。據過去兩千多年的記載,中國共發生1600多次大水災,1300多次大旱災,可謂年年有災。而且,災害的頻率有加快趨勢,每年所遭受的水旱災害,隋朝0.6次,唐朝1.6次,兩宋1.8次,元朝3.2次,明朝3.7次,清朝3.8次。這顯然與開發強度密切相關。在隋朝到清朝的1300年間,水旱災害增加了3.2次,其增長速度大約是每400年增長1次。另據資料證實,自1949年至上世紀末的50年間,平均每年發生水旱災13.5次。歷史上每400年增長1次,現在的增速是歷史上的幾十倍。這種幾十倍的加速,是應該認真想一想了。

水旱災害頻率急劇上升,自然與溫室效應造成全球升溫有關,也與開發強度、破壞性建設相關。特別是近三十年來,「發展是硬道理」,一切向錢看,GDP崇拜,再加之產權不清,揮霍資源能源,放縱污染,中國生態環境惡化已達頂點,水旱災害只有愈演愈烈。或赤地千里,或洪水滔天,或南澇北旱,或先澇後旱,總之是無災不成年,中華民族的生存已遭受到巨大威脅。

這種狀況不改變,中國百姓沒有平安。

我們唯有祈求這次水災不要太大,不要像1998年那回,降雨綿延兩月,長江8次洪峰此起彼伏,險情迭起,全國震撼。同時松花江嫩江也暴發歷史上最大洪水。那一年真可謂洪水滔天,防不勝防,至少有170處大小堤防相繼潰決或被迫爆破分洪,中國南北最富庶之地頓成一片汪洋,成千上萬的百姓頓成浮屍。

2020年6月17日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623/1468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