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黎智英被加控勾結外國勢力罪 經濟師估計外資撤資潮加速

剛過了73歲生日的香港傳媒大亨黎智英,因被控欺詐罪不准保釋,仍被還押。港警周五(11日)宣布再加控他「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是《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首名此罪被告,最高刑罰可被處以無期徒刑。消息說,涉及黎智英在推特和受訪時,叫人制裁香港有關。事件引起香港言論自由和國際經濟地位的憂慮。

仍被還押在荔枝角收押所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再被加控《香港國安法》下的「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周六(12日)提堂。這讓黎智英成為《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第4名被正式起訴者,也是首名「勾結外國勢力」被告。有港媒報導,控罪和黎智英在推特和接受訪問等,叫人制裁香港有關。

黎智英成首名「勾結外國勢力」被告最高可被處無期徒刑

《香港國安法》第29條列明,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包括請求外國或境外機構、組織、人員,對香港或中國進行制裁,干犯有關罪行可被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罪行重大者,更可被處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學者:香港史無前例憂實際執行上有追溯期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接受本台訪問,表示《香港國安法》是新的罪行,並且用中國法制來草擬,在未有先例的情況下,難以預計法官的判刑及考慮因素。

張達明說:「其實很難說,因為這是一條很新的罪行,今年6月底,突然間人大常委會通過這條《香港國安法》,不是我們本地的立法,都不是用我們《普通法》草擬這條法例,是用中國的法制,加上它表明解釋權在人大常委會,暫時又未有任何案例。」

張達明關注《香港國安法》實際執行時是否有追溯期,包括對黎智英的指控涉及哪些時段的行為,是6月底之前還是之後的事。因為香港一向的刑事罪行,是不能有追溯力,也是人權法的保障。他擔心把中國法律搬到香港,會否出現例外情況。

《香港國安法》第39條明文規定,法例實施以後的行為,適用該法定罪處刑,即不具追溯力,但外界憂慮港府實際執行時,卻會追究立法前的行為。

香港壹傳媒主席黎智英

黎近半年多次在社交平台和海外人士對談

整合網上資料及傳媒報導,黎智英曾多次在社交平台與多名海外人士及前官員對談。上月中,黎智英與末代港督彭定康的對談節目《彭定康•黎智英對談:香港的前途》在推特播出,彭定康在對談時說,香港目前所發生的事證明了世界不能再信任北京,各國必須合作抗衡中國。

黎智英上月又和以色列前副總理夏蘭斯基、美國在台協會(AIT)前主席薄瑞光、前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和副參謀長傑克基恩(Jack Keane)等人對談,討論香港局勢及情況。黎智英與傑克基恩的對談中,問到港人還可做什麼來吸引下屆美國政府注意,傑克基恩認為黎智英及其他人為港發聲很重要。

而10月中旬,黎智英與美國國防部前副部長保羅沃夫維茲(Paul Wolfowitz)在社交平台推特直播對談時,呼籲國際社會關注早前企圖偷渡到台灣、目前被拘留在深圳鹽田看守所的12名港人,透過國際壓力向中國施壓,務求儘快獲釋或返港接受審訊。

在9月,黎智英曾與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傑斯(Benedict Rogers)在推特對談,探討英國國民(海外)護照議題。

非政府組織憂動輒得咎

前國際特赦組織中國研究員潘嘉偉接受本台訪問,認為在《香港國安法》下,違法與否由政權決定,沒有任何具體解釋,而香港現時出現的「顛覆國家政權罪」、「勾結外國勢力罪」等,就和中國打壓維權人士的控罪如出一轍。他表示,香港有大量非政府組織,都和外國保持緊密連結,甚至向國際作出呼籲等,更容易動輒得咎。

潘嘉偉說:「呼籲制裁是一個動作,是一個表達言論自由的動作,相關的政府不會因為某機構的呼籲就去制裁。我想這是很荒謬的做法,呼籲一下就說人家是勾結,呼籲一下就說違犯國安法。所有非政府組織都可以成為將來的目標,所以大家沒有懸念,覺得是很危險的。」

潘嘉偉從事人權工作超過20年,他形容在國安法下的香港人,處境就像他一直關注的中國維權人士一樣。不過他仍在國際人權日參與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勞工局主辦的視像會談,繼續為香港人權狀況發聲。他說,在現政權底下,人權不受保障,港人有必要自我保護,但不可完全放棄發聲,呼籲國際社會繼續關注香港。

潘嘉偉說:「大家要克服恐懼,要更堅持表達言論自由,我作為一個公民,我其中一個身份是某組織研究員、某組織的工作人員,絕對不要因為這樣而害怕,不敢發聲。」

香港股市大跌掀新一輪撤資潮(美聯社

或加速外資撤離香港走回頭路成封閉城市

香港經濟學家羅家聰接受本台訪問,他表示從數據上看,香港的外資直接投資(FDI)自2015年起已連年下跌,2019年更大幅減半,再加上北京近半年在香港的一連串動作,必然加速外資撤離香港。

羅家聰說:「外資一定會加速走,不單是香港本身,而是中共對外的姿態就是排外,外面也排他。其實大中華區,不算台灣,和西方的關係已變質。外資打入中國市場,香港以前一定是首選跳板,如果要走的話,當然最快能走的就是這裡,所以就會走得比較明顯。」

羅家聰表示,要待2020年的數據更新,才能反映今年外資撤離的規模。他慨嘆,香港將由一個自由開放的城市,走回頭路,變成封閉的城市,影響深遠。而本來在極國際化城市中生活的香港人,突然被打回頭,會很難適應,不少人因而移民。

今年8月10日,警方國安處人員以涉嫌違反國安法等罪名,拘捕黎智英、其兩名兒子及4名壹傳媒集團高層,並大舉進入壹傳媒大樓搜查。

至本月2日,黎智英和2名公司高層被正式落案控告詐騙罪,案件押後至明年4月再訊。三人中只有黎智英被法官以有潛逃風險為由,拒絕其保釋申請,即時還押,在收押所渡過生日。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212/1533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