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莊子:人類自以為是,但價值標準並非唯一

莊子哲學的核心是「齊物」,就是「萬物齊一」。在莊子看來,世界萬物縱然紛繁複雜,但站在更高遠的「道」的角度上去看,萬物都來自於「無」,因此萬物一體;人類之間的是非爭辯紛紛擾擾,但「以道觀之」,彼此立場不同的爭論,也是出自於「無」,因此,無論是自然界的「物」還是人類的「論」,都是一體於道的。這就是莊子在上文提出的核心觀點——「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這也是莊子調和人類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方法論。

首先,人是萬物之中極為渺小的個體,人不再是萬物的中心,更不是萬物之靈長,人如同山川河流飛鳥蟲魚一樣,只是萬物之一員;其次,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於萬千世界中,應該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人只是恆河中一粒沙子,不大家只是萬物之中一個渺小的個體而已;第三,既然萬物一體,就不應該有什麼界限與區別,應該回到莊子所說的「未始有封」的狀態,人與人之間也不應該有那麼多的藩籬與隔閡,有那麼多的是非。

人應該徹底打開心靈,拆除人與人之間的樊籬,融入萬物之中,莊子將這種開放的心靈比作是天然的「府庫」,這種神奇的「府庫」,「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如此,人的心靈才能跳出自我封閉的圈子,包容萬物永不枯竭。

問題是,人實在很難做到包容萬物。連偉大的堯,都對三個偏僻的小國耿耿於懷,整天想著要去討伐他們。

故昔者堯問於舜曰:「我欲伐宗、膾、胥敖,南面而不釋然。其故何也?」

舜曰:「夫三子者,猶存乎蓬艾之間。若不釋然何哉!昔者十日並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

從前,堯問舜說,我一直想討伐宗、膾、胥敖這三個小國,但我上朝的時候,卻又感到猶豫不決心靈不安,這是為什麼呢?

舜回答說,那三個小國就像是處於蓬草之間,根本就不值得你牽腸掛肚焦慮不安,你為什麼還要耿耿於懷呢?從前十個太陽一起出現,太陽普照萬物,何況是您道德的光輝更要超過太陽呢。

莊子用這個故事指出,偉大如堯那樣的聖人,心靈尚且未能達到包容萬物的境界,以至於心心念念要想討伐小國,而舜則主張人要擁有一顆開放包容的心靈,自私狹隘與開放包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那問題是,為何人類總有狹隘自私的心理?為何人類總是盯著自我的好而看著別人的不是呢?為何戰國時期各家各派臉紅脖子粗地大辯論?為何儒墨兩家互為論敵,只要對方認為是正確的,我就一定認為是錯誤的呢?

行為決定於價值觀,價值觀決定於認識論。莊子認為,人類的這種以己為是以彼為非的價值觀,來自於我們的認識論,也就是說,你用什麼方式看世界,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方式。

在上文,莊子已經說過,世界萬物彼此都是對立且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的,你從「此」的角度去看事物,在你眼中事物就是「此」,你從「彼」的角度去看萬物,那麼萬物就是「彼」,而「此」與「彼」,根本就不是事物的本質或者說全部,也就是說,我們認識事物,只看到了一面而已。

因此,我們對世界的認識,都是出自於自我的成心與偏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標準,由此可知,事物並沒有固定的價值標準,我們好像是「半心人」,我們只是看到了感知到了事物的一面而已。因此,要培養開放的心靈,就需要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看世界,融合彼與此,消融是與非,用整體的系統的觀點去看世界。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好玩的國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106/154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