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編程隨想:2020年美國大選的選情分析

作者:

文章目錄

★預備知識

★今年大選的特點

★兩黨的支持者

★今年大選的【搖擺州】&【關鍵搖擺州】

★今年大選的【疫情因素】

★今年大選的【狗咬狗】

★基於【民調】的預測

★基於【非民調】的預測

★總結

明天就是美國大選的投票日,寫篇博文匯總相關的信息,並談談俺的看法。

今年的大選有諸多特殊之處。最近一兩個月,很多讀者都在問一些相關的問題,俺也借這篇博文回應一下諸多讀者的提問。

★預備知識

如果你關注美國的大選,起碼要稍微了解一下美國的選舉制度,以免懵圈、犯迷糊。

上一次美國大選,俺在投票的前一刻發了篇博文《2016年美國大選的選情分析》。在其開頭部分,已經掃盲了美國的「選舉人制度」以及相關的術語。對這方面不太熟悉的同學,可以去看看。

除了上述這篇,俺還寫過好幾篇相關的博文(如下)。所以,「美國選舉制度」的基本知識,今天就不重複嘮叨啦。

《美國選舉制度為啥這樣設計?——兼談其歷史演變》

《聊聊美國政體中的權力制衡——不僅僅是三權分立》

《如何理解「英美法系」(普通法系)——從「英國古代史」聊到「香港國安法」》

★今年大選的特點

以【川普】為中心展開

「以【川普】為中心」是啥意思捏?簡而言之——

投票給共和黨的,有很多是鐵桿的挺川普人士;而投票給民主黨,很多並【不是】因為支持拜登,而是因為【反】川普。

比如說:很多歷來投票給共和黨的人,這次都改投拜登。甚至包括某些共和黨的政客(比如前總統小布希政府內的官員),也這麼幹。他們當然不是為了支持拜登,而是為了阻止川普連任。

所以,本次大選的較量,並不僅僅是兩大黨支持者在較量,還要疊加上「挺川普」與「反川普」的較量。

縱觀美國總統大選的歷史,這種情況很少見。為啥會這樣捏?關鍵在於川普本人的性格特點——

其一,他的作風本來就比較高調,並且具有煽動性

其二,他原先【不是】在華盛頓政治圈混的(被稱作「政治素人」)。與政界的瓜葛較少,就比較無所顧忌。

極化現象

「極化」一詞在本次大選期間經常被提起。

如果你理解了上一個小節,就比較容易理解這次大選的「極化」。

請注意:川普是個精明的商人,他有清晰的競選策略(博弈策略)。他的策略是:強化自己的基本盤,並提升自己基本盤的投票率。由於美國大選歷來的「總投票率不高」(通常在50%~60%),有投票權的人,只要30%投給他,勝選就有希望。當然啦,還要考慮【搖擺州】的因素,這個待會兒再說。

(註:最近20年,美國大選的投票率分別是:2016,56%;2012,55%;2008,58%;2004,57%;2000,51%)

基於這樣的策略,川普經常會發出【驚人之語】。批評他的人認為他太瘋癲;但如果你理解其博弈策略,就明白他為啥要這麼幹——這是為了討好他的基本盤。

川普在任4年,他的這種作風自然造就了一大批「鐵桿的支持者」,但也造就了一大批「鐵桿的反對者」。所謂的「極化」就是這麼來滴。

◇「極化現象」的優劣分析

很多人擔心美國政壇的這種「極化」會導致政治體制的衰敗。而俺的觀點恰恰相反。

俺認為:

這是好現象。美國政壇長期以來都是【極化不足】。投票率不夠高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選民覺得兩黨雖然有差異,但差異不夠大(對自己的影響不夠明顯),投票的意願當然就比較低。

而今年大選的「極化」,顯著刺激了投票意願。雖然最終統計數字還沒有出來,但從「提前投票數」來看,這次的投票率很可能是近百年罕見的——越高的投票率,也就意味著【博弈越充分】。

俺經常在博文和評論區嘮叨:民主體制的「投票選舉」,最本質的優點在於——提供了某種低成本且全民參與的【博弈機制】,從而有利於系統更好地達成均衡。

中國曆朝歷代為啥都跳不出所謂的【治亂循環】?就是因為缺乏類似的博弈機制。當整個系統已經遠遠偏離均衡,卻沒有任何機制能夠糾偏,最終只能是系統崩潰(並導致改朝換代)。更詳細的討論(包括「均衡與健壯性的關係」),參見如下這篇:

《「政治體制」與「系統健壯性」——基於「複雜性科學」的思考》

★兩黨的支持者

◇傳統的支持者

兩大黨各有一些傳統的支持者(傳統的基本盤)。最近幾十年的大致格局如下:

(註:以下所列只是【大致】的,而不是絕對的)

工業州(民主黨) VS農業州(共和黨)

小政府傾向(共和黨) VS大政府傾向(民主黨)

支持墮胎(民主黨) VS反對墮胎(共和黨)

支持同性戀(民主黨) VS抵制同性戀(共和黨)

強化持槍自由(共和黨) VS限制持槍自由(民主黨)

宗教意識淡薄(民主黨) VS宗教信仰虔誠(共和黨)

……

(這個清單還可以列很長,俺比較懶,只隨便寫幾條)

順便提醒一下:

兩大黨的傳統基本盤並【不是】永遠這樣。美國建國兩百多年,政黨格局經歷了6個時期,每個時期的政黨格局都有顯著不同。前一篇博文《美國政黨簡史(上)——從「邦聯時期」到「南北戰爭前」》,俺已經介紹了頭2個時期(第一政黨體系&第二政黨體系)。關於這個《美國政黨簡史》,俺初步計劃寫「上/中/下」三篇,每篇介紹兩個時期。

◇知名媒體的站隊

以往的大選,知名媒體也會站隊,但不明顯。

而這次大選,美國國內的知名媒體幾乎都公開站隊——大部分表態反川普,少數表態挺川普。

關於媒體站隊,俺重點說一下《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這份雜誌是比較重量級滴,也是很老牌滴(創刊於1857年)。該雜誌很少對大選公開表態,在超過一個半世紀的時間裡,該雜誌只在【4次】美國大選中公開站隊——除了本次大選,前3次分別是:1860(林肯 VS道格拉斯),1964(詹森 VS戈德華特),2016(川普 VS希拉蕊)。

◇華爾街的轉向

多數大選,華爾街給共和黨的捐款更多。對於本次大選,剛開始也是如此。但在【武漢疫情】之後,華爾街捐給民主黨的錢超過共和黨,而且捐款總額顯著超越往年(說明這【不是】隨機波動)。

具體報導參見《華爾街選擇放棄川普,轉為支持拜登@德國之聲》

(註:以下是此文的摘錄)

金融精英的競選活動捐款很少達到今年這麼多。十年來首次,銀行、投資公司對民主黨的投資比對共和黨的投資更多。值得注意,因為在所有市場中,金融部門是最大的政治運動資助者。

根據無黨派組織(CRP)的數據,自今年年初以來,這些金融公司已向民主黨捐贈了2.65億美元,比共和黨多了近1億美元。CRP總監薩拉·布萊納(Sarah Bryner)表示:「對共和黨來說,金融企業通常被認為是可靠的資金來源。但是在這個周期中,趨勢已經逆轉了。」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編程隨想的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105/1520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