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莊子》:把「心」安了 人生才能好好活著

一、

人生有定數,也有變數。

人生的定數,是那些躲不開的生老病死,人生的變數,是可以以功德求來的福分。

所以,一個人不僅要有能夠積德行善的仁厚心思,更要有一切隨緣素位的坦然心境,來面對那些躲不開的定數。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福不可徼,養喜神,以為召福之本而已;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為遠禍之方而已。

福分不可強求,保持愉快的心境,就是追求人生幸福的根本態度;禍患不可逃避,只有排除怨恨的心緒,才是作為遠離禍患的方法。

以變數為自己積累功德,以坦然的心境去面對自己所改變不了的東西,這才是面對生命各種境遇最好的態度。

有一句話叫做:人生下來就是歷劫的

因為人間好似煉獄,我們需要經歷生老病死,需要經歷聚散離合,各種我們無法控制以及不確定的事情,隨時都會發生在我們身邊。

面對這樣的人生狀態,如果沒有一切隨緣,順應自然的心態,其實很難度過這一生。

很喜歡《手機》裡面的一句話:這輩子扎心的事太多了,要是不把這心安了,活不下去。

有一個富人,他一直想為自己的家庭做一點事,因為物質豐富了之後,就逐漸的偏向於富養自己的靈魂。

但是想了好久,也沒有想出來什麼事情有意義。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禪師,就想讓這個禪師寫一句祝詞,作為自己的傳家寶,代代相傳,交給自己的兒子孫子。

這個禪師叫仙崖禪師,仙崖禪師鋪開一張紙就寫到:「父死,子死,孫死。」

這個富人看了之後勃然大怒,生氣的說:「我請你來是寫祝福語的,你怎麼詛咒我家父死、子死、孫死呢,怎麼能開這種玩笑?」

仙崖禪師說:「我沒有開玩笑,如果有一天你的兒子死在你的前面,你一定會非常痛苦,如果你的孫子死在你兒子的前面,那你的兒子和你都是同樣痛苦,如果你的家人是一代一代按照我所寫的順序活下去,那就叫做享盡天年,這已經是很好的興旺狀態了。」

富人聽了還是有一些糊塗,不是很理解。

禪師接著說:「世間之事我們不管能否察覺,最終都要相信人類的存在不可能偏離自然,一切都將順應自然而存在,如果一個人越把自己感覺為一個自我,通過加強自我企圖達到不可能的完美狀態,就會加劇偏離存在的中心。

對抗命運的心態越來越強,也會偏離生命本來的面目,世間之事,一切皆有因果,一切皆為自然,事事隨心,無需苛求完美。」

二、

禪師所說的這一段話,就是我們面對生命最好的態度。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活在自以為是的臆想之中,企圖以自己的力量讓生命達到近似完美的狀態,當然,他這個期望也是背離生老病死之規律的。

所以當這些事情出現的那一刻,就是挑撥他人生認知和底線的時候,痛苦的程度可想而知。

反之,能夠接受「命運和苦難並行,生命本身就是由生老病死組成的過程」這個概念的人,他們在面對生老病死的同時,會相對更加坦然。

而禪師所寫的「父死、子死、孫死」這樣的順序,對於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來說,都是非常美好的祝福,因為它代表的是一個祥和、安康的人生。

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家庭因為生老病死等各種外力問題而支離破碎,家人一度走在崩潰的邊緣。

而禪師的這一句特殊的「祝福語」,除了寄託祝福之外,更包含了我們對生命最好的領悟。

人生下來就是受苦的,人這一生不管你怎麼努力,都不可能擺脫命運對於自己的折磨。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

人的生死變化是不可避免的,命運活動就像日夜永恆交替一樣,都是自然規律,對於自然規律,人們是無法干預的,這都是事物變化的道理。

人生就是和痛苦並行,可以追求完美,可以積累德行來塑造人生福報,但是永遠不要企圖脫離生命的生老病死。

因為當這種想法存在的時候,就已經錯了,也加劇了「活著」這個過程的痛苦。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國學書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15/147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