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杜耀明:香港教育是如何走向政治正確化的?

作者:
除了灌輸國安法知識,整個課程計劃同時在中小學布置天羅地網,加強監視老師、學生甚至家長。監測系統由上而下,教育局指揮辦學團體,辦學團體督促學校管理層,管理層評估教師,再由教師站在前線,探測學生的生活與思想,並且接觸家長,遇有疑惑立即上報甚或報警。同時,國安老師需要接受政治思想培訓,教育局亦會明查暗訪,利用社會撕裂鼓勵舉報,三百六十度監測下,辦學團體、校長、老師、學生又怎會不如履薄冰?

小學生介紹香港和中國國旗

「國家安全教育」殺入校園,整件事橫空出世,由政府通令學校,無諮詢無商量,話來就來,單從姿態看,便懂得此舉是國安政策多於教育措施。

教育局借整頓通識教育之名,推出自己也無法名狀的新課程。它由六大主題構成的通識科脫胎而出,但現在刪走其中「個人發展」部分,再將「全球化」、「公共衛生」、「能源科技與環境」三合一,餘下「香港」及「中國」兩組,「香港」部分以認識官方版本「一國兩制」為主,包括國家安全觀和港版國安法,而學習身分認同時,則須認識「近年國家在不同領域取得的成就」,而「中國」部分則主要學習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

可見原來的通識教育,已經魂不附體,既不通識亦非教育。五個主題仍在,但其中三個擠逼為一,知識吸收不均固然營養不良,部分領域知識量不足,亦有礙思考跨領域的議題。例如,全球化對公共衛生的挑戰、新科技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以至從全球化發展理解香港的角色,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措施如何推動中國持續經濟增長等等,屬於跨領域知識,但在知識偏食、眼界狹隘下,知識不能相通,違反通識的原意。

「香港」部分以「政治正確」內容為主,「中國部分」則集仲介紹文革以後的發展,同樣是以偏概全。「港版國安法」當然不能不認識,但若抹走原有「政治參與」部分,同時略去香港政治發展的矛盾,學生又如何明白二〇〇八年以來,香港人對國家認同逐步減弱,對香港身份認同卻不斷加強?又如何解釋大量年青人投入二〇一九年的反修例運動?同樣,「中國」部分若只看到改革開放以來的好人好事,看不到三農問題,同時又迴避文革以至之前的政治鬥爭和經濟災難,學生眼中只見中國一個角落,沒有通盤認知,也沒有歷史來源,難怪教育局長楊潤雄也不好意思沿用通識科的名稱。

更不堪的是新課程根本違反教育原則。教育不是填鴨,學生需要認識事實,思考因由,明辨是非。例如,「港版國安法」對國家安全的觀念是否清晰?中國國家安全觀念,橫跨十三個領域,由國土、軍事到科技、生態均有,牽連如此廣遠究竟有何利弊?國家安全法又如何有損公民權利和自由?但課程文件講明,學生必須認同國安法無損自由,那麼提出相反意見,即使言之成理,是否可以自由發表,免受追究?又如中國稱自古以來擁有南海的主權,但菲律賓提出爭議,其後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交由國際仲裁庭審議,最後裁定菲方得直,仲裁庭的裁決可否用作教材?這些議題,官方可以有堅定不移的答案,但若果不許提出官方以外的意見,在學校討論也不可以的話,甚至要懲罰提出者,擺明是用權力不用道理迫人就範,那顯然不是教育,而是灌輸或者脅迫。

除了灌輸國安法知識,整個課程計劃同時在中小學布置天羅地網,加強監視老師、學生甚至家長。監測系統由上而下,教育局指揮辦學團體,辦學團體督促學校管理層,管理層評估教師,再由教師站在前線,探測學生的生活與思想,並且接觸家長,遇有疑惑立即上報甚或報警。同時,國安老師需要接受政治思想培訓,教育局亦會明查暗訪,利用社會撕裂鼓勵舉報,三百六十度監測下,辦學團體、校長、老師、學生又怎會不如履薄冰?

無疑,校園步步為營,師生互相提防,或可有效阻止教師暢所欲言,刺激學生思考,但卻顛覆了教育的要義,在於互相尊重、探索追問、反覆論證等等。特別當國安教育不單混進新的「通識科」,更滲透至其他多個科目,受牽連的更是整體教學質素。以後,國安課程要求老師說「警察保護市民性命安全」,他當然一字不漏,更隻字不提元朗七二一事件和太子八三一事件。生物老師講到武漢肺炎封城抗疫,自然略過最後命喪肺炎的吹哨者李文亮醫生,以及製造這個悲劇的制度因素。

當學校、老師不論是只懂依書直說以避禍,還是色聲俱厲宣讀權威解釋,號令天下遵循萬民歸依,不容反駁,無可討論,最後還要學生承認自由絲毫無損,思想改造中心將遍布港九,只不過負責監工的不叫懲教署。

原題目:既不通識也反教育的國安課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212/1556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