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習近平為何一再要求李克強「擺正自己的位置」?

我們《夜話中南海》專欄本周一刊登和播出《李克強口中的「量力而行」指的是國力還是習近平的能力?》一文之後,有外界相關報導引述中國問題專家的觀點說:7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講話中提及,中國仍然是一個開發中國家,做什麼事情要盡力而為。這是李克強意有所指,因為習近平上台以來到處大撒幣,在全世界大手大腳,「李克強這話講出來,(中共)官場的人都聽得很明白,他是指誰,當然習近平也聽明白是在指誰,這個矛盾他們已經公開化了。」

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中共總理李克強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擦去額頭的汗滴

外界的相關報導中還引述了大陸獨立媒體評論人吳特的觀點,說是現在習近平已經大權獨攬,而李克強傾向於市場化的經濟思路與習近平不符,兩人的路線之爭已經開始逐步發展為權力鬥爭。首先是習近平搞了一堆小組(後來變成委員會)架空了李克強,再到後來李克強不斷揭中共經濟老底打臉習近平,兩人的分裂甚至決裂已經不可避免,這將使中南海的權鬥更加複雜化。未來一旦出現變局,估計習李會各自做出不同行動,加速中共政權的分崩離析。

如上分析內容出自標題為《習李矛盾公開化中共政權加速分崩離析》的報導文章。文章說,最近中共政權遭到以美國川普總統為首的西方世界共同的抵制與出擊,甚至川普已經下令72小時內關閉休斯頓中領館。而中南海最高層,習近平與李克強的矛盾日趨公開化。

雪梨科技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馮崇義教授接受該報導文章的記者採訪表示,其實中南海最高層習近平、李克強的矛盾,從武漢肺炎爆發出來之後就已經公開化了,「一有解釋會議就互相打臉,互相我一拳你一腳,互相不買帳。」

文章中列舉的「習李矛盾公開化」的例證之一是,幾乎20天沒在新聞聯播露面的習近平星期二(21日)召開北京企業家座談會,汪洋、韓正出席,但管經濟的中共總理李克強沒有出席。不少評論認為,兩人在經濟問題上有嚴重分歧。

馮崇義分析說:武漢疫情時,習近平一度給李克強唯一一個「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頭銜。李克強當了小組長,疫情開始出現能夠控制的勢頭後,習近平開始露面講他親自布署、親自指揮,也就打臉了李克強,他這個小組長也不起作用,後面所有的管理疫情的事情再也沒有李這個小組長的份兒。

由於習近平19大上廢除任期制,他要終身制,「因此現在開始要想二十大的事情,那就要到處去講他實現經濟的小康計劃。而李克強是直接主導經濟的,他對數字很敏感,所以他知道這個任務根本就完不成,哪怕你做假也完不成,這是很丟臉的事情。」

對中共政權的高層運作程序那怕就是略知一二的人士都應該知道,其實即使是在當年的胡耀邦趙紫陽時代,國務院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雖然是時任國務院總理主持起草,最終也是要由他的口中宣讀。但在此之前,必須是要先在政治局常委會上得到「通過」的。所以馮崇義先生分析說,雖然在政府報告裡面沒有可能寫進令習近平不滿的內容,但李克強就用記者會的機會去打習近平的臉,稱還有六億人月收入不到一千元。這裡就跟習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整體目標、今年要實現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樣硬性的指標不一致了。李克強認為,習近平的目標根本就做不到。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給他(習近平)難堪了,相當於直接打他的臉。

馮崇義分析說:「中國的經濟目前並沒有具體數據披露出來,從常識來看非常困難。但是現在越困難就越加強控制,他們越擔心社會有民眾的反抗,包括在香港等很多地方。不是因為經濟出問題讓步、放鬆管制,讓社會有活力,完全是倒行逆施。「經濟越困難,越強化黨的領導、越強化公安幹警這些力量來鎮壓。」

馮崇義認為:因為按照中國這幾十年來的分工,具體經濟事務應該都是總理的工作範圍,由總理來具體操作。但現在金融問題全部是歸劉鶴管,具體工作訂的工業指標及一些指標的編制,是由胡春華還有其他人來分攤,沒有李克強的份兒。李克強是當時胡錦濤培養的接班人,但後來成為廢子,本身也是最窩囊的一個總理。

說起李克強當年本是胡錦濤培養的接班人,這裡當然說的是總書記,也就是中共政權一把手的接班人。筆者在本專欄的上篇文章里已經介紹過了,「僅僅從李克強和習近平進入中央委員會的時間來看,習近平確實是相對於李克強的『後來居上』」。

記得二零零七年秋中共十七大上,習近平和李克強雙雙直接從上屆普通中央委員直接躍升進入政治局常委會後,有 大陸網站上的公開文章中煞有介事地分析說,江澤民和胡錦濤等人在考慮習近平和李克強誰正誰負的時候,一定是考慮了他們的學歷和業務專長。習近平是馬列主義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李克強是經濟學博士,所以習近平被安排為總書記接班人,李克強被安排了總理接班人。

筆者不排除十七大召開前的江澤民、曾慶紅和胡錦濤三人一同討論所謂「第五代接班梯隊」主要人選時,也考慮到了習近平和李克強兩人不同的「專業優勢」,但所謂的馬列「學」博士和經濟學博士之間的「專業」區別,肯定不是最終令習近平力克李克強的決定性因素。

記得中共十七大召開之前的一段時間裡,即二零零七年年中前後,在外界輿論大都已經相信習近平和李克強均會成為第五接班梯隊的主要人選的前提下,雖然習近平已經被安排在上海市委書記的位置上對黨內黨外單彰顯他的「更為重要」,但仍然有 大陸網友堅信,因為胡錦濤是在任總書記,所以總書記接班人選肯定應該是李克強而不是習近平。有網友調侃說:李克強的名字起得好,「克強」的意思就是習近平再「強」,也會被李克強「克」掉。

2019年3月15日,中共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閉幕。圖為習近平與李克強。

十七屆一中全會開過之後,也許還是同一位網友又大發感慨說:李克強最終「敗」就「敗」在他的名字上了,「克強」兩個字太顯張揚......。

有興趣的讀者和聽眾,可以比較一下李克強及習近平的早期政壇履歷。比李克強年長兩歲的習近平當年插隊時的入黨時間也比李克強早兩年,在農村出任「黨的基層幹部」的時間也比李克強早兩年。

接下來,因為李克強還在領導整個大隊的農民百姓「戰天鬥地」的文革中後期,習近平已經成了清華的「工農兵學員」;而李克強則是一九七八年初才入學的「恢復高考制度」之後的七七級北大生,由此決定了李克強還在北京大學讀本科期間,習近平從一九七九年夏天開始即已經穿上軍裝,成為副營級秘書。

但是,習近平在早期中共政壇履歷上的官位級別高於同時期李克強的時間大約只持續了兩年多一點,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事實上,就在習近平一九七九年夏天憑一紙清華大學工農兵學員的「結業證」就穿上了四個兜的軍裝,直接成為副營級秘書之前,李克強就已經是北京大學學生會負責人了。學生會負責人雖然和大隊黨支書一樣不能對應某一個「黨政軍級別」,但卻是重要的「幹部苗子」--尤其是在當年剛剛提出幹部「四化」,即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和革命化的時代里。

接下來,也就是習近平繼續他的副營級軍委秘書生涯的一九八二年初,李克強即已經被正式明確為正處級待遇的北京大學團委書記--相當於軍隊的正團級,同時還是共青團中央常委。

一九八三年初,李克強又晉升為共青團中央學校部部長兼全國學聯秘書長,被中組部明確為正司局級,相當於軍隊的正師級。而此時的習近平,剛剛晉級為正營級。

一九八三年年中開始,李克強又當選為共青團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級別仍然是正司局級。

一九八五年,李克強再次晉升,出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兼全國青聯副主席,期間於1991.09-1991.11進入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學習,完成進修後被中組部明確為副部長級,相當於軍隊的副軍級和地方的副省級。

一九九二年中共十四大召開前夜,李克強被內定在次年五月正式接替團中央第一書記職務,因此而名列十四屆中央委員候選人。與此同時,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宋德福則已經被內定將在十四大後轉任中組部第一副部長兼國家人事部部長。

至於當時李克強在十四大中委預選過程中落選,只是因為自胡耀邦倒台之後,以王震為代表的一批黨內元老就一直明里暗裡給團系中青年幹部暗中使絆,再加上中共當局事先並未向黨代表們通報李克強即將出任團中央一把手的信息,許多黨代表們便對中央委員候選人名單上出現兩個團中央代表心生不滿。

在中央委員預選過程中李克強出了意外之後,李克強的名字還是可以進入候補中央委員候選名單的。但當時的趙紫陽,以及喬石和胡啟立三人商量過後,決定不安排李克強進入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名單,變通措施就是安排他在次年三月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出任一屆全國人大常委,隨被明確為正部長級。

而此時的習近平則是擔任著福建省的地師級,也就是中央機關的正司局級職務。

一九九三年五月,李克強被正式宣布為團中央第一書記。當年年底,遠在福建的習近平被宣布為福建省省委常委,開始享受副省部級待遇。

一九九七年十月召開的中共十五大上,李克強順利成為中央委員,次年即交出團中央第一書記職位,平調為河南省省長。而習近平繼續留在福建省的副省級位置上原地踏步,一直到一九九九年底晉升為福建省代省長。從此,習近平和李克強在黨內和行政級別上一直都是平起平坐,一直到二零一二年十月的中共十七大上分出伯仲。

綜上所述,事實上相比於比自己年長兩歲的習近平,李克強當年被中共高層看在眼裡的所謂「比選優勢」,首先是擔任正省部級職務的時間較習近平長了七年;其次是李克強進中委的時間比習近平早了一屆。如果不是一九九二年中共十四大上落選中委後只好轉任全國人大常委,李克強擔任中央委員的資歷應該比習近平早了整整十年。這可能就是習近平當上總書記之後,在黨內會議上一再要求李克強「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的原因之一。

至於習近平在十五大上,為何會成為當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得票最少的一個?是我們下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之一。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26/148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