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仔細觀察社會道德風氣的敗壞 主要在於沒有信仰卻心懷強大欲望

夜深人靜,卻沒有半點睡意,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社會風氣與信仰,什麼是信仰呢?「信仰」原始意義上是指天地信仰與祖先信仰。

亦有指對某種事物、精神、宗教或某人的信奉敬仰,把他們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或榜樣。根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的產生是源於人類初期對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產生了各種崇拜祭祀活動,拜天地、祭神明,祈求神明和祖先保佑風調雨順,祈禱降福免災。

當然;有信仰的人不一定都幸福,但是沒有信仰的人我想一定不會幸福。」人為什麼要有信仰,因為對死亡恐懼,再往後就不那麼簡單了,只有相信一些事情,內心深處才會平靜,才會靠近幸福,不信的話挺可怕的。」現在很多人感到痛苦就是因為沒有信仰。

說句心裡話;「當下物慾縱橫」,的確是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時代,具統計中國只有一億多人有著各種各樣的信仰,剩下的都是臨時抱佛腳。」很多人的確這樣,有了病有了災難想起來到廟裡拜一拜,平時他們並不信仰什麼?

於我而言,信仰並不單純地指宗教信仰,我說的是每個人為之堅持的一些東西。

遺憾的是,很多人不知道他們的信仰是什麼,不知道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意義是什麼?是金錢嗎?是權力嗎?是為了吃喝玩樂享受嗎?當然不是的,儘管這些是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把金錢、權力當作自己的信仰,那麼很容易就會走錯路。

現在的社會道德風氣之所以退步,「根源在於,第一,我們沒有信仰,人人向征著「錢」和個人享樂。骨子裡具備著強大的欲望。這樣一來,就到自沒有信仰就沒有底線,底線之所以能夠被不斷地突破,就是因為人無所畏懼。」

當下一部分人社會道德淪喪,已成為全社會輿論關注的重點。

比如;從官場的腐敗、毒奶粉、地溝油、假藥、假酒、假文憑、保徤品,食品安全,小悅悅事件等等,大多數人的價值取向發生了質的變化。腐敗叢生、見利忘義、爾虞我詐、麻木不仁、見死不救、惟利是圖、極盡騙人坑人之能事,幾乎每個人都在抱怨社會風氣變得越來越壞,人心不古,道德淪喪,世風日下。

正如有人說:有的人很有權力,有人很有財富,有的人很有知識,有的人很有名氣,可他們普遍都沒有一樣東西——道德良知。道德崩潰的聲音不絕於耳,造成社會道德淪喪原因,眾說紛紜。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社會上出現了「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一種說法。這句話引發的社會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一出來,就擊中了家長們望子成龍的要害。

隨之引發大量家長為孩子們報課外補習班、培訓班的社會現象。

那些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人,就是用「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來忽悠孩子們參加他(她)辦的各種補習班的。

我們認真想一想,如果各種培訓班真能把孩子培訓成精英,是不是就不需要學校了?

不管是哪些人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而言。為了讓他(她)們辦的課外培訓班也好,還是科外補習班也罷,吸引人來參加而已。

現實生活中,也不是那些沒參加各種補習班的孩子們就都輸在了所謂的「起跑線上」。參加過各種補習班的孩子們也是不都考上了名牌大學。成為社會精英的也不是只有參加過各種補習班,培訓的人。

我們就跑的形式而論,有長跑、短跑,接力賽等。無論哪種形式的跑,你認為會有人輸在起跑線上的嗎?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絕不會有人輸在起跑線上的。

無論哪種形式的跑,比賽的號令一發,參跑的人個個都像離玄的箭一樣離開起跑線,可成有一個停留在起跑線上的?所以無論輸贏都不會有一個是在起跑線上的。

賽跑中,需要有拼搏也需要有耐力,拼搏了沒有耐力的運動員就會被甩在後面,要輸也是輸在終點,而並非起跑線。

那麼一句沒有主語的「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話,怎麼成為了引發讓家長們即使是負債,也要為之付諸行動的社會現象呢?

在明星擋道,有錢就是成功的時代,明星成了楷模,金錢成了萬能。

現在社會上的成功論,就是以有錢為主。無論幹什麼,只要有了錢就是成功。有了錢,就可以耀武揚威,「光宗耀祖」。

因為某些人視明星為楷模,(儘管有的明星也沒拿出多少像樣的影視作品。不管拍的影視作品有多爛,只要露臉的時候多了,就成了明星。)

一但有了明星的招牌,頭頂就會有無數光環籠罩,囊中就會不再羞澀,來錢就像狂風掃落葉的快。錢財也會像落葉一樣數不勝數。露臉的機會也多,可以玩遍世界各地。

有一檔節目叫什麼來著?不就是一夥明星常常一塊出去吃喝玩樂嗎?

有些家長也想讓自家的孩子過明星一樣有錢人的生活,因此會想盡一切辦法給孩子們創造有錢人的生活條件。

給自家的孩子報各種的課外培訓班,補習班的社會現象就是一種形式。

那些社會上的教育機構無論個人還是團體,都及時的迎合了人們的這一心理,不失時機的喊出了「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宣傳口號。

這只不過是那些人,藉此為壯大自己的陣營招兵買馬積蓄力量。不失時機的辦各種類型的課外學培訓班及補習班的一個宣傳而已。

社會上的辦各類辦五花八門班的人,提出了「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至理名言」後,於是,家長們深怕自己的心肝寶貝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便為此侵囊而行。有的甚至不惜債台高築。

我們知道,孩子們正處於長身體時期,需要勞逸結合,過度加重孩子們的學習負擔,會對孩子們的成長不利。

為了孩子們的心身健康,國家也把下午5點放學提前了不少。

可是有的家長們就是不放過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願不願意,有的家長以自己的喜好為準則,給孩子報若干個課外學習班。還有補習班。

如果家長給孩子報的課外學習班,是孩子不感興趣的,那麼孩子學起來,就像是去完成一種差事一樣,缺乏主觀能動性,學習起來沒有動力,只有消極怠工。學習也不會取得好成績。這不也浪費孩子的時間嗎?

殊不知,「別讓孩子別輸在起跑線上」,只不過是社會上的一些人為自己撈錢製造的一個噱頭而已。

仔細推敲,「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半句話,似乎有些不妥,句中沒有主語吧?是誰「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呢?有些家長們就都主動成了這半句話的主語了。

孩子在學習中的成長、知識的積累也和賽跑一樣,需要的是拼搏和耐力,還有知識的積累。不是參加多少課外學習班、補習班就能解決的。

學生的拼搏就是勤學苦練,耐力就是堅持經常,最後的衝刺就是考上好的大學。讓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假如一個學生,從小就沒進學校進行系統的校園學習,只靠報學習班,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恐怕也並非易事。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學生更是如此,在校園學習已經占用了決大部分時間,課外就應該適當休息;或進行體育鍛鍊、或走進大自然,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

學生在課外再參加一些其他的學習,未免要加重學習負擔,在學校的各學科的知識就少了複習鞏固的時間。

無論上了課外學習班的孩子,和沒上的孩子,都不會「輸在起跑線上。」理解能力強的孩子不用上補習班,也能理解老師所講內容,理解能力差的上了補習班也沒用,今天補了,明天還有新知識要學。「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即忽悠了孩子的時間,也忽悠了家長的金錢。

你們是否聽說,或者見過哪位科學家學生時代上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培訓班,補習班呢?我想應該沒有吧!

許多人的成功,都是通過在學系統學習,加上個人的努力,才成功的。一句「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引發的社會現象是不是是我們值得深思呢?

社會上層的惡,是大惡!社會底層的惡,則大都是被上層大惡壓力之下,散布呈現的「相同性質」反彈。

社會上層的惡,之所以是大惡,是因為:上層是社會資源的主要占據與把控者。這些資源包涵政治資源、物質資源與精神資源等,占據這種資源,意味著他們贏取了社會至高點,占取著更多的社會話語權、由此,通過這種影響,這些社會上層的價值取向與真實言行,將更大「面積地」影響這個社會。

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在現在的社會上層,真實的情況是,其作為,並沒有起到代表和諧與正義,和布揚社會正能量、自身應起表率的作用。反倒是,居高臨下、利益至上、以利代義、貪婪不善,在利益面前,卻只知與民相爭;所以,這種不取道義,卻總能順利得利的惡的模式,無形中,不可能不影響社會,並注入社會一種惡的價值觀,使社會上道德漸失、人心趨惡,正成為它的反照。

作為由上對下的作用與返照,就像光線照到鏡子上一樣,射出的光是弱於射入的光的。射出的,將是映現的更散落的光;所以,不論善、惡之光,由上照下,概莫如此!悲觀地是,現實的當今社會,這種影響和反射力,正是自上而下,對真正揚善而抑惡意念和行為的缺失。上惡,則下亦趨惡、上善,則下亦趨之。下惡是大不過上惡的!反過來講,如果社會上層,真正是境界高尚、淡漠私慾,並努力去做上善之人、行上善之舉,而不是「口惠而實不至」;那麼,我們的社會,不會不更快向好的方向發展;各個階層,將不會不更趨團結地,讓這個國家真正強大。

善惡是相對而言的,富人中也有為富不仁的人,窮人里也有尊紀守法講道理的人,不過人一旦富裕之後,會注重自己的顏面,做事是會考慮一下後果,人常講「倉稟實而知禮儀」,人的生活富足了,精神世界才會有更高的追求,就像企業家都愛做慈善一樣,古代的員外也有修橋補路,災年賑災舍粥的善舉。

之所以說生活底層惡才是真惡,是因為社會底層的惡是赤裸裸的惡,沒有任何掩飾,也不知道掩飾。這樣的惡直接呈現在眼皮底下,更加讓人觸目驚心。

看不見別人的好處,是因為社會底層的人教育程度也低,沒那個眼界,而且大部分還掙扎在溫飽線上,求生都艱難,哪有心思去感受別人的好心好意?更別說去學習別人的優點了。

看不得別人好是一種自卑心理在作祟。別人過的好是因為別人能力比我強,可我又不願意承認,就產生嫉妒心,巴不得別人跟我一樣受窮方能心理平衡。

看不見別人的好處,也看不得別人好,這種心理哪個階層都會出現。只不過層次越往上,教育程度越高,心胸、眼界更開闊,更會權衡利弊,更能懂得善比惡的力量更強大,作惡的群體相對要少一些,不會做一些損人不利己、勞而無功的惡。這類人就算做了惡也會盡力掩飾,沒那麼直接。

不過惡就是惡,都是不利於他人和社會的行為,也都是為社會和法律不容許的。如果不論哪個階層都遵紀守法、摒棄惡行,以善意對待身邊每一個人,那麼我們的社會將更加和諧美好。

相對來說窮人中也有善良本份的人,但這種人在當今社會被稱為「老實人」,會受到同類的欺負,窮人更愛欺負窮人,因為自己從小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受人欺負慣了,一旦得勢就會用同樣的方法去欺負別人,他們更容不下和他同樣的人過得比他好,他會用盡一切辦法去整別人,來發泄心中的不滿,拉幫結派,誹謗詆毀都是慣用伎倆,他有著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去給別人耍心眼。現在社會流行嫉妒之風,一旦你超過了生活圈子裡的人,你就等著別人嫉妒你孤立你吧,你會百般入不了別人的眼,怎麼做都別想讓別人說你一聲好,除非你遠離原來的生活圈子。

有的人自己不想辦法發家致富,渴望有錢的親戚來拉他一把,幫他致富,所謂「升米恩,鬥米仇」,不感恩別人對自己的好,反而憤憤不平說親戚六親不認。

有的人長期生活在底層,得不到關愛,心理扭曲變態,認為社會不公,報復社會,釀成慘案。那些垃圾人,人人見了都要躲著走,因為你陪他玩不起。

社會底層的惡,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惡,是寧傷自己八百,也要傷敵一千的惡,是無中生有,因嫉妒之火燒毀世界的惡,所以要讓自己努力奮鬥,脫離底層社會,也是對子孫後代的負責。

孟子主張人心本善,荀子主張人心本惡,墨子主張兼愛非攻,楊子主張輕物貴己。他們的觀點各不相同,卻又各有道理,沒有孰輕孰重之分,人亦如此,階級不同,生活環境不同,看人看事的視角也會不一樣,這是很正常的社會現象。

普遍來說,生活在底層社會的人,由於所受教育不高,沒有經過系統的文化道德培訓,素質一般都不會太高,隨口髒話這種野蠻人的習性,也常掛嘴邊,沒經過文化的洗禮的人是很難說出者也之乎,滿口錦繡文章的孔子也說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人都有文化與原始的一面,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就看自己如何取捨,如何修為。

我想但凡是一個凡俗子弟都應該是生活在底層社會的人,我見識過很多低層互掐,相互傷害的事,為了搶幾十元錢殺人性命,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大打出手,見到別人比自己過得好便使壞心眼,見到別人不如自己便瞧不起。至於素質,隨口髒話,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公共場合大聲打電話放音樂等等眼中有我無他的壞習慣屢見不鮮。

但即便如此,這樣的人還是屬於小眾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很正常,畢竟中國人口基數大,底層社會的人也多,有這樣的人存在是必然的,很多人明明在做缺德的事但他卻並不知情,這是認知的問題,也是素質低下的表現,但大多數生活在底層的人還是有基本的道德觀的,三觀也很正常,沒有網上說的那麼嚴重。

說句實話,中國改革開放才四十年,哪個人不是從底層出來的?如果自己不是,父輩祖輩總該是,誰有資格瞧不起誰呢?有些人一味將所有生活在底層社會的人一棍子打死是不對的,在他眼裡看到的都是醜陋,可能他內心本來也是醜陋的,看不到底層積極向上的一面,再說底層社會的真善美,是無聲的,是低調的,它不喜歡張揚,也不喜歡被曝光,它就像在田地里辛勤躬耕的老母親,只是在默默地作奉獻。

如果沒有清潔阿姨就沒有小區街頭的乾淨整潔,沒有建築工人就沒有城市華麗的高樓,沒有農民工就沒有城市的繁華交通,沒有製造業就沒有生活的必需品,很多辛苦髒累的活都是底層人在替上流社會在做,一個真正上流社會的人是懂得感恩之心的。三年前我去過一家日企,我親眼目睹每天早上上班在這家公司大門處,日本老闆都帶著他的一幫高層站在門口為我們打工者鞠躬致謝,他感恩那些為他工作的員工,我想有這麼謙遜的老闆,那些身為員工還會有什麼不滿呢?

很多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底層社會肆意詆毀謾罵的同時,又在享受底層社會為他們提供的便利,我為這些人素質深感憂慮

不過話又說回來,底層社會本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為了生存會不擇手段,故而貪小便宜有之,占小便宜有之,坑蒙拐騙有之,男盜女娼有之,這是生活環境使然,在沒有改變貧窮命運之前很多人都會有底層的烙印。

電影《1942》當飢餓來臨時一個貞烈的女人會為了兩塊餅乾跟一個長工親熱,這就是現實。當物質條件匱乏之時,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生存,連生存都無法保證,談何高尚?

不管在任何階層都有欲望,有貪婪之心,如果不加以克制,就會成為野蠻人。我無意批判別人的優劣,只是我覺得在泱泱華夏,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都有存在的可能,不管在什麼階層都有美醜善惡之分,不能以偏概全。在我眼裡,中國沒有階級,只有三觀相同的圈子,富豪有富豪的圈子,窮人有窮人的圈子;騙子有騙子的圈子,小偷有小偷的圈子;文人有文人的圈子,武夫有武夫的圈子;喜歡家長里短的人有一個圈子,貪小便宜的有一個圈子,素質低下的有一個圈子等等,每個圈子裡的人都受這個圈子的氛圍影響,不管有錢沒錢,有職務沒職務,不管在任何階層皆然。如果你覺得你不屬於這個圈子,那就遠離這個圈子,直到找到屬於自己的圈子。

最後我覺得,不管是身處任何圈子裡的人,如果一個人能夠知足常樂,能夠與人為善,能夠將心比心,能夠豐富善良,能夠坦蕩光明,能夠誠實守信,那麼不管他在什麼階層,有無文化,是貴是賤,都是一個值得敬仰的公民。

與人為善,是一種品德,是一種修養。它像春日陽光溫暖謙和,像夏日細雨滋心潤情,像秋日餘輝鋪金照彩,像冬日晶瑩的雪花悅精怡神。與人為善,要有包容的胸懷,要有大海的氣度,要有小溪的潺涓。上善若水,不以微小而不為,不以弱薄而棄之。善,是心質。善待父母為孝,善待上級為忠,善待同事下屬為和。

人生沒有十全十美,如果你發現錯了,錯了就錯了,在以後的日子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就是了;讓曾經的錯誤永遠沉入時間的大海。千萬不要用一個錯誤去掩蓋另一個錯誤。總是浸泡在注滿過錯的池子裡,那是在傷口上撒鹽,錯上加錯。只有放過曾經的自己,才能享受今天的快樂。別人不原諒你,自己可以原諒自己。

我們懷念過去,並非放不下當初的人與事,而是懷想曾經的自己。人生是一次單邊行程,很多東西都是唯一的,錯過了就不可能再遇到。世界變化如此的快,我們一路行色匆匆,卻怎麼也跟不上它的腳步,丟失的東西越來越多,再回頭看,已經找不回原來的自己。所以,保持一個本真的自我,是多麼難的一件事。

無端的議論他人,無端的去製造茶餘飯後的話題,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甚至揭露別人的短處,到處的宣揚,這也是最大的一種惡。

在《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國學智慧:人之短處,要曲為彌縫,如暴而揚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頑固,要善為化誨,如忿而疾之,是以頑濟頑。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對於別人的短處,要委婉的去為其修補或者掩飾,如果故意的揭發張揚,就是用自己的短處來攻擊別人的短處。對於別人的頑固不化,要設法的去引誘和啟發,如果因此生氣或者厭惡他,無法改變對方,那也相當於自己用自己的固執來強化別人的固執。

我們可以用這樣一種思維去理解,如果說你故意的揭發宣揚別人的短處,那麼這對於自己來說,也證明了你自己本身的一種惡劣行徑,這也是你自己的短處,就是相當於你拿自己的短處去攻擊別人的短處了。

如果遇到一個頑固不化的人,你一味的生氣,不懂得去引誘,不懂得去誘導,一味的鑽牛角尖,用同一種方式去硬性的改變對方。那麼這也是你自我的一種固執,這就是所謂的拿你自己的缺點去強化別人的缺點。

每個人都有短處,每個人都有人生的一些缺陷,我們在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切記就是千萬不要去宣揚別人的缺陷。

無論在什麼樣的時候懂得為別人隱藏缺陷,懂得發宣揚別人的好的地方,這就是為人的一種善良。

很多人總喜歡在別人的短處上去找尋一些存在感和成就感,用別人的短處來為自己找的心理平衡,這樣的人其實內心是相當惡劣的。

在背後論人是非的人,本身也是是非之人,也就是說暗箭傷人,做人應該本著隱惡揚善的一個態度,不要在背後議論別人。

如果別人議論你的短處,你心裡會是什麼樣的體會呢?所以說,在茶餘飯後的時候學會閉嘴,也能防止禍從口出。

在心理學上都有這樣一個規律:你在背後說別人壞話的時候,總有一天會傳到對方的耳朵裡面,所以說謹記這一個教誨,也能夠避開禍從口出的結果。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總是不懂得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總是一味的去發泄自己內心的情緒,往往最後也會自食惡果,也會遭受到別人的輕視和排擠,也成為別人排擠和厭惡的對象。

我們在遇到別人頑固不化的時候,要學會誘導和慢慢的疏通,不要著急的去硬性的壓制對方。那樣只會引來對方的反抗,要懂得以柔克剛,慢慢的去改變他的頑固不化,這也是你自己處事的一種智慧,你也會因此收穫很多東西。待人溫和,待人善良,待人厚道,這是為人最重要的根本法則及信仰。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青苗隨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01/1471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