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李怡:反民主的全球化

作者:

上周在談蓬佩奧「超冷戰宣言」的演講時,提到他對過去50年對華政策失敗的自省,他講到美國的幼稚、自大和被愚弄,有網友留言說,或許更多的是他沒有提到的貪婪。

其實蓬佩奧是有提到的。他提到萬豪、美國航空、聯合航空等企業為了避免激怒北京而在網頁上刪除了台灣的稱號,又指摘自命伸張社會正義的荷李活對稍稍不利中國的影片的自我審查

不過,貪婪是人性,自由社會不會懲罰任何不違法的貪婪行為。問題是:甚麼因素誘發了美國和許多國際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貪婪,甚而放棄自己的道德原則?

中國的經濟如果只是處於50年前的體量,那麼即使政治上再怎麼極權,也就同朝鮮一樣,不可能威脅世界。但在過去20年,中國經濟起飛,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用它的金錢勢力,在全世界擴張,才形成對美國和自由國家的威脅。

因此,美國的對華交往政策雖始於50年前,但中國威脅的形成是始於2000年。這一年,在柯林頓總統主政下,美國給予中國永久性最惠國待遇,次年中國正式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由此而在全球化的市場中找到了中國的世界工廠定位,並在盜竊智慧財產權、不履行加入WTO的承諾、專權政治主導市場,而帶來經濟起飛,練成一身肌肉。

1989年,美國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發表了一篇震動一時的論文《歷史的終結》,提出一個觀念:西方國家自由民主制的到來可能是人類社會演化的終點、是人類政府的最終形式;伴隨著這種政制的經濟體制,就是市場資本主義。此論點稱為「歷史終結論」。由於接下來的蘇聯解體、冷戰結束,這論點被認為充滿預見。

隨後世界的經濟發展,是資本主義市場的全球化,幾乎所有國家都擁抱市場。

根據「歷史終結論」,一個國家的市場化政策帶來的日益繁榮、更多外國投資、與全球市場不斷加深相互聯繫,並因此對國際經濟準則更廣泛接受。而隨著國民財富的增加,政治開放度也必然會增加,會使國家變得更加民主。於是,資本主義市場結合政治民主,就步向「歷史終結」的必然結果了。

但這樣的事沒有發生。中國進入全球化市場後,由國家主導的市場經濟不是真正的自由經濟,而是國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專制政權操控市場,壓制工人權利,不惜犧牲生態環境,補貼出口,使得在專制國家投資的性價比優於民主國家;另方面,國家資本主義的高進口稅,沒有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國企控制社會關鍵事業等等,使外國進口產品和服務業處於同國家力量競爭的不利地位。國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不但沒有促使政治民主化,相反正是專權政治提供了全球化中國際投資者的樂園。

在加拿大任教的吳國光教授在2017年出版了一本書《反民主的全球化──資本主義全球勝利後的政治經濟學》,對全球化為甚麼反民主有資料詳盡的解說。他說,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國。因為中國的威權政治提供了比美國民主制更有利於資本追逐超額利潤所需要的環境。

資本主義與民主的結合併非渾然天成。在資本主義全球化之下,資本向著威權流動。全球資本依賴有效的威權政府管制而謀取暴利。

為甚麼中國這樣的國家在過去出現經濟繁榮,因為資本在那裡發現了獲利的樂園;為甚麼美國和自由世界現在要抗拒中國非常困難,因為資本不願意從樂園中離去。疫情,港版國安法,蓬佩奧的呼喚,自由世界的響應,是世人覺醒的開始,也許是世界免於沉淪的生機。但全球化的格局已經形成,要走出困局真有不能低估的難度。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806/1485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