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後半句才是重點,值得一看

關於俗語,作為中國人,我們並不陌生,其實就是用簡短通俗甚至詼諧的語言,傳達著前輩們的長期積累的經驗和智慧。但自近代社會後,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人們的觀念也隨之發生變化,很多人開始說我才不信那一套,把俗語在內的老話當成封建迷信。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後半句才是重點,值得一看。

在農村,俗話說「墳墓向山,房屋向水」,而房屋的建造也講究,屋後有靠,門前有水流!而俗語中「門前墳,屋後水」在老農看來,屋後有水容易侵蝕房基,不利於房屋的穩定,有房倒屋塌的威脅,而門前有墳,墳地照向子孫,子孫恐世勞,子女多躲避,其實是因為如果屋後有水的話,長時間的侵蝕,就會影響地基,導致房屋塌陷,所以屋後有水也不好,當然這句俗語也很誇張,但這句俗語也是告訴我們,建造房屋應當避免屋後有水。

這句俗語下半句就是:家敗人亡子不歸,既然家門前有墳墓或者房子後面有河流會有這麼大的壞處,自然是沒有人願意呆在這樣的房子裡,所以家敗人亡也是有可能發生的,至於子不歸也是同樣的道理。有些人受不了這種生活環境,一旦有機會外出打工,就不太願意回到老家。而且屋後有水,房子的牆體地基就容易受損,時間長了如果遇到一些自然災害,山洪順水而下,就會很容易出成屋倒屋塌,家敗人亡的慘劇!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歷史解密站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111/154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