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17+1」峰會習近平再次大撒幣 智庫人士:恐無法挽回信任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

受疫情影響,第九屆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17+1」峰會9日以視頻形式進行。為了重啟與17個中東歐國家的關係,習近平在視頻峰會上承諾,將在今後5年從中東歐國家進口1700億美元商品,並向這些國家提供中共病毒疫苗。不過德國智庫的一名分析人士稱,這次峰會無法避免中東歐國家對北京經濟承諾的幻想破滅。

本屆「17+1」峰會共有16個中東歐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和高級別代表出席,但中共官媒未說明哪些國家元首未出席。外媒報導稱,峰會前波羅的海三國領導人冷淡應對「17+1」峰會的邀請,立陶宛常駐歐盟代表發言人確認,立陶宛總統和總理級別的官員不會出席;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則分別派遣了該國的外交部長參加了這次峰會。才剛在1月底上任的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在峰會前透過發言人表示,寧願更多參與「歐盟27+1」的機制,也就是利用歐盟27國的共同政策來應對中共。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峰會上承諾,將在今後5年從中東歐國家進口1700億美元商品,並向這些國家提供中共病毒的疫苗。他還強調,要與這些國家「攜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不過中東歐國家的反應卻不如以前那般熱情。一位不具名的歐洲外交官對彭博社稱,儘管北京指與東歐國家的貿易額不斷增長,不過一些國家卻出現與中國的貿易逆差不斷加大,這讓其對「17+1」的熱情減弱。

德國《商報》稍早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中東歐國家對「17+1」機制轉為觀望,除了對中方投資基礎建設的承諾很多沒有兌現感到失望外,也與這次峰會太過政治,缺乏經貿內容有關。

「北京渴望將此次峰會描繪成中國(中共)的勝利,並向拜登政府暗示其與該地區的緊密關係」,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的分析師稱,但這次峰會「無法避免中東歐國家對經濟(益處)的幻想破滅,與此同時,這些國家也越來越意識到與中國合作對安全和地緣戰略的影響。」

北京未兌現經濟承諾中東歐與中國的貿易逆差不斷加大

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峰會始於2012年,最初有16個國家加入,包括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塞爾維亞、黑山、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2019年由於希臘的加入,升級為「17+1」,其中12個國家是歐盟成員國。

中共曾承諾該合作機制會給參與國帶來經濟利益,不過事實並非如此。波蘭作為「17+1」項目的重要合作夥伴,從最初的積極參與,到後來表現出失望不滿,最後選擇遠離中國。據介紹,波蘭與中國2013年至2017年間的貿易逆差一直呈現增長趨勢(僅2015年出現小幅下滑)。波蘭進口中國商品超過出口約10倍。2013至2017年累計貿易逆差超過1060億美元。此外,其他參與「17+1」項目的中東歐國家也均出現貿易逆差率不斷增加的現象。

此外,中共在巴爾幹地區小國黑山的基礎建設投資讓該國的債務飆升。歐盟前擴大事務專員哈恩(Johannes Hahn)曾對法新社表示,黑山在大舉從中國借債用於在山區建造高速公路後,該國的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飆升到超過70%。他稱,「北京的這些投資往往帶有附加條件」。據報導,如果黑山無法在指定時間內償還北京的貸款,中共將有權獲得其國家的部分領土。這也就是所稱的「債務陷阱外交」。

中共利用「17+1」模式分裂歐盟

歐洲智庫、總部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智庫埃格蒙特皇家國際關係研究所曾發布報告稱,北京當局與這些中東歐國家的經濟關係是極其不對等的,除了經濟考量外,這個平台也是中共的外交政策工具和發揮影響力的途徑。「1+17」項目的一些參與國為了與中國保持合作,卻在一些國際重大問題上受制於中共,致使歐盟常常不能及時通過重要決議。

因此,歐洲一些國家認為「17+1」是中共嵌入歐盟的楔子,歐盟更是認為中共在利用「17+1」的模式分裂歐盟。

安全利益考量「17+1」盟國排除中企參與關鍵行業

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安全機構,在2020年年初和2019年12月末發表的安全報告,首次提到了中共威脅。立陶宛安全機構2020年2月所發表的報告,是繼2019年之後再次提到中共威脅。

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17+1」的參與國捷克今年1月底將國企中國通用核電(CGN)排除在新核電站招標項目之外;克羅埃西亞則在中國企業有望中標的情況下,叫停了該國唯一深水港的營運招標;羅馬尼亞新一屆政府也於今年1月宣布,不再考慮中企參與該國的高速公路和鐵路建設。

此外,截至去年11月,作為川普政府「清潔網絡」計劃的組成部分,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捷克、波蘭、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已經與美國簽署了關於高速無線網絡的安全協議,將華為排除在5G網絡建設之外。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210/155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