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餐前水果與餐後水果的學問

最合理的水果食用時間是餐前0.5~1小時或餐後1~2小時。也就是將水果作為除了正餐膳食之外的輔助加餐。

大凡赴宴的人都會有這種經歷,當酒宴接近尾聲,餐廳總會贈送一個果盤以示殷勤,這幾乎已經成了各大餐廳的慣例。一方面水果天然的誘人顏色可以陶冶情操,另一方面水果的甘爽香甜可以除卻口中的油膩感、大大地減輕重菜色帶來的膩煩,再一方面,水果還能在解酒的同時補充很多維生素,對健康有好處。

事實上,很多人觀念里,幾乎沒有給水果以合理的地位,而只是把它當成零食或甜品。這是極其錯誤的。水果由於其不用烹調而可以直接進食,其所含的豐富維生素和礦物質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而水果中富含膳食纖維,對調節人體腸道功能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們不但要吃水果,而且每天都要廣泛地擇取而食用。

對於水果的錯誤觀念,第一表現是攝入的量不夠,第二表現就是食用水果的時間把握不對。當然,我們不能否認餐後水果也可以給人體帶來一定益處,而且益處大於弊端,但是如果能科學地食用水果,水果帶來的益處會更大,而弊端會更小,甚至完全消除。

單以宴請應酬而言,應酬的正餐前後很短時間內就要面對水果,那麼,我們就針對「餐前水果」和「餐後水果」來作比較。

餐後水果最大的益處不是水果本身的營養價值,而是其獨有的甘甜清爽的口感——這種口感可以很大程度上在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同時起到清膩除煩的效用,使人身心愉悅。因為愉悅的心情會大大提高消化系統運作效率,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不利的健康效應。通俗點說,吃得爽口了就高興,而心情好,吸收就好。

而餐後水果的弊端,就在於兩點。一點是加重消化系統負擔,使正餐食物和水果的消化吸收都受到一定的影響;另外一點是,水果是在飲食飽和的基礎之上繼續攝入的,因此水果中的營養素,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幾乎完全得不到消耗,最終轉化為脂肪貯存體內而導致肥胖。

相比之下,餐前水果的科學性更強。首先,餐前食用水果,水果中的小分子碳水化合物迅速為人體吸收,使血糖水平迅速升高,能讓人降低食慾;其次,水果中豐富的膳食纖維會占用胃部空間,使胃部產生飽脹感。以上兩個原因,則會使人很好地避免正餐食物的攝入過飽。

當然,必須要重申的是,這裡所說的「餐前水果與餐後水果」適用範圍僅僅是成年人的餐宴應酬——當不可避免地在用餐前後食用水果時,到底哪個更有利一些。如果是消化吸收能力較為有限的少年兒童,則完全不提倡餐前、餐後水果。少年兒童的胃黏膜較為嬌嫩,餐前的空腹食用水果,水果中含有的各種有機酸會刺激胃黏膜、影響正餐食物營養素的吸收,而且「令成人不至飲食過飽」的益處,在兒童身上便轉而成為「導致兒童膳食攝入不足」的弊端。長此以往,會導致兒童得營養素缺乏症,甚至營養不良。

「餐後水果」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將這種餐宴飲食誤區改革為「餐前水果」,還需要一個過程,需要長期的堅持,使新形式替換舊形式,並且將新形式通過堅持培養成為習慣。既然只是人的主觀因素而不是物的客觀因素,那麼,只要人能夠強化信心地堅持下來,便不再是困難和臆想。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楊醫生講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904/149706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