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奇葩!學術造假從娃娃抓起

據說,在錢學森生前的2005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去看望他。兩個人嘮嗑的時候,錢老感慨地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又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據說家寶總理當時竟無言以對。

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錢學森去世這麼多年了,那麼「錢學森之問」解決了嗎?

滾犢子吧!科學研究最終重要的精神就是求真,在學術造假的泛濫成災的今天,培養大師更加成為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以前是各種學術專家、大學校長造假也就算了,現在就連小學生都開始搞學術造假了,造假已經從娃娃抓起。

前不久,昆明的一個叫陳靈石的六年級小學生,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獲得了三等獎。這種評獎,一般人可能都以為也就是搞一個自動煎蛋器之類的小發明創造,那你可就是土狗了。這位陳同學獲獎的作品是一篇學術報告,說出來名字嚇死你:《直腸癌的基因療法》。

癌症是世界性難題,如果我們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上都可以攻克癌症了,那麼中科院的專家現在應該已經在研究《人類長生不老之後的社保重新計算時間》這類問題了吧?而且這個課題還只能獲得三等獎,我很好奇得一等獎那個是啥驚天大作?

可是就在陳同學獲獎這個消息公布之後,很多業內人士都對他的研究表示了質疑,首先是研究周期的問題,按照以往的經驗,搞這種癌症的研究,就算是成熟的醫學博士,也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來積累實驗數據,有了這些數據才能進行研究最後得出結論,更別提專業知識了。

而陳同學只是一個連「生理衛生」都還沒學過的小學生。那麼陳同學也許是一個天才呢?能夠提前預見結果的那種。滾犢子吧,他根本不是什麼天才,他的爹媽倒有可能是天才。

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陳同學的指導老師是呂冬梅,而這位呂冬梅老師曾經帶著陳同學去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去考察學習,並且與該所的研究員楊翠萍和陳勇彬進行了熱情愉快的學術交流。

巧合的是,楊翠萍在2016年獲批的《C10orf67在低氧適應及非小細胞肺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除了研究的不是一種癌症,與陳同學的項目基本就是一樣一樣的。你也許以為這不過就是巧合吧,畢竟是相似的學術研究嗎。

還有更巧合的呢,這個楊翠萍和陳勇彬研究員居然就是陳同學的父母。這特麼就十分尷尬了。原來是親生父母親自指導孩子的科研成果,在全國科技大賽上獲獎,最後孩子就能憑藉這個獎狀順利滴免試進入當地的重點中學。

這波操作,那是槓槓滴。

故事到這並沒有結束。這位陳同學的粑粑陳勇彬,在2005年至2012年期間,曾經在美國德州做研究員;媽媽楊翠萍是在2006年至2012年在美國德州做博士後,陳同學正是他們兩個人在美國期間生下來的,如果按照美國現在的法律,陳同學可以是美國公民。

原來這是一個在美國深造的父母,幫助自己的美國兒子在中國獲得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的勵志故事。

我也想問問陳同學的父母,你們作為在美國深造多年的科技工作者,你們敢在美國給你兒子整一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嗎?

他們當然不敢,他們在打擊學術造假上可是從來不含乎的。就連杜克大學這種世界知名高校的著名生物學家波茲.康德都逃不過,她就因為用公家的信用卡買了點日用品,結果就被學校一路追查,查出了學術誠信問題。

現在她的很多論文都被撤銷,還有一些被標註上了「表示關切」的標籤。

去年十一月,她還接到了聯邦法院的傳票,就因為偽造了實驗數據,已經涉嫌《虛假申報法案》,如果查實了,不僅是她本人,就連百年老店杜克大學都要一起倒霉了。

故事到這,我不僅又想起了文章開頭的「錢學森之問」,作為在美國學習深造多年,又為中國的國防科學貢獻一生;大躍進時為畝產萬斤找過科學根據,改革開放之後研究過氣功的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錢學森在臨死的時候還說過更有分量的一句話,讓他最擔心的是:中國的長遠發展。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一天到晚喝酒的魚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21/147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