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活得通透的人 都把這三件事做到極致:寧缺毋濫 及時止損 離群索居

作者:

人與人相處,講究一個「精」字;人與世界相處,講究一個「和」字;人與自己相處,講究一個「樂」字。

社會太大,人太小,沒有人能有足夠的精力去討好任何人。況且,也沒有必要去討好任何人。很多人都為了所謂的「人脈」去四處奔波,殊不知在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又能有多少「好」人脈呢?盲目去做,不過是越奔波,人越勞累,最後只會一無所得。

人為了「人脈」是做什麼?就是為了能讓自己干成一些事,以至於能有所成就。但是,有些人,過多了就會傷及自己;有些事,過多了就會使自己煩心。面對泛濫的河水,倘若不懂得及時加固堤壩,只會讓它沖刷掉生活的「幸福」;面對泛濫無益的瑣事,倘若不懂得及時清除,及時止損,人也就容易陷入「垃圾圍城」的境地。

生活,為什麼叫生活?就是讓我們都明白,生命的每一天,都要為自己活著。當人經歷得多了,就會明白,過度的「人脈」換不來好日子,過多的「瑣事」換不來好生活。唯有隨遇而安,順其自然,才能在繁雜的人世間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換來「自得其樂」的人間清歡。

人生很長,足以讓人品盡人間「五味」。人生很短,倘若不為自己而活,那就對不起自己了。

人生之事,寧缺毋濫

有句話說得好:「你所擁有的都是僥倖,你失去的都是人生。」

我們所擁有的,都是我們必然能得到的。而很多我們僥倖獲取的,亦或是那些我們強求得來的事物,始終有一天會失去。不僅如此,它們的到來也將使我們失去更多珍貴的「人生財富」。

見過一個年輕人,剛去到新公司的時候,他沒有專注於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而是選擇奉承身邊的同事,討好上司老闆,想博得他們的關注和扶持。

可是,到頭來他只換來了一個結果,那就是成為他們的「端茶遞水」的僕人。他們並沒有把他當「人」看,而是把他當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透明人。

這個年輕人的經歷,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有經歷過。年輕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廣交朋友,廣做「大事」。可是,我們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這些泛濫的「廣」,真的能帶給我們益處嗎?

俗話說:「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人有多少資本就應該做多少事,而不是事事都要求圓滿,事事都要求「過多」。有些時候,金錢過多是好事,可「垃圾」過多,影響的就不僅是自己了,更是未來人生的軌跡。

這裡有個問題,那就是,為何人人都想「過多」,而不是「適度」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人人都想「勝人一籌」,而不想「落於人後」。

飯吃七成最好,多了噎喉;酒喝七成最好,多了會醉;人交七分最好,多了會怨。

人生之事,及時止損

俗話說:「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有些人,當看清了他們的嘴臉之後,就應該快速別離,和他們「狠心」分手;有些事,當看清了它的危害之後,就應該快速擺脫,和它們劃清界限。

有個已結婚的朋友跟我說,她很後悔如今的婚姻,可卻是無能為力了。剛開始接觸她的婆家時,婆婆本就看不起她,甚至給她臉色看。可她的老公卻在一旁安慰她,叫她別計較,也就平和了下來。

到後來,朋友婚前懷孕,已經沒法選擇了,只能望著公婆的臉色嫁給了對方。婚後的生活朋友一直過得不好,茶喝多了會被人罵,菜夾多了遭人嫌,家離開久了會被人催。她的老公也不再幫她了,只是站在一旁看她挨罵,受人欺辱。

朋友感慨,在還未結婚前剛接觸這個婆家,其實已經知道對方看不起自己了,可自己還是「鬼迷心竅」鑽了過去,成為他們的「出氣筒」。

很多人,本就有及時止損的機會,可卻白白浪費了。有些時候,要經歷多了才懂得自由生活的珍貴,要接觸多了才明白人心的險惡。可這個世上,唯一沒有的藥,叫「後悔藥」。

無論是什麼事,過於念及舊情,亦或是心懷僥倖,自己只會被人當作沒有反抗能力的「軟柿子」,被人拿捏,被人看扁,甚至成為他們茶餘飯後的笑柄。

生活告訴我們一個很樸素的道理,那便是「及時止損」。不愛的人就遠離,不屬於自己的事兒就放棄,與其看別人臉色,不如好好過好一輩子。

人生之樂,離群索居

尼采曾說:「高貴的靈魂,是自己尊敬自己。」

生活,不是為了別人而活,而是為了自己而活;日子,不是為了他人而過,而是為了自己而過。你的生命只能你負責,所以,怎麼樂呵怎麼過,才是生活的硬道理。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喜歡成群結隊地過日子,就連上個廁所吃個飯也怕別人把自己甩了。這種日子,表面是「群笑群樂」,可實際上,自己的內心真的自由嗎?

當人越活越通透,越活越現實的時候,就會發現,那些所謂的圈子,大多與自己無緣,甚至會干擾了我們原本舒適自在的生活。

陶淵明如果盲目「合群」,他就寫不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蘇軾如果盲目「合群」,他就不會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豪情逸致。

有些人,本就是個喜歡「獨來獨往」的人,那就當個「獨行俠」。要知道,有些事兒你越糾結,最後只會失去得越多,不如還自己一片清靜,還自己一片藍天。

說實話,人越活只會越「離群」。因為人心難測,見多了就會不想再見,既然不相見,那麼就依照自己的內心而活,心在哪,意便在哪。

亞里士多德說:「離群索居的人,不是神靈,就是野獸。」

可不論是神靈也好,是野獸也罷,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自在無拘地活著,安守方寸天,品盡心上事。要知道,人間最美的,並非群起群落的煙花,而是個人的清歡。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360do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817/149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