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起訴金正恩 86歲的他勝訴了

本月,韓先生在韓國平澤市的公寓。朝鮮戰爭期間,他被中共軍隊俘虜,並作為戰俘被迫在煤礦勞動了幾十年。

1951年12月28日凌晨,支持朝鮮的中國軍隊占領韓國陸軍防守的山頭,將他俘虜的時候,他只有17歲。

在那之後的40年裡,他作為韓戰的俘虜一直在朝鮮煤礦里做苦力。「我們這些戰俘住在一個四周有武裝哨兵把守的封閉營地里,被持槍軍官押赴勞動,」他說。

「我們就是奴隸。」

幾十年過去了,這位現在已經86歲的前戰俘獲得了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律勝利,首爾中央地方法院(Seoul Central District Court)下令朝鮮及其領導人金正恩向他支付相當於17600美元的損失費,作為違反他的意願扣留並強迫他在礦場勞動的賠償。這一判決標誌著韓國法院首次認定戰俘在朝鮮遭到非法關押——這是對他們在那裡遭受苦難的承認。

在裁決中,法院向公眾部分隱去了該男子的姓名,此外,由於擔心朝鮮可能會報復他仍留在該國的後代,這位前戰俘要求只在公開姓氏(韓,音)的情況下發言,他的臉也被部分遮蓋。

朝鮮或金正恩向韓先生賠償這筆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的律師團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找到並查抄

任何朝鮮資產。

不過,對韓先生來說,判決是等待已久的正義伸張。

「我在法庭上聽不懂法官的話,」韓先生說,他指的是自己不熟悉的法律術語。「但當我的律師握著我的手,解釋說我們贏了的時候,我的眼淚奪眶而出,」他在位於首爾南部的平澤市的兩居室公寓內接受採訪時回憶道,他和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妻子住在這裡。

韓先生來自韓國井邑市的一個農民家庭,被俘時家裡一共有六個孩子。1951年春天,他和村里兩個朋友志願加入韓國陸軍,當時距離朝鮮入侵韓國——並由此引發一場至今沒有正式結束的戰爭——還不到一年。

在那之後的半世紀,他一直留在朝鮮,大部分時間都在煤礦里做苦工。

這些年來,朝鮮官員們允許戰俘擁有某種程度上的正常生活,在1956年給予了他們公民身份,並允許他們結婚。那一年,韓先生與一名朝鮮女性結了婚,他們一共育有五個孩子。

但韓國的前戰俘及其後代被算作朝鮮「出身成分」(songbun)的最底層,經常被分配到礦山從事最危險的工作。韓先生說,每周六天,每天他都得在地下半英里深的黑暗隧道的高溫里勞作12個小時,忍受甲烷氣體的持續危害。試圖逃跑的囚犯會被追捕,從此杳無音信。

「發生甲烷氣體爆炸時,我們幾乎辨認不出屍體,因為實際上在火里被烤熟了,」韓先生在回憶起失去的戰俘朋友的名字時說。「我們身上的味道難以形容,渾身是汗卻沒有時間洗衣服。」

1953年簽署停戰協議時,仍有8.2萬名韓國士兵失蹤或被認為已被俘。2014年,聯合國

調查委員會(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f Inquiry)估計至少有5

萬名韓國戰俘未被遣返。朝鮮只遣返了8300人,留下了更多人在戰後的煤礦里進行強迫勞動。那時候男性太過稀少,以至於女性——包括韓先生的朝鮮岳母——也在礦里勞動。

「我們以為南北的關係會有所改善,」在2000年逃離朝鮮的前戰俘於英奉這樣告訴聯合國委員會。「但五十年過去了,沒有人尋找我們,試圖營救我們。」

朝鮮否認違背韓國人的意願扣押了他們。那些失蹤士兵最終被計入了戰爭死亡人數,韓國基本把他們遺忘了。韓先生的母親於1961年去世,她一直相信自己的兒子已經戰死。(他的父親在戰前去世。)

然後在1994年,在一艘漂在韓國附近海域的破爛木船上,發現了一位名叫趙昌鎬(Cho Chang-ho,音)的骨瘦如柴的朝鮮難民。原來他是從朝鮮戰俘營和煤礦場中倖存下來的韓國少尉。在韓國,他被診斷患有黑肺病。

在接下來幾年裡,由於一場饑荒迫使朝鮮放鬆了對人民的控制,更多年老的戰俘逃至韓國。他們在政府報告、回憶錄、新聞發布會和採訪中證實朝鮮的強迫勞動、飢餓和礦井裡的死亡,並確認有成百上千仍活在朝鮮的戰俘。長期失散的兒子和手足還活著,這讓韓國家庭感到震驚,他們想幫這些人逃離朝鮮。很快,人販子就發展出了專門幫難民偷渡的產業。

迄今為止,共有80名戰俘成功來到韓國,他們中的一些人隨後為韓先生的案子出庭作證——此案的種子由韓國活動人士播下,是他們在2016年提議進行訴訟。

60歲從漢陽的煤礦退休後,韓先生一直住在朝鮮東北部的慶源郡市,2001年8月,一名男子出現在這裡,問他是否想和韓國的親人見面。韓先生說,他跟隨此人越過邊界河流來到中國,他的小兒子尾隨在後。

就在那時,韓先生在韓國最小的弟弟韓在恩(Han Jae-eun,音)接到了一名人販子打來的電話。

「起初我不知道那個人說的是真的還是一個騙局,」他弟弟說,他在首爾以西的仁川做計程車司機。「我們都以為死了半個多世紀的哥哥,竟然還活著。」

在位於慶源郡市邊境另一頭的中國琿春市,韓氏兄弟含淚重逢。弟弟把隨身攜帶的8000美元給了韓先生,讓他決定是否繼續前往韓國,還是帶著這筆錢返回朝鮮。

韓先生說了他的念頭:「我的子孫在朝鮮連玉米都不夠吃,我怎麼能在韓國舒舒服服地生活呢?有了這筆錢,我可以在朝鮮買成噸的玉米,但我再也見不到我的兄弟們了。」

2001年11月,他用這筆錢讓自己、小兒子和兒媳以及他們的兩個孩子都偷渡到韓國。在那裡,韓先生以前所在的陸軍第7師將他的軍銜提到士官級,並正式幫他退役。他拿到了未支付的工資、軍隊養老金和韓國為遣返戰俘提供的其他補貼。隨後他又幫妻子、另一個兒子和女兒偷渡出朝鮮。

但他的家庭仍然分隔兩地。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和四個孫輩在韓國,另外一個兒子和女兒以及四個孫輩在朝鮮。除了偶爾的官方家庭團聚活動,朝韓都不允許各自的公民與彼此見面或交流。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紐約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812/1488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