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日本剖腹產全記錄

6月21日父親節那天,老婆住院了。第二天下午,妹妹以琳「如期」出生。日本的剖腹產很特別,有點像流水線,提前4個月產檢的時候,不僅定好了哪天生!幾點幾分住院,還詳細到幾點幾分進手術室?幾點幾分回病房?最重要的是,最終,這個超前計劃果真還實現了,有點小震撼。

提前4個月的生產計劃

2月17日的一次產檢,那時孕期剛5個多月,醫生就給我老婆說,因為哥哥是剖的,所以妹妹也要剖,而且要提前兩周,要我們在孕期38周那一周選個日子。給我們6月19日、6月22日、6月24日三個日子可以選。這還不算完,更讓我們有點驚訝的是,隨後醫生說,沒有突發情況的話,會按這個計劃:

6月21日14:00住院

6月22日13:40進手術室,15:30左右返回病房

6月28日9:00後出院

提前四個月就計劃好了最終的手術時間。最終結果怎樣呢?感謝上帝,很順利,21日14:00如期入院,最終6月22日如期13:40進手術室,15:25分,比計劃提前5分鐘返回病房。

如此精準!從醫學角度看,其實也沒啥太高科技含量,相信國內也可以做到。不過,雖然如此,但這種特別嚴謹的做事方式和特別人性的服務,讓我們,以及遠在國內的父母們,心裡都特別踏實。也因為知道具體手術時間,我們和父母,還有很多基督徒朋友,可以很早就為手術那一刻向上帝祈禱。這也讓我們內心滿有平安。

6月21日提前一天住院

21日14點住院提前4個月已經知道了,但是19日醫院還是打來電話,強調14:00入院不要遲到。我不知道,這是提醒服務,還是專門針對中國人的。

在美國和日本待的久了,也知道,有的中國人有兩個時鐘。見美國人或日本人,說幾點就幾點,一分鐘也不遲到。但是,如果見中國人,說幾點,一般會晚到,因為大家都習慣遲到了,似乎也不特別在意。

疫情期間醫院管理很嚴格,哥哥不允許進醫院,我每天探視只能一個人來,需要先在前台自己填寫信息,自己消毒,自覺測體溫,如果超過37.5度就自覺不要進病房,一切正常的話,可以探視15分鐘。其實特別理解,因為前段時間,日本首富、軟銀總裁孫正義給幾萬員工及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做了新冠抗體檢測,結果,員工陽性率只有0.23%,醫療機構里陽性率最高,達到1.29%,醫院是感染率最高的地方。

病房是單間,聽朋友說因為這個醫院是私立醫院,可能條件好點,日本公立醫院的話,也有四人間。

病房硬體跟國內差不太多,呼叫器、衛生間、洗澡間、中央空調、衣櫃、鏡子等都有,唯一區別多了小冰箱,因為日本允許產婦吃涼的和冰的,這點比較歐美。當然熱水、熱茶涼茶也有。

最讓我們感動的就是服務了,確實考慮比較周到。

之前擔心日語不好,怎麼溝通的問題。在進病房的那一刻就感動+佩服的不行。原來醫院早有準備:住院指南、醫院要問我們的問題、住院八天每一天的具體安排,手術及住院時病人可能會問到的問題,全都用日語+中文,工工整整的手寫好了。尤其是手術時可能遇到的問題,也用中文列出來了,到時遇到哪一條,直接指就行。那一刻我心裡只有四個字:不服不行!

後來得知,這近十頁內容都是護士用翻譯軟體完成的。要知道,我年初在日本換駕照時,駕照翻譯成日文,就A4紙一張,就花了3500日元。而護士所做的這些,還沒額外收費。而且,按道理,我們不會日語,給人家添了這麼大的麻煩,但是日本護士卻先給我們說,「我不會講中文,實在對不起。」而且說了好幾次,說得我們反而不好意思了。類似這樣的場景,在我們來日本近一年的時間裡,已經在哥哥的幼稚園、地鐵口、便利店,公園遇到過好多次了。

接下來,我老婆坐在床上,護士又拿著那一頁頁紙,單膝跪地,手指指著,用日語一一核實,我們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行。

流程表上寫的15:00有甜點,雖然21日14:00才住院的,到了時間,甜點還是送來了。

病房服醫院送了三套,還說如果不夠,還可以再要,一套掏150日元(10元)就行。三套不夠嗎?這讓我想起朋友講的親身經歷,某年坐遊輪,傳上的日本老太太,每天一身新衣服,不重樣。而且還盤頭,朋友說那麼複雜的頭,起碼得一個小時才能盤好。於是感嘆,日本人活得太精緻了!

除了病服是醫院送的,寶寶用的奶瓶、奶粉、紙尿褲、濕紙巾、嬰兒衣服、包裹的毯子等全是醫院的。要求自己帶的是拖鞋、洗漱用品、躺下時可以喝水的吸管等。

大約17:00左右,護士帶著,開始熟悉環境,講明天在哪手術,孩子會放哪,再講一遍手術當天的詳細流程。

18:00準時飯就來了。整個懷孕期間,日本醫生不介意孕婦吃辣,所以晚飯有辣白菜海鮮牛肉湯也就不奇怪了。我問老婆,好吃不,她發來照片說,除了生雞蛋果斷放棄,其他都很好吃,尤其是辣白菜湯,實在是太好吃了。

晚飯後,護士拿著手機來聊天了,問哥哥是在中國生的嗎?你們喜歡日本不?還回不回中國……她們兩個人拿著翻譯軟體,聊了好久。只是不知道,這也是工作一部分,幫產婦解壓,還是出於好奇。

最讓人意外的是,流程單上很清楚的寫著,手術前一天晚上,要吃安眠藥。晚上九點,護士準時拿來了一顆安眠藥,看著我老婆吞下,才離開。

安眠藥,第一反應是孕婦怎麼可以吃?!日本醫院估計是擔心產婦緊張,休息不好,讓前一天晚上睡個好覺,以便手術時有更好的精神狀態。

6月22日剖腹產手術

早上六點護士就來了,量血壓,測體溫,確認身體狀態,????,可以生產。

八點,早餐就來了,比較清淡,要求只吃一半。

九點,再次量血壓,然後開始灌腸,國內似乎不灌腸,要求空腹多少個小時。

十點,開始測心電圖,注射點滴,營養液+凝血的+抗過敏的,手術前打點滴也跟當時在國內生哥哥時不一樣。

中午不讓吃飯也不讓喝水。

12:30,我跟翻譯按要求到了醫院。本以為可以在手術室外等候,沒想到,我倆只能待在病房裡。但是特別感恩的是,特例允許帶手機進手術室,說如果有情況,會電話我們,然後翻譯。或者護士會直接從手術室跑到病房說。手術室和病房在同一層,就一二十米遠。

13:40,一個護士準時進來,說可以去手術室了。我老婆就這樣自己穿著病房服走著去了手術室,進去後才開始脫衣服,出手術室的時候也是在傷口的情況下,護士給換好了病房服再出來的。當年在國內醫院,是光著身子蓋了被子進去,光著蓋了被子出來的。

手術室跟國內差不多,唯一區別是國內手術室里實習生好多,再加上醫生護士麻醉師,有十多個人。這裡,是四個奶奶級的護士,一個麻醉師和一個手術醫生,一共六個人。與國內還有個區別,手術醫生和產檢醫生是同一個人,這點跟美國一樣。

我問老婆,手術室里印象比較深的有哪些?她說了四點:

1,走進手術室時,CD已經開始播放讚美詩了。這是醫院提供的服務之一,可以帶自己喜歡的CD,一邊手術一邊播放。整個手術期間,讚美詩循環播放了好幾遍,而她一直在反覆背誦主禱文。

2,手術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提前用日文中文寫在紙條上了。進行每一步之前,護士就會拿出紙條,指給她看。按照順序紙條上依次寫著:「手術床有些窄,不好意思」——「馬上打麻藥了,請側躺」——「疼不疼?」——「要開始手術了」——「寶寶就要出來了」——「寶寶出來了」——「我給寶寶清洗一下,再抱過來」——「我要把寶寶抱到隔壁房間了」。

3,打麻藥之前要側躺,當她側躺下後,一個護士奶奶(大概60多歲的樣子),彎下腰,雙手抱著她的頭。老婆說,特別溫暖,一下就沒那麼緊張了。整個手術團隊,醫生是70歲的日本老頭,麻醉師年輕點四十歲左右的日本媽媽,四個護士平均年齡大概在六十歲左右。

4,寶寶清洗之後,抱過來,當著她的面,兩個手,兩個腳,一個個的數手指頭、腳指頭,確認都是五個,然後把寶寶抱到媽媽跟前,臉貼著臉,另外的護士拿出相機給娘倆拍照。

我在外面也經歷到、觀察到幾點,印象深刻:

1,14:30左右,護士來病房叫我和翻譯,說過去看孩子。其實14:15的時候,我在病房已經聽到哭聲了。一個護士,把小以琳抱出來,當著我的面,又數了遍手指頭和腳趾頭,然後我問的第一句話是:媽媽好著沒?回答說:「媽媽好著。」我問的第二句是:「寶寶好著沒?」回答也好著。接下來,護士主動讓我抱,我抱著小以琳,不由自主的禱告了起來,生命真的是太奇妙了。

2,之後,寶寶就被抱進嬰兒房了,我家小以琳,在保溫箱裡。一會又陸續來了三個寶寶,她們都沒住保溫箱。當天我沒反應過來,第二天朋友看了下面這張照片後問:「38周不算早產,為啥放保溫箱?」我才反應過來,國內只有孩子體重過低、發育問題,才會放保溫箱的。小以琳2915g,在國內算小,但在控制孕婦體重的日本,5斤8量算大的了,為啥放保溫箱?大阪的一位護士朋友告訴給我分析,可能是因為剖腹產需要適應過度一下。第二天,趁著探視的時間,問了護士,確實是,剖腹產的話,在日本都要放保溫箱觀察一天。

3,15:25分,老婆被推進病房,四個奶奶級別的護士,把她抬到病床上。插上心電圖,打上點滴。我彎腰來到病床前,看著老婆,給她說「辛苦了」。心裡想,媽媽真不容易,真的太堅強了,真的太偉大了!剛回病房,老婆的氣色就不錯,跟國內剖腹產後大不一樣。當時國內從手術室出來,一直是昏睡狀態,第三天開始下床,還直接暈倒了。第三天還是第四天排氣後,才允許進食。日本這邊,第二天早上八點就開始吃飯了。九點,護士就過來讓下床活動了。

朋友們看了視頻,也都說恢復真好。我在想,是什麼原因呢?

手術創傷小嗎?問了醫生,醫生說之前的傷口在國內縫合的也很好,這次他本想傷口再小點,但是因為粘連嚴重,口子更長了點,出血了也多了點。

日本手術,創傷更大,但老婆氣色卻更好,而且好很多!我能想到的原因就是,國內手術前沒有安眠藥讓孕婦好好睡一覺,也沒有術前輸營養液和抗凝血的點滴,能想到的就這點差別了。

4,接下來住院的幾天,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日本醫院手把手的教媽媽,哪怕我們不是新手,她們也會按新手一樣對待。教你怎樣沖奶,第幾天沖多少量,每次喝了多少,幾點喝的,幾點拉的,都要記在本子上,還有怎樣給寶寶拍嗝,怎樣餵母乳……特別特別的細緻。

我們心想,我們是過來人了,還不會給孩子沖奶嗎?但等看完日本護士的沖奶方法,我倆真的學習到了。

第一步,跟我們一樣,把奶粉放進奶瓶;

第二步,按比例,用70度的水來沖,護士專門強調為什麼要用70度的水,說了一堆,我們也沒聽明白;

第三步,把水龍頭開成涼水,拿奶瓶邊沖邊晃,告訴我們,60秒後奶水就到37度左右了。

至今我們都用日本護士教的這種方法在沖奶,而之前都是憑手感,如果拿不準燙不燙了,再把奶水滴幾滴到手腕,來感受溫度是否可以。日本這種方法,簡單方便。

最後來對比對比花費

西安生哥哥:住三人間,大人小孩用的都自己帶,吃飯也自己買,我親自陪護,醫院結算總共花了12000元,報銷了9000元,實際醫院花費3000元。

大阪生妹妹:住單間,妹妹用的醫院提供,大人用部分自己準備,三餐醫院提供,送了一堆禮物,有看護護士陪護,最後總共花了48萬日元,政府補助了42萬日元,實際花費6萬日元(4000元人民幣)。

產檢對比:日本政府提供十次左右的免費產檢券,每次可以抵用一張,多出的產檢費,一般都是幾百日元,最多一次多出近兩千日元。產檢上花費比國內少不少。

6月28日早上,小以琳如期出院了,今天已經第19天了,一切都好。偉大的媽媽呢,在月子裡繼續續寫著堅強,不僅拖過地、洗過碗,還衝下樓接坐校車回來的哥哥……最最厲害的是,月子裡媽媽用抖音記錄自己產檢的故事,其中一條播放量竟然超過492萬了。也請大家關注,給媽媽一個大大的贊!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這才是日本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18/147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