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大年三十的習俗】大年三十的守歲待"年":趣談過年習俗的由來

導讀:相傳遠古之時,「年」是一種深居海底的怪獸,每逢除夕,它就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除夕這一天人們就逃往深山,以避「年害」。有一年除夕,一位白髮老者沒有隨眾人逃往深山,而是留在了村里。當「年」進到村口發現家家門上的紅對聯時,就渾身戰慄。

過年俗稱年,既是具體節日的指稱,即正月初一,也是一個時段的指稱,即過年期間。按照中國傳統文化習慣,過年期間是從臘月初開始,直到來年正月底才結束。過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也是規模最大的節日。過年裡的很多習俗都源於古老的神話。

過年始於季冬之月,俗稱臘月。臘月源於秦漢時期的年終大祭——臘。臘者,獵也,即田獵獲取禽獸,以祭祀先祖。亦曰:臘者,接也,即新舊交接,故要大祭報功酬神。隨著歲月的流逝,「臘祭」逐漸分化成了臘月中的三個主要節日:臘八、祭灶、除夕。

臘八,也稱臘八節,時間為臘月初八。這一天,人們要進行祭神祭祖、驅疫辟邪、喝臘八粥等民俗活動。臘八祭神祭祖是最隆重的年終祭祀,目的是酬謝、報答神祇及祖先魂靈在即將過去的一年中對生靈的關懷、庇佑和賜福。

《禮記·郊特牲》載:「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祭百種,以報嗇也。」祭祀對象是遠古神話中的神農、炎帝及后稷等大神。是他們的福佑,人間才得以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後來,臘八祭轉變為祭祀先祖,這大概因為那幾位大神後來都演變為祖宗神的緣故吧。

臘八驅疫辟邪也是一種對健康與幸福生活的祈盼,主要方式就是「大儺」,驅逐對象是厲鬼和災疫。《搜神記》雲:「昔顓頊氏有三子,死而為疫鬼:一居江水為瘧鬼,一居若水為魍魎鬼,一居人宮室善驚人小兒,為小兒鬼。」顓頊為神話中的帝王,其子常以災神的面目出現。

秦漢之時,臘八當日,民眾擊腰鼓、戴胡公頭,做金剛力士以驅災、逐疫、辟邪。現在,歲末大儺的習俗仍變形地遺存在湖北或西南一些少數民族中。人們在臘八當日要喝臘八粥。

關於臘八粥起源的說法很多,有說與佛祖成佛有關、與秦始皇修長城有關、與懷念岳飛有關。還有一種與神話有關的說法:傳說顓頊的三個不肖子死後變成惡鬼疫害人類,但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們卻害怕赤(紅)豆,於是人們在臘八這一天用赤豆等其他豆、穀物熬成粥,以驅鬼祛疫迎祥。

祭灶,即祭祀灶神,是小年節的主要民俗活動,日期在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小年日裡,故小年節又稱「灶神節」、「祭灶節」。灶神是誰?傳統的說法是遠古的大神。「炎帝作火,死而為灶。」「黃帝作灶,死為灶神。」「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

」後來也有其他說法。「灶神姓蘇,名吉利。」「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古語曰:「灶神晦日升天,白人罪。」從先秦至今,家家戶戶在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神升天日舉行祭祀,用麥芽糖黏住灶神的嘴,讓他到天帝那裡不說人類的惡事,只說好事。這也是小年日裡吃麥芽糖習俗的由來。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尚書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211/155607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