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一文看懂 亞美尼亞為何對土耳其恨之入骨?

近日,高加索國家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戰事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很多人想搞懂雙方衝突的主要矛盾,然而不管是民族、宗教還是領土紛爭似乎都不能簡單解釋阿、亞兩國剪不斷理還亂的仇怨。

 

戰爭背後的大國角力又讓高加索局勢愈發撲朔迷離:亞美尼亞軍隊使用著俄式裝備衝鋒陷陣,亞塞拜然境內數千名土耳其士兵蓄勢以待,仿佛千年俄土對抗的又一幕在上演。

 

亞美尼亞背後有俄羅斯

亞塞拜然背後有土耳其

這當然不是簡單的代理人戰爭,亞美尼亞已經動員了全國所有的適齡男性,上下一心準備殊死搏鬥,而海外的亞美尼亞裔也在積極為祖國奔走,大有上下一心共赴國難的氣勢。

因為今天所有的亞美尼亞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記憶,那就是在敵人的屠殺和圍剿之下,只有團結才能生存。

生命不止,怒火不熄

(圖片:Artem Avetisyan / Shutterstock)▼

 alt=

帝國的矛盾

高加索地區位於俄羅斯草原與中東之間、裏海與黑海之間。大高加索山脈、小高加索山脈是其中重要的地理分界線。雖然如今的高加索三國僅限於三個小國,但廣義的高加索還可以包括北面的南俄草原和南面的亞美尼亞高原。

廣義的高加索地區沒有明確的邊界

其內部以大高加索山脈為界分為南北高加索

北高加索曾有眾多小王國,如今是俄羅斯領土▼

由於該地區位於俄羅斯和中東世界之間,這裡民族和宗教問題也十分錯綜複雜,被視為是西方世界與伊斯蘭世界的交匯處。

俄羅斯隔著高加索地區

南邊就是無比廣闊的伊斯蘭教世界

而亞美尼亞和以色列在其中仿佛兩個孤島▼

 alt=

同樣位於這個地區的三個國家也有不同的宗教屬性:喬治亞與俄羅斯一樣主要信奉東正教;亞塞拜然民族血統與土耳其相近,但卻和伊朗一樣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而亞美尼亞則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基督教國家。

亞塞拜然在宗教上與伊朗更親

在民族上和土耳其更親

但無論和誰親,都不會和亞美尼亞親...▼

亞美尼亞的歷史有2500年之久,在歷史上這個民族國家的分布範圍不只有高加索地區,在今天屬於土耳其的東安納托利亞的高山高原也曾經是亞美尼亞人的家園。亞美尼亞人統治這裡,並在此休養生息長達1000多年。

亞美尼亞王國強盛期疆域遠比今天的亞美尼亞要大

其主體至今所在——亞美尼亞高原

如今的亞美尼亞只占小部分▼

 

當時亞境內高山眾多,傳聞中諾亞方舟的最後停靠之地就是當時亞美尼亞的亞拉拉特山,因此這座山被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民視作神山。

然而,這座亞美尼亞聖山如今在邊境線土耳其一側

從亞美尼亞一側可以清晰眺望

(從亞美尼亞一側霍爾維拉普修道院看向亞拉拉特山)

(圖片:shutterstock@Tiko Aramyan)▼

 

從11世紀開始,突厥系民族向西遷徙併入侵當地的民族國家,庫爾德、亞美尼亞等民族都逐漸倒在土耳其人的劍下。

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古老的亞美尼亞被瓜分成東西兩個部分,東亞美尼亞先後被伊朗、俄國兼併,並最終獲得獨立成為現在的亞美尼亞國。

而包括他們心中神山亞拉拉特山的西亞美尼亞則一直在土耳其境內,直到今天。

東西亞美尼亞並沒有很明確的範圍

曾經的亞美尼亞革命聯合會傾向於包括西邊的廣闊區域

這裡曾經亞美尼亞人占多數(但如今已經很少)▼

 

被奧斯曼吞併之初,西亞美尼亞的人民仍然很好地保存了他們自己的文化和血脈,他們有著自己的社區居民點,講著亞美尼亞語,定期去基督教堂做禮拜。

20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居住著約250萬亞美尼亞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安納托利亞東部的六個省,與庫爾德遊牧民族混居。

1914年奧斯曼官方人口統計

東六省的亞美尼亞人較多

帝國此時已風雨飄搖,對於邊疆民族更是警惕

(當時奧斯曼省份與今土耳其省份不同,要大很多)▼

 

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者和治下主要民眾都是穆斯林,在帝國統治下他們允許這些異教徒的存在,允許他們保留一定的自治權,但卻受著諸多的限制。

例如,基督徒必須比穆斯林支付更高的稅金;基督徒和猶太人在法庭上的證詞被視為無效;禁止攜帶武器出行;禁止騎馬和騎駱駝;基督教堂里的鐘不能被敲響等等。

由於這些問題的存在,西亞美尼亞地區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愈發尖銳。

埃爾祖魯姆的古代亞美尼亞教堂遺蹟

(圖片:shutterstock@Bekir Vahit Telli )▼

 

另一方面兩個民族之間相互的不信任是一個更重要的隱患,人們懷疑基督教亞美尼亞人會比對奧斯曼哈里發國更忠於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東正教)主導的政府,例如土耳其的敵人俄國。

對於奧斯曼帝國的領導人來說,這是一群可能里通敵國的異教徒,不可不防。

19世紀的最後30年

奧斯曼帝國已經徹底落敗於民族主義浪潮

帝國境內不同民族的獨立和自治呼聲越來越高

任何一次妥協,都可能導致帝國土崩瓦解▼

 

所以,當亞美尼亞謀求獨立的民權運動爆發之後,迅速挑動起了奧斯曼領導人敏感的神經。

1890年,阿卜杜勒·哈米德(Abdul Hamid)創建了一個名為「哈米迪耶」(Hamidiye)的準軍事部隊,主要由庫德人的非正規軍組成,他們的任務是「與亞美尼亞人打交道」。

莫非就是這麼「打交道」的?

(圖片:wikipedia)▼

 

由於對奧斯曼民族政策不滿,1895年10月1日,2000名亞美尼亞人聚集在君士坦丁堡,要求實施改革,但遭到軍警殘酷鎮壓。

不久後,針對亞美尼亞獨立分子的抓捕和殘殺從伊斯坦堡蔓延到全國,據估計約有10萬~30萬之間的亞美尼亞人死於這場劫難。

1895年冬季,被屠殺的亞美尼亞人

(圖片:wikipedia@WL Sachtleben)▼

 

1895年冬季,萬人坑

(圖片:wikipedia@Harpers Weekly)▼

 alt=

被屠殺的兒童

(圖片:wikipedia@WL Sachtleben)▼

 帝國已死,民族當立

1912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結果奧斯曼帝國被巴爾幹聯盟打敗,奧斯曼土耳其喪失了85%的歐洲部分領土。

這對驕傲的土耳其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很多人開始總結失敗的教訓。但他們得出來的結果並不是落後的武器、冗雜的官僚制的和疲弱計程車兵素質,帝國中的許多人認為他們的失敗是「阿拉對一個不知道如何團結起來的社會的神聖懲罰」。

臨近一戰前

奧斯曼在歐洲實際已經沒有多少地盤

除了小亞細亞本土,其實只剩下敘利亞和亞美尼亞▼

 alt=

持這種說法的人認為,奧斯曼龐大帝國的領土上生活了太多的異教徒、異端和異族,他們的存在讓土耳其人缺乏凝聚力。

帝國落幕的時候,民族主義總是大行其道。

仇恨是相互加強的,結果就是內戰,或屠殺

(亞美尼亞民兵組織,圖片:wikipedia)▼

另一件事情也加劇了奧斯曼土耳其的民族矛盾,在俄土戰爭中,俄國驅逐了自己境內大量的土耳其人、切爾克斯人和車臣人等穆斯林民族,人口總數有超過100萬。

這些人大部分從黑海和高加索地區進入土耳其,有約85萬人定居在了東安納托利亞地區,與當地亞美尼亞人毗鄰。

俄國人一次次向南向西擠壓

穆斯林人口只得進一步向南向西轉移▼

 

土耳其人對這些流亡的穆斯林兄弟報以同情,他們的新聞媒體刊物上用這些人的悲慘警告所有的國民:「穆斯林們,不要舒服!報仇前不要讓自己的血液變涼。」

相鄰而居的資源爭奪,以及流亡過程中受到沙俄的欺辱,讓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間的矛盾和怨恨愈發深重。

20世紀初,新的憲政政府在土耳其上台,這是一個更現代化、更年輕化的政府。

帝國內各民族仿佛有了參政議政的通道?

但其實強行民族國家才是最終結果

(圖片:wikipedia)▼

 

起初亞美尼亞人希望在全新的國家之中獲得更平等的地位,但很快這個新政府的治國思路被暴露出來。年輕有野心的土耳其新政治家們想要建立一個更加「帝國化」的民族主義帝國,按照這種思維方式,非土耳其人(尤其是基督教徒非土耳其人)對新國家構成了嚴重威脅。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奧斯曼加入了同盟國陣營,他們的敵人是土耳其的老對手,英法俄。

奧斯曼主要需要面對的是俄國的陸上壓力

以及英國人的海上壓力

然而最關鍵性的活動,其實發生在帝國內部▼

 

奧斯曼帝國仍有著龐大的國土和人口,還有德國和奧匈帝國作為強援,但是戰事仍然不順利。一部分人把戰爭問題歸咎於國內矛盾,稱亞美尼亞等民族與外部勢力勾結,才導致了前線戰爭的失利。

比較著名的戰役如加里波利戰役,其實是打贏了

但損失慘重,且充分暴露了這個前現代帝國的衰敗

(奧斯曼戰場上的普魯士軍官,圖片:wikipedia)▼

 

一戰時任奧斯曼帝國內政部長的塔拉特帕夏說:「要一勞永逸地解決亞美尼亞問題,就必須從肉體上消滅亞美尼亞這個種族。」

就是在下了

(圖片:wikipedia)▼ 

攘外必先安內

奧斯曼帝國的這種說法也有據可循,戰爭中部分亞美尼亞人選擇組織志願營,以幫助俄羅斯軍隊在高加索地區與土耳其人作戰。

志願營的亞美尼亞戰士們希望協約國贏得這場戰爭,這樣他們就能從穆斯林的統治中獨立出來,再次復國。

但這個事件讓本就對亞美尼亞人懷有戒心的土耳其人疑慮更重。一戰打響的1914年,奧斯曼當局就開始有計劃地推動針對亞美尼亞人的「驅逐計劃」。

塔拉特命令逮捕亞美尼亞知識分子和社區領袖的原件

(圖片:wikipedia)▼

 alt=

首先是解除武裝,清除部隊裡所有的亞美尼亞人。

1915年2月25日,奧斯曼帝國總參謀部向所有軍事單位發布了戰爭部長恩維爾帕夏關於「提高安全性和預防措施」的8682號指令,要求將在奧斯曼帝國軍隊中服役的所有亞美尼亞人撤職,大部分人被分配到不能持有武器的後勤部門。

恩維爾帕夏與上面的塔拉特帕夏

同屬當時的「三帕夏」(位高權重的三位)

在亞美尼亞人看來則是三大劊子手

(圖片:wikipedia)▼

與此同時,當局大規模徵兆15-40歲之間的亞美尼亞男性作為戰爭動員人員,負責重體力勞動,同樣也不給配發武器。

亞美尼亞人逐漸發覺這事情不對勁,土耳其人好像在有計劃地消滅亞美尼亞青壯年男性的戰鬥力,於是反抗開始了。

組織起來的亞美尼亞民兵

(圖片:wikipedia)▼

 alt=

1915年4月,在亞美尼亞人聚居的凡城,當地長官要求徵兵4000充實前線,但被當地人民拒絕。同時當地長官以搜查武器為由在凡城大肆燒殺搶掠,縱兵侮辱婦女。

1915年4月,被帶往監獄的亞美尼亞平民

(圖片:wikipedia)▼

由此,凡城的衝突開始了。1500名亞美尼亞槍手和土軍發生交火,最終俄軍漁翁得利,占領了這座城市。

凡城衝突發生後的4天內,奧斯曼政府拘禁了約270名亞美尼亞精英階層,包括知識分子、工商業代表和宗教人士,這些人最終都死於土耳其人之手。

部分被捕被殺的亞美尼亞知識分子

(圖片:wikipedia)▼

 alt=

5月,內政部長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要求內閣立法,准許遷移及重新安置亞美尼亞人到其它地方,理由是「國內有些地方出現了亞美尼亞人的暴亂及屠殺」。他還特別提到了凡城事件。

1915年5月,被焚毀的凡城修道院

(圖片:wikipedia@Walter Bachmann)▼

所謂遷移和重新安置,實際上只是大屠殺的名目。

上百萬的亞美尼亞人被集中起來「遷移」到帝國的南方,但是沒有人告訴他們,他們最終的目的地是敘利亞乾旱的代爾祖爾沙漠,那裡沒有食物、沒有水,甚至連一個像樣的集中營都沒有。

在向南轉移的路途中,他們被逼扒光了衣服在烈日下行走,停下來休息的人被士兵槍殺;怕死的人就一直走路,直到脫水而死。

走到敘利亞的時候,近200萬人中只有70萬身體健康、意志堅定的人還活著,不過他們並不會活很久。

要麼死在路上,要麼死在終點

(圖片:wikipedia@American Committee for Relief in the Near East)▼

 alt=

土耳其指定了25個地點作為營地,這些人要不斷地從一個營地轉運到另一個營地中,直到1916年4月,最後一批亞美尼亞人也被耗死了。

一名土耳其軍官說,這場流放的名稱叫做「基督教徒的清算」。《紐約時報》複述一份出處不明的報告說「流徙者的屍體遍布道路及幼發拉底河,那些僥倖生還的人也是註定死路一條,這是一個滅絕全部亞美尼亞人的計劃。」

在亞美尼亞各省隨處可見的恐怖場景

(圖片:wikipedia@Henry Morgenthau)▼

時至今日,土耳其仍然否認亞美尼亞大屠殺的存在,稱那些人只是死在被流放的過程中。

可以確定的是,1914年土耳其境內有250萬的亞美尼亞人,到1922年僅剩38.8萬,而今天這個數字則更少。

被殺害的亞美尼亞人遺骸

(圖片:wikipedia@Henry Morgenthau)▼

 alt=

歷史始終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幸亞美尼亞人還沒有忘記曾經遭受過的苦難。

對於罪惡,加害者只會美化和掩蓋,並不能指望他們反思,而受害者才更應該銘記那艱苦的歲月,免得重蹈覆轍。

拒絕遺忘

(圖片:wikipedia@Ashnag)▼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地球知識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005/1508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