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最悲壯華人首富:一念之差失敗破產

如果不是王安非要用錯誤的決策與 IBM一決雌雄,或許今天,我們還能使用王安牌的電腦,可如今的市場,只有蘋果的 MAC和 Windows兩大系統,再也沒有其他人的容身之地。

那個改變計算機市場格局的王安,何以衰敗?

最悲壯的華人首富

如果要評選華人歷史上成就最高的商業天才,我會毫不猶豫的把票投給一位叫王安的人。

1986年,王安擁有超過20億美元的財富,是當時全球最有錢的華人,全美國排名第五的富豪。

但如果要評選最悲壯的華人首富,那麼不幸的是,王安便是這個人物。

1990年,已經癌症晚期的王安,在病榻前看著自己的接班人,兒子王列,即將接過深陷泥潭的公司,四周都是虎視眈眈、寸步不讓的勁敵,心境該是何等的淒涼?王安去世兩年後,缺乏商業管理經驗的兒子王列,面對殘局更是無力招架,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只能宣告破產。

從王安登上財富巔峰到破產,不過短短6年時間,在此之前,沒有人相信王安的商業帝國會以如此迅速的方式衰落。

1986年7月3日,在"自由女神"像落成100周年的典禮上,王安作為12位美國成功移民的典範,接受了來自里根總統頒發的自由獎章,那是美國能給予一位移民的最高榮譽。

彼時的王安,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計算機公司之一,能與他抗衡的,只有美國電腦巨頭 IBM。比爾蓋茨離世界首富還差得遠,賈伯斯的蘋果公司一個月只賣出去400台電腦,面臨資金斷裂,被踢出局的危險。全世界電腦行業最風光的,是這位來自中國的移民,擁有14項專利的王安博士。

1975年,王安的電腦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擁有編輯、檢索文字的文字處理計算機,他稱之為 WPS。這款產品在博覽會上展出,立即引起了轟動。所有人都認為,一場辦公室的革命即將來臨。

當時有人比喻,王安的 WPS發明出來以後,人們扔掉打字機就像當年工程師們有了袖珍計算器就扔掉計算尺一樣。果然,產品一經推出,不管是白宮總統辦公室,還是普通的辦公大樓,幾乎所有人都扔掉了沉重的打字機,換上了搭載王安發明的可以輸入編輯文字的電腦。

據說 IBM的老總小托馬斯.沃森看到這款產品的時候正在養病,他大聲呵斥下屬:"為什麼會這樣,怎麼不早告訴我?"激動的差點昏厥。

這一時刻,是王安對行業老大的一場完勝。

現在網上有資料說,當初王安剛到美國的時候,想去 IBM找一份實習工作,可是面試官看不起他,不僅沒有錄用,還諷刺他"應該去汽車修理廠碰碰運氣"。雖然王安和 IBM之間確實有許多恩怨,但這個面試的事情應該是杜撰的。

因為在王安的自傳里,沒有提到過這件事,而且當時他去美國是由民國政府官派,每月有100美元補貼,後來在哈佛大學的實驗室當研究員,也有不錯的薪水,更何況,王安在自傳曾明確表示:"我一貫珍視獨立性,不想到 IBM公司,休斯頓飛機製造公司,或者任何一家電子公司工作,我真正想乾的是自己創業。"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王安之所以來到美國,也和現在很多留學生不一樣,他並不僅僅只為了個人的前途。

從"王安實驗室"到"王安電腦公司"

王安,1920年出生於江蘇崑山,他的祖輩已經在這裡居住超過了600年。從小他就展現出與眾不同的聰明,16歲那年以入學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

大學四年,正是日軍在中國侵略最為囂張的時期,這期間發生了"南京大屠殺",上海也隨之全面淪陷。1941年,王安與另外八位同學決定利用所學為抗戰出力。他們幾經輾轉來到西南後方,為軍隊設計戰爭中使用的無線電設備。當時他們的工作,不僅要克服缺少組基本零部件的困難,還要躲避日軍每周一次的轟炸,忍受父親在戰爭中去世,兄弟姐妹離散的痛苦。

國讎家恨,伴隨著那一代青年學子的成長。

▲青年王安

1945年抗戰勝利後,王安被公派到美國留學。這是美國與民國政府合作,選派一些中國的高級工程師去美國學習技術,回來幫助戰後重建的項目。

和王安一起去的人當中,許多人選擇先去一些美國的技術公司當技術員,而王安則認為,不如去讀研究生,這樣比當技術員要學習到的東西更多。他覺得哈佛大學是最好的目標,於是他毛遂自薦,拿著自己交通大學的畢業證和精心準備的申請書跑到哈佛,抱著試一試的心理,看看哈佛能否收下他這個只有一張畢業證的工程師。

沒想到哈佛竟然破格錄取了他,在這裡,他遇到了對他影響極大的導師,計算機先驅,美國第一台"萬用型計算機"的設計者霍華德·艾肯。拿到博士學位之後,王安繼續在霍華德·艾肯的實驗室工作,在這個實驗室里,他也有了一項重要的發明,足以改變他一生的軌跡,這就是"磁芯記憶體"。

▲磁芯記憶體

當時計算機的記憶體,大多用真空管,特別費電,而且容易當機,崩潰後數據就沒有了。王安的磁芯記憶體發明之後,即使斷電和當機,數據依然可以保存,並且比真空管更省電,壽命更長。這種磁芯記憶體很快成為了新一代計算機的標配,一直持續到電腦進入半導體時代。

具有商業頭腦的王安,立即想到了將這個發明註冊專利。但當時實驗室的項目是由美國空軍資助的,哈佛大學只能申請有關公共衛生方面的專利;同時這也屬於導師霍華德.艾肯的項目,艾肯之前說過,計算機的研製成果不應受專利限制,應該獻給公眾。

考慮到這些原因,王安並沒有貿然申請,而是請來了專業的律師幫忙,最終他獲得了磁芯記憶體的部分使用專利。

有了專利之後,王安毅然辭去了哈佛實驗室的工作,拿著全部身家600美元,租下了一間月租70美元的小辦公室,正式開始了創業,公司名字就叫"王安實驗室"。

當時美國華人的最高成就,就是在大學裡當教授,更多的華人擔任著社會底層的工作,這一點激發了王安想要代表華人作出一番事業的雄心。他要證明,華人除了開洗衣店和餐館之外,在其他方面也能勝任超群。

一己之力挑戰美國巨頭,

一念之差失敗破產

王安的創業之路,一開始也並不順利。儘管他手握專利,但當時私人電腦遠未普及,客戶群體少而分散。直到 IBM找上門來,希望購買這個專利的使用權。這應該是王安和 IBM多年恩怨的開始。

IBM雖然對王安的產品非常看重,但老道的他們並沒有表露出來,希望以最少的代價拿到王安的專利。可王安也並非不諳世事,他一直死死握著自己的底牌,與 IBM來來回回談判了十幾個回合,到最後要以"未決專利申請"為名打官司來威脅王安,逼迫他以5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專利。IBM店大欺客,咄咄逼人的談判態度,讓王安很不舒服,同時也看到了 IBM的弱點——大公司反應遲鈍。將來或許可以利用這個弱點,去與他競爭。

拿著賣掉專利的錢,王安全部投入了研發,並將公司更名為"王安電腦公司",那時起,他就開始了一己之力挑戰 IBM這個美國巨頭的決心。要知道,當時的 IBM,絕對是電腦行業的第一,全世界的電腦公司市值加起來,都不到他們的四分之一。

一個從中國來的移民,毫無背景,不過剛剛從 IBM那裡拿到了幾十萬美元,竟然就想要挑戰這樣的行業巨頭,在當時所有人看來都像是在說笑。

在臥薪嘗膽了十幾年之後,王安,這個毫無背景的中國移民,終於讓笑話變成了現實。

正如前文所述,1975年王安的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擁有編輯、檢索文字系統之後,他的公司開始了真正能 IBM分庭抗禮的資格。

在此之後,王安的電腦公司開啟了"黃金十年"。陸續推出了卡片辨認機、自動打字機、無線電打字印刷機等等新產品,都廣受歡迎。到了80年代初,王安在全球105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分支機構,美國總部的雇員達到3萬名,年營業額達30億美元。他們在報紙上刊登的廣告都是:"請讓我們試一試,我們會在閣下的訂單上把 IBM一陣風吹走"。

"人之所以失敗,主要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你要是搬了石頭不砸自己的腳,久而久之,人家就會稱你為天才"。在自傳的序言裡,王安這樣說。

但他沒有想到,即將到來的大敗局,正是他的一項"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決策導致的。

電腦行業飛速發展,尤其是在私人電腦這一領域。王安的電腦公司沒有抓住先機,後面匆忙進場,已經是棋差一招。由於始終抱著要超越 IBM的心思,王安決定推出的私人電腦在任何方面都不與 IBM的產品兼容,連顯示器都不兼容,擺出你死我活的架勢。

可 IBM這邊已經與其他電腦公司、軟體公司,尤其是正在崛起的微軟公司形成了一個生態圈,他們的軟體、設備相互兼容,這讓王安的產品在市場上顯得格格不入。

而與此同時,王安的身體也每況愈下,病魔纏身的他,又做出了一個錯誤決定,將公司交給了技術能力一般,也沒有管理經驗的兒子王列。

王列上任的第一年,公司就虧了4億美元。當時王安電腦公司的狀態,不要說王列,就是後來帶領思科從市值6億美元壯大到2300以美元的高管錢伯斯,也無能為力。他不滿王列的管理,不久之後離開王安公司,跳槽去了思科。

後來的事情,前面我也說過了。1990年王安去世,兩年後公司宣布破產。王安的自傳《教訓》一語成讖,為後來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教訓"。比爾蓋茨曾經說:"如果不是王安的錯誤決策,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微軟,我或許無法取得今天的成就,僅僅成為一名數學家或律師"。

如果不是王安非要用錯誤的決策與 IBM一決雌雄,或許今天,我們還能使用王安牌的電腦,可如今的市場,只有蘋果的 MAC和 Windows兩大系統,再也沒有其他人的容身之地。

王安,靠著自己的發明白手起家,憑藉著對 IBM的趕超之心,不斷推新產品而登上財富巔峰,也因為對 IBM的執念,錯失了市場良機。

他如同歷史上那些悲劇英雄,在夜空中綻放出閃耀的星光後歸於沉寂,只留給後來人不盡的感嘆和遺憾。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海那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31/1483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