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飯菜不能等涼了再放冰箱 一定要趁熱!

作者:

飯菜吃不完放冰箱,是基本操作。

但在「要不要等食物涼涼再放冰箱」這個難題上,存在重大分歧。

很多老人以代代相傳的方式,確立了「飯菜應該等涼了再放冰箱」這一觀點的主流地位,理由是,容易壞。

相對弱勢的反方只能苦口婆心地舉雙手反對:不僅不能等涼,反而要趁熱放!理由同樣是,容易壞。

到底哪種做法食物更容易壞,似乎成了未解之謎……

那到底要不要等食物涼涼再放冰箱?

丁香較真:

要解開這個謎,得搞清楚3個問題:

1.等待放涼的食物,會發生什麼?

2.趁熱放冰箱,真的會傷冰箱嗎?

3.正確的方法是什麼?怎麼放才合適?

一、只要溫度合適,飯菜里的細菌會暴增

其實食物上通常都沾有細菌,數量不多,但有些值得重視:

既有大腸桿菌這樣平時人畜無害、只有達到一定數量才能讓人生病的「條件致病菌」

也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這些在數量很少時就很厲害的「強毒力致病菌」

但這些細菌一旦大量增殖,再吃進肚子裡就會出問題了,可導致細胞功能紊亂、毒血症,引起腹痛、腹瀉、嘔吐等消化道症狀。

影響細菌增殖的因素很多,包括食物的營養成分、酸鹼度、含水量、烹飪的方式等,但影響最大也最普遍的因素還是——溫度。

我們都不希望細菌隨意繁殖,所以先來看看最不適宜的溫度:

超過60℃,絕大多數細菌無法存活

低於4℃,細菌增殖明顯緩慢(並不是不增殖)

而在上至60℃、下至4℃的這個區間裡,細菌都能較快地生長,因此4℃~60℃也被稱為食物的「危險溫度區」。

食物的「危險溫度區」,4℃~60℃圖片來源:Foodbankscanada.ca

再比如35℃~37℃,正好是人的體核溫度(內臟溫度),也正好是以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為代表的常見食源性致病菌的最適生長溫度。

一旦大量沙門氏菌和金葡菌進入你的身體,可以引發噁心、嘔吐、發熱、腹痛、腹瀉等症狀。

你想想,現在是夏天,氣溫是不是也就這個溫度?

不同溫度下細菌的增殖速度,4℃下無明顯增長圖片來源:dairyprocessinghandbook.tetrapak.com

所以,飯菜在進冰箱之前的時間,越短越好。

多在室溫下放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

食物放冰箱做到2點:儘快+密封

顯然,要降低食物上的致病微生物繁殖速度,最有效的策略應該是在食物烹飪好以後,儘量縮短在「危險溫度區」狀態的時間。

用大白話說,就是任何美食只要你不準備吃了,就應該儘快降溫至4℃以下保存。

儘快到底是多快?

這麼說吧,哪怕是一盤熱氣騰騰剛出鍋的菜但你不準備馬上吃,就可以裝進帶蓋的密封盒子裡,放進冰箱。

總之,趁熱放,越早降溫越安全。

這裡要特別強調下密封保存,推薦用帶蓋的密封盒保存。可以讓食物不串味兒,還能減少水分蒸發,好處多多。

除了做好的菜,買回來的不準備馬上吃的菜,也要儘快放冰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建議,不超過2小時。

生肉、禽肉、海鮮、蛋類及其他需要冷藏的食品,都不要放在室溫下超過2小時;如果室溫超過32℃,這個時間要縮短到1小時。

說完這些,可能有人會擔心一個問題——

熱菜直接放進去,傷冰箱嗎?

答案是,不傷。

熱飯熱菜放入冰箱,會短暫提高冰箱溫度,但冰箱冷藏室裝有溫度傳感器,傳感器感受到溫度升高,會立刻啟動降溫程序,讓冷藏室恢復低溫狀態。

而熱飯熱菜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降溫,具體時間可能根據飯菜量有不同,但是一般家庭的剩飯剩菜,都能很快降溫。

可能又有人會擔心,熱飯熱菜溫度很高,會不會把旁邊的菜弄壞?

這個問題,同樣不用太擔心。

在這段降溫的時間裡,確實會讓周圍的食物溫度上升,但對溫度影響很小很小,也就相當於開了幾次冰箱門而已。這種臨時的溫度升高,冷藏室溫度不會發生質的變化。

總之,冰箱比我們想像中更堅強更智能。

記得分享給身邊的人,告訴他們,儘快放,別糾結啦。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丁香醫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025/151608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