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國崛起的真相:一個豆腐做的大國,吹彈可破,吹彈可倒!

繼半導體晶片後,醫療器械行業是中國又一個被歐美卡住了咽喉的行業。如果西方巨頭們對中國禁運,中國人的手術縫合線可能都用不上。這就是大國崛起背後的真相——一個豆腐做的大國,吹彈可破,吹彈可倒!

最近幾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中美關係急轉直下,美國對中國的制裁一波接一波,從中興到華為到晶片、光刻機、手機作業系統、飛機發動機等等,可以說中國需要的核心技術,基本上都捏在歐美人的手裡。而現在,另外一項核心技術又被美國人捏死了。這個大家聽說得比較少的,但卻人命關天,這就是——醫療器械。

相比於中國對西方關鍵藥品的依賴,中國對西方醫療器械的依賴可以說更嚴重。因為認知度不高,大眾往往對以藥養醫很熟悉,對器械貴沒什麼概念,但在本世紀初醫改尚未啟航、醫療體系尚不健全的年代,器械要價之高,相比於藥品有過之而無不及。

2000年,中國心臟介入手術的數量是2萬例,到2011年達到了40.8萬例,增長了二十多倍。對冠心病患者來說,國際上放支架和做搭橋手術的比例是7:1,在中國則高達12:1。這多出來的幾成,在中國1.2億心血管患者和兩萬一個支架的背景下,足夠養活幾百家醫療器械流通商。

2009年全國醫保落地以來,頂層上下都在探討打擊醫療器械高價格的政策,但藥品有一定工業積累,市場競爭足夠充分,頂層可以利用行政力量去博弈,說白了就是行政可以干預價格,讓藥品降價。而大部分器械及耗材都面臨這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和專利控制,無論是監管層還是下游採購,基本沒有選擇權。2013年,知名美國藥企強生在國內輸了一場特殊的官司:強生因為在手術用縫線的壟斷地位,去干預經銷商的最低轉售價格,最後被法院叫停。直接說就是經銷商降價拍賣,強生不讓。基層市場偏遠,大藥企放不下身段就都交給經銷商,而這件事從側面反應出一個事實:這些救命用的產品仍然是一個賣方市場。

天價醫療器械的破局之路在哪裡?

2020年9月14日,對中國冠心病患者而言是個好日子。

在高值耗材國家性集采的啟動會議上,醫保局確認,冠脈支架將成為首批實施全國集中採購的耗材品種。與藥品市場相同,集中採購意味著企業將在競爭中進行低價廝殺,「以價換量」。從此前江蘇省試點集采的結果來看,冠脈支架的平均降價幅度為51%,最高可達到66.1%。因此,如沒有意外,明年1月份冠脈支架在大型公立醫院的售價將會「腰斬」。

冠心病患者所用到的支架,到底是個啥?

冠心病,或稱缺血性心臟病,是世界人口的頭號殺手之一。它是由於冠狀動脈血管發生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的心臟病,臨床表現包括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有1/3患者臨床症狀為猝死。冠心病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PCI手術。小巧而精細的冠脈支架,是這一手術中最為關鍵的耗材。PCI手術的基本原理,就是將支架植入冠狀動脈血管,將動脈壁撐開,使血流恢復通暢。

一台PCI手術的費用大約在2.5-3.5萬元,其中冠脈支架的價格就占到一半。國產支架價格在8000~11000元,進口支架還要翻一番,最高達到23000元。因此,如果冠脈支架的價格能夠減半,對於患者而言無疑是極大的減負。

但是,昂貴的高值耗材並不止冠脈支架一種。為什麼冠脈支架會成為全國性耗材集采的「先驅」呢?這個問題的答案隱含著醫療器械行業最關鍵的一個邏輯:國產替代。

因為心血管是中國第一大疾病,相關產品的利潤高也吸引到了很多本土玩家前赴後繼。其實,從進口支架天價的2011年以來,到如今國產支架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75%,樂普醫療、微創醫療、吉威醫療和賽諾醫療四家頭部企業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且比例相當穩定。但與之相對的是,像神經介入器械、手術機器人、人工關節等高精尖領域的專科耗材,國產和進口的比例幾乎倒置;而除了耗材之外,高端醫療設備領域也由外企壟斷,80%的CT市場、90%的超聲波儀器市場、90%的磁共振設備均為國外品牌所占據。

國外一款高端醫療器械:手術機器人

高性能核磁共振成像系統、高端CT機價格通常在500萬元以上,而高性能的設備意味著更清晰的圖像,在腫瘤等疾病診斷上面,高一個清晰度意味著能看到更詳細的人體組織信息。幾十個像素點的差距,就能影響醫生對疾病的診斷。

如果病人明明有腫瘤塊卻未顯示在圖像中,那這多花幾百塊錢做的檢測起到的就完全是負作用。所以,國產設備雖然有價格優勢,但對於大醫院和病人來講,在疾病面前有些錢省不得。誰敢去省這個錢呢?省了可能就是要命。而這些高端影像器械,長期壟斷在「GPS」(通用電氣、飛利浦、西門子)三大廠家。另一方面,雖然在一些醫療器械上已經實現了部分國產化,但其核心零部件技術,往往還掌握在GPS等西方巨頭手中。

那麼有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麼在這些領域不能進行國產替代呢?之所以國產化率不同,是因為各種產品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或者說這些產品需要的技術含量更高,中國目前的技術水平還無法替代。

目前,大多數高附加值的醫療器械,無論是耗材還是設備,發展歷程都比較相似:最早由海外企業研製,改革開放後輸入中國市場,在細分領域形成壟斷或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隨著國內企業的原始積累到位,逐漸有國內企業開始利用後發優勢對其進行模仿,然後以較低成本進入市場打破壟斷,最終實現國產崛起和進口替代。

國內產業起步越早,國產替代品的進度就越快。因此,國產化率高,其實是市場成熟的表徵。技術不再由外企壟斷,國內企業有充分的市場地位,意味著有能力參與競爭、有壓價空間的市場主體足夠多,而這正是全國性的集中採購能夠順利實現的重要條件。反過來說,如果條件並不成熟,市場呈現壟斷格局,產品沒有競價餘地,價格就很難通過集中採購降下來。而目前的情況是,中國企業無法獲得技術進行模仿,導致不能形成充分競爭。這也是中國的醫療器械集中採購整體推進緩慢,器械價格降不下來的原因之一。

除了外企壟斷之外,醫療器械價格居高不下的另一大源頭,是醫療器械的經銷商制度。醫療器械的市場准入流程與藥品相似,都需要「掛網」,也就是把產品信息在各省份的陽光採購平台上登記並公示。醫療機構只能通過平台採購已經「掛網」的醫療器械,具體採購價可以和企業商量,但不能高於網上公示的參考價格。

然而,招采掛網在實際操作中是一件相當複雜的事兒,需要與招採辦、工商、食藥監、醫院領導、醫生等等各個方面來回打交道,而且相似的流程要在每個省份都走一遍——人生地不熟的跨國企業自然不願意花這個精力,寧願當個甩手掌柜,將申請准入和銷售環節全部委託給當地的經銷商。

生產商願意給,也要經銷商願意接。經銷商模式成立的前提,是流通環節中有足夠大的加價空間。而中國的醫療器械,不同於英國、德國基於政府管制或醫保制度的定價方式,企業是有自主定價權的。儘管政府通常會在招標、收費等特定環節對價格進行監控,但健康生意相關的醫療器械畢竟自帶高科技屬性,而技術在別人手裡導致物以稀為貴,所以政府手裡沒有太多談判籌碼,手腕也就鐵不起來,摁不住經銷商那顆躁動盈利的心。經銷商再在出廠價上疊加的後續運輸、服務、培訓等費用上大做文章,而這些都是可以計入銷售費用的部分。

而且,從生產企業到醫院,中間往往不止一級經銷商,這些小而散的經銷商網絡反倒給自己築起一道抵抗監管的壁壘:因為缺少可以整合行業的龍頭角色,頂層也沒有可以壓縮利潤的政策落地。於是,經銷商模式讓原本高定價的醫療器械又多出來一個流通部分,一同築起了醫療器械的暴利空間。據2019年廣東省物價局的調研結果顯示,在流通環節,醫療器械從出廠(或進口)到醫療機構銷售給患者,平均加價2-3倍,個別產品高達十幾倍。

更重要的是,隨著行業發展,醫療器械的經銷商們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成為強勢的一方,對生產商有了話語權。醫療器械銷售這一行是最典型的「贏者通吃」,市場、渠道、關鍵性人物就那麼幾個(主要是當地聯採辦、三甲醫院院長等),且不具備可替代性,因而醫療器械行業兩類人具有絕對優勢:先發者,或者關係大戶。

而地區的大經銷商,基本上兩類都是,早些年醫療器械跨國藥企大舉進入中國時,招聘總監級別的崗位時,沒點政府背景都入不了他們的法眼。而這些老玩家們多年深耕經營,不僅積累了大量人脈和經驗,也基本掌握了地區大部分的醫療器械代理渠道。因此,即使新進入市場的企業有直銷的念頭,也很難突破、承擔成本,最終往往還是投向了經銷商的懷抱。

這是另一層面上的壟斷——經銷商對銷售渠道的壟斷。技術壁壘和流通渠道,兜兜轉轉,價格虛高始終離不開「壟斷」二字。

如果說半導體行業關乎人的發展,那麼醫藥行業關乎的是人的生存。中國民眾被「看病難」、「看病貴」、「天價進口藥」、「天價手術」折磨,說白了還是技術受制於人,同時也因為這種敲骨吸髓的醫療體制。

而在「脫鉤」之聲此起彼伏的當下,中國聲稱要投資9.5萬億研發晶片和光刻機,也希望通過巨額投資在IVD、彩超、CT、手術機器人等醫療器械領域取得突破。但是醫療器械的技術突破,和晶片、光刻機、發動機其實一模一樣,需要的都是對基礎科學的重視。習近平今年也在喊重視基礎科學,但是比起日本現在一年得一個諾貝爾獎的進度,習近平喊的重視也只能是停留在口頭上。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財經冷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007/150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