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林下漏月光」 八首意境極美的冷門古詩詞 看一眼再難忘記

杜牧《寄遠》

前山極遠碧雲合,清夜一聲白雪微。

欲寄相思千里月,溪邊殘照雨霏霏。

賞析:

本詩描繪了一幅極其清靜幽遠的畫面。詩人極目遠望,但見碧雲遮掩著群山。寂靜的夜裡突響起了一聲《白雪》古調,讓人想起一場北方白雪的飄落。

詩人想要將相思寄託予明月,但見溪邊殘照,正映照著霏霏細雨。

溶溶月色、密密溪雨、雲遮遠山,無盡相思,讓整首詩具有了極其清幽的韻味。

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賞析:

春雲滿布天空,灰濛濛地籠罩著淮河兩岸的原野,原野上是一片草色青青。詩人坐在小船上,不覺有些乏味。

幸而岸邊不時閃過一叢野花,紅的、黃的、白的,讓人的心也豁然一亮。

天色晚了,詩人於是泊舟宿在一座古祠堂里。夜間風雨呼嘯而來,飄灑在河面上。而詩人早已繫舟登岸,端坐在古祠中,安閒地看著風雨成潮。

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一種悠閒從容、超然物外的心境。

張岱《陶庵夢憶卷一金山夜戲》(小品文)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

賞析:

從林縫間漏下皎潔的月光,疏疏落落似一場殘雪。

《金山夜戲》是明代散文家張岱創作的一篇小品文,文章回憶了作者在崇禎二年路過鎮江金山寺時的場景,其中這句對月色的描寫,尤其清幽動人。

秦觀《臨江仙·千里瀟湘挼藍浦》

千里瀟湘挼(ruó)藍浦,蘭橈(raó)昔日曾經。

月高風定露華清。

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

獨倚危檣情悄悄,遙聞妃瑟泠泠。

新聲含盡古今情。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賞析:

千里瀟湘之上,渡口水色青青,明月中天高掛,清風漸漸停息。玉露清瑩,微波不興,漫天星斗映著寒水。

詩人獨自倚著高高的桅杆,情思幽幽,遠處忽傳來淒清瑟聲,低低訴說著千古的幽情。

「曲中人不見,江上數峰青」一句是直接引用錢起的《省試湘靈鼓瑟》,一曲終了,人已不見,淼淼寒江,唯有青峰孤聳。

范成大《車遙遙篇》

車遙遙,馬憧憧。

君游東山東復東,安得奮飛逐西風。

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月暫晦,星常明。

留明待月復,三五共盈盈。

賞析:

詩人以一個女子的口吻說,「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多麼希望我是星星而你是明月,每一個夜裡你我的流光都相互輝映著。

明月總有被浮雲遮掩的時候,而星星卻長久地明亮著。它多麼期待著月兒的出現,期待那十五月圓盈滿之時,你我星月皎潔輝映。

徐珂《清稗類鈔》

何時仗爾看南雪,我與梅花共白頭。

賞析:

這句詩出自徐珂《清稗類鈔》(關於清代掌故遺聞的彙編)里記載的一則故事。

據說清道光年間,一個叫查辛香的落魄秀才來到廣東,得到了一根羅浮藤杖(羅浮山,素有蓬萊仙境之稱,羅浮藤杖即由產於羅浮山的藤條所制的手杖),於是吟詠了一首詩,而這句詩便是最後一句。

詩人說,什麼時候拄著手杖散步看南雪,到時我將與梅花一同白頭。

只是梅花白頭,自是因雪,而詩人白頭又究竟是因著雪呢,還是那半生歷盡的風霜呢?

桂苓《吹滅讀書燈》孫玉石作序文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

賞析:

夜色深沉,一燈燭火搖曳,安坐在桌前讀書的人,忽將燭火吹滅,窗外的月色便溫柔地灑落全身。

忽想起張九齡的一首詩,「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萬物沉睡,唯月色溫柔,那該是怎樣一種美好的境界!大概只有深夜讀書的人,才能知曉了。

蘇軾《西江月》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由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賞析:

這首詞約作於蘇軾貶謫黃州期間,詞前有一段交代背景的序文。

詩人在蘄水邊騎馬而行,酒家飲酒,醉後乘著月色歸去。經過一座溪橋時,詩人曲肱而眠。待到醒來,但見叢山深深,流水鏗然,恍惚不在人間,於是在橋柱上寫下了這首詞。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瓊瑤,美玉也。詩人將照在溪水上的皎皎月色比作美玉,擔心馬兒渡水會將這美玉踏碎。

空山月明,萬籟俱寂,便在這種不似人間的仙境裡,詩人忘卻世俗的寵辱得失,只安心欣賞這萬物造化的極致的美。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360do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818/149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