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國人喝了幾千年的湯 是垃圾食品嗎?

最近有一個討論特別火:湯是不是「垃圾食品」?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湯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養生」,長時間燉煮還可能會破壞食材的營養成分。

可這真能讓湯從營養神壇跌落,變身「垃圾食品」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於湯的風評就變了,網友甚至還給它列了五宗罪:

高鹽

為了提味,湯裡面往往會放入不少鹽。可《中國膳食營養指南》建議,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

高嘌呤

如果大家看看高嘌呤的食材,就會發現它們也是「老火靚湯」里的常客:肝、牛肉、牛舌、豬肉、鴿子、魚、貝類、豆類……

這些食材嘌呤含量本身就高,經過長時間燉煮,大部分嘌呤會溶解進湯中。

高脂肪

豬牛羊肉、骨髓中都含有不少脂肪,煮進湯里會讓我們「喝」進去很多脂肪。

沒營養

經過長時間燉煮,其中水溶性維生素基本都被破壞了。

燙傷口腔食道

湯趁熱才好喝,但吃燙食食物可能會導致食管上皮損傷,增加食道對致癌物的易感性。

如果湯真的因為這些理由,被扣上「垃圾食品」的帽子,我就真得替它喊冤了。

湯雖然沒有傳說中的「養生」功效,但也不是垃圾食品啊。

有些湯,嘌呤不算太高

雞蛋、青菜、番茄蘿蔔胡蘿蔔、玉米、山藥……能煲出好湯的食材太多了,不一定非得用那些高嘌呤食材。

更何況,魚、肉、肝等高嘌呤食材在烹飪之前,都會經過「焯水」這個步驟,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溶解在湯中的嘌呤含量。

除了維生素,湯里也有其它營養物質

煮了很長時間的湯,即使食材的纖維素、水溶性維生素都被破壞了,但其中的微量元素仍然能夠被身體攝入。

吹涼了再喝,就不會損傷食道

老實說,稍微花點時間,等湯涼涼再喝,味道也差不了多少。把湯吹到40攝氏度左右再喝,就不會對食道黏膜造成損傷了。

有些湯的確不太適合高血壓和痛風病人。

高血壓:喝湯會導致攝入額外的鈉

為了提味,湯除了鹽之外,還會額外加入雞精、味精、生抽、海鮮醬油等調味料,但它們都含有大量的鈉。

喝太多湯,容易導致我們攝入額外的鈉。尤其是高血壓患者,不太適合喝這種重口味的湯。

痛風:長時間燉煮嘌呤容易超標:

食材長時間燉煮,嘌呤容易大量溶解在水中,喝湯約等於喝嘌呤炸彈,這是沒錯的。

對於尿酸高、有痛風的人來說,實在是不適合喝這種湯。

總而言之,「煮」這種烹調方式,已經比煎炒烹炸健康很多了。

也許湯沒有那麼有營養,但說湯是「垃圾食品」,這實在是有點過分了。在保證合理攝入、膳食平衡、食物多樣的情況下,稍微喝點湯作為飲食的調劑,無礙健康。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百科名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914/150073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