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文學世界 > 正文

羅貫中死後 《臨江仙》才被寫出 如何成為《三國演義》開篇詞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在公元1400年前後仙逝。

我們熟知的《三國演義》開篇詞《臨江仙》,並不是羅貫中所做,而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楊慎所做。但是,楊慎在1488年才出生。

▲羅貫中雕像

那麼問題來了,《臨江仙》寫出時,羅貫中早已去世多年,它為何會成為《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呢?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其實,《三國演義》並非單純的是羅貫中一人所寫,我們今天看到的版本,也不是羅貫中的原版。

▲三國形勢圖

宋朝時,便出現了以三國歷史為故事背景的「評話」,有點類似今天的電影。古人們在茶樓酒肆,用饒舌的方式,將三國故事娓娓道來。不過,當時多是零碎的片段,並不成體系。

等到老羅出生的年代時,通俗易懂的民間文學小說成為時尚,他便結合《三國志》,與當時茶館中聽來的各種故事,再加上自己的喜好,寫出了《三國志通俗演義》。

▲《臨江仙》

《三國志通俗演義》與我們今天看到的《三國演義》出入很大。

《三國志通俗演義》在後來引起轟動,出現過多個刊印版本。學界多認為嘉靖年間的壬午版是比較接近於羅貫中的原版。

而我們今天看到的版本,則是清初毛倫、毛宗崗父子修改的版本,也是他們將《臨江仙》作為了《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他們對《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改動很大。

《三國志通俗演義》更偏向於歷史,與《三國志》比較接近。而改動後的《三國演義》,更偏向於文學性,情節更加跌宕起伏,人物特色分明,說白了就是更有意思。

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對劉備曹操的描寫都是有褒有貶,略偏向於劉備。

但是在毛版的《三國演義》中,則是完全將劉備寫成了正義的一方,反而正統的曹魏徹底「失去了人心」。

同時,毛版的《三國演義》還刪減了大量的不必要情節,因為羅貫中在書中照搬了很多《三國志》的內容,羅列很多史實。這樣「瘦身」之後,節奏緊湊,越看越爽。

綜上,我們今天看到的《三國演義》的版本,是毛倫、毛宗崗父子修改版,開篇詞《臨江仙》也是他們加上的,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翰林冷知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102/151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