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程曉農:「戰略忍耐」難忍耐 拜登跨不出的冷戰格局

—拜登上任首月的美中關係

作者:
中共之所以不斷在軍事和外交上對美國施壓,是因為它很清楚地知道,它所追求的經濟目標和出於軍事目的對國際水域的霸權,與國際經濟規則和國際海洋法背道而馳,若僅通過雙方充分合作式的外交談判,它不可能達成目標。

拜登上任後,中美外交的第一回合,中共未能得逞。中共曾強硬要求美國全面恢復美中冷戰之前的那種雙邊關係,氣勢洶洶,咄咄逼人。但拜登行政當局並未回應,北京當局只能默認美中關係今非昔比的現實格局。

一、中共頻頻對美喊話

最近,關於中美關係的各種消息接連不斷。拜登上任後,川普與中共的緊張關係會有所緩和嗎?這是全球都在關注的問題,而中共更是焦慮。它急於在經濟和外交上改善中美關係,為此頻頻對美國喊話。

早在去年12月中共就開展了一系列外交和外宣活動,它之所以如此著急,有其內政考量。由於中共多年在經濟上依賴的房地產業供過於求,每況愈下,再也無法支撐其經濟,因此另謀出路之需甚急。中共包裝在外交辭令下的企圖有三個具體目標:一是要求美國取消對華關稅,讓中共恢復大規模對美出口;二是美國取消金融管制,以便中企恢復在美圈錢的運作;三是美國取消技術管制和人員管控,使中共重獲盜取智慧財產權的「自由」。

拜登進白宮之前,中共從去年12月開始就讓駐美大使崔天凱安排外交方面的「第3號人物」楊潔篪赴美進行高級會談,甚至想爭取讓習近平與拜登舉行峰會。但美方反應冷淡,只好放棄。隨即中共開始了一系列高官喊話,同時讓外宣《多維新聞》刊登文章,給拜登施加壓力。1月26日該網站以《習近平留給拜登的時間不多了》為題,發文催促拜登早作決定。此文表示,中共憑什麼等拜登,中共沒有等拜登的理由;拜登及其團隊不可能不明白,中共在G2的現實之上已經鞏固了對美國的相對優勢。中共那種迫不及待和虎視眈眈的態度躍然而現。

1月26日,中共前副總理曾培炎借「香港中美論壇」表示,中美應開展新一輪經貿談判,儘快取消貿易戰以來的高關稅。1月28日,中共副外長樂玉成公開喊話,呼籲美國調整對華戰略,實現「撥亂反正」。1月29日,王岐山以視頻方式對出席第12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的美方代表喊話,為今後的中美關係定調劃道。2月2日,楊潔篪與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視頻對話,他的講話明確地展示出駕馭拜登行政當局對華政策的意圖。

楊潔篪在講話中說,「川普政府實行極端錯誤的反華政策」,美國要從4個方面作出努力:一,川普當局對華犯了歷史性、方向性、戰略性錯誤,必須「撥亂反正」;二,要恢復正常交往,取消那些對留學生、中共媒體、中共企業的錯誤政策;三,切實履行中美聯合公報的承諾,嚴守一個中國的原則;四,開展互利合作。中共表示,這4個要求只是美國應當做到的第一步。

中共的喊話非常高調,軟中帶硬,實際上是想為拜登行政當局的對華政策劃下紅線。他講的那4點要求中,前3點是不容商量的口氣;而第4點「開展互利合作」,雖然「合作」一詞反覆講了24次,卻空洞無物,純屬虛設。楊潔篪在講話中甚至教訓美國,別老在中共面前提美國的國家安全這個詞。與此相關的是,在中美軍事對抗方面,楊潔篪一字不提,因為中共正在用不斷的軍事威脅來要挾拜登當局。

二、拜登的對華政策方向初定

拜登2月4日發表了對外政策講話,他在講話中將中共定位成「最嚴峻的競爭者」,這比川普從與中共全面對抗的角度來定位中美關係,似乎退了一步。拜登沒有制定出明確具體的應對中共的策略,只是表示了一個大致的方向。

他在講話中表示:我們將直接應對我們最嚴峻的競爭者中國對我們的繁榮、安全和民主價值觀構成的挑戰。我們將直面中國的經濟惡行,反制其咄咄逼人、脅迫性的行為,頂回中國對人權、智慧財產權和全球治理的攻擊。但是我們做好了準備,在符合美國利益時與北京共事。

他講的中共的「經濟惡行」,應該是指中共對美國的不公平貿易以及用欺詐手段從美國投資者手中圈錢;他講的「反制其咄咄逼人、脅迫性的行為」,應該是指中共的擴軍備戰和對美國及其他國家的軍事威脅;他講的「頂回中國對人權、智慧財產權和全球治理的攻擊」,應該是指中共對香港等地的鎮壓、技術間諜活動和對國際法規的公然侵犯。

拜登上台後,在限制對中共軍工企業投資方面暫作緩議,同時擱置了川普決定強制抖音出售給美國公司的決定,還撤銷了川普關於中共的孔子學院背景關係透明化的政令,在川普的其他對華政策方面,依然照舊。

拜登發表上述講話的次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月5日與楊潔篪通了電話。美國國務院公布了一則短消息,說明布林肯在通話仲介紹了美方的立場。

布林肯2月8日接受CNN採訪時則明確表示,川普的強硬對華政策是正確的,拜登只會在做法上有所不同。在談話中,布林肯就美中關係的基本原則談到了兩點:其一,「我們必須從實力上與中國(中共)交鋒。不管是對抗性關係,競爭性關係,還是合作性關係,都是為我們共同利益而存在,我們必須用實力來應對。」其二,要「確保我們在軍事上的姿態,以阻止侵略,這意味著投資於我們自己的人民,使他們能夠有效地競爭」。

布林肯的這次談話不是外交語言,因而比較具體。他強調了兩國之間軍事上的態勢和中共的威脅,並且把維持美國的實力和保衛美國的經濟掛起鉤來,而且認為,中美之間會繼續交鋒。作為國務卿,布林肯不會談中美之間的軍事對抗,但他顯然了解相關情勢。

2月10日,拜登和習近平通了電話。從兩國官方公布的通話內容看,除了客套話,雙方基本上仍然是各說各話。

三、太平洋上不太平

拜登行政當局之所以堅持要與中共繼續交鋒,其關鍵考量之一是:太平洋上不太平。

最近,中共針對美國的軍事威脅步調逐步加快。中共原來計劃建造10艘航空母艦,形成大規模航母艦隊,以爭奪太平洋的制海權。但受限於造艦工程和艦上裝備以及艦載機的技術水平,中共已經意識到,其航母艦隊無法在近期內對美國形成軍事壓力。去年以來,中共已悄悄地改變了其海軍戰略,從依靠航母編隊為主,變成了依靠核潛艇艦隊為主;更重要的是,中共同時也悄悄地改變了核子戰爭戰略,把美蘇冷戰時期的被動型核反擊變成了主動型核攻擊。

在美蘇冷戰時代,核潛艇扮演的是「二次核打擊」力量的角色,而中共現在對戰略核潛艇艦隊的高度重視和運用,超越了「二次核打擊」的需要;中共海軍現在所追求的是,戰略核潛艇要深入中太平洋,靠近美國西海岸,對美國形成主動型抵近核攻擊的威懾能力。為此,中共的戰略核潛艇千方百計要突破第一島鏈,這樣才能進入中太平洋的深海區,既安全隱藏,又可隨時對美國發起突然的核襲擊。於是中美冷戰的重點,從水上變成了水下。

中共核潛艇艦隊的主要基地在海南島三亞的榆林港,其核潛艇從強占的南海國際水域的所謂「深海堡壘」出發,欲進入中太平洋只有3條水下航道,而這3條水下航道就是目前美國海軍重點防範的海域。其中,從三亞往東北方向,是離美國最近的巴士海峽,因此台灣的西南海域就成了雙方水下對峙的重點海區之一。從去年10月到現在,共軍的核潛艇在台灣西南海域持續活動,美軍潛艇也不斷實施水下跟監。今年1月2日到9日,然後從11日開始連續每天直到20日,接下來又從22日起直到1月底,共軍密集出動反潛飛機,反覆偵測在福建、廣東交接處外海的美軍潛艇。美國海軍的羅斯福號航母編隊1月23日由東向西穿過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水域,既讓中共的南海核潛艇「深海堡壘」破功,也為了支援在台灣西南海域水下與中共核潛艇較量的美軍潛艇。

中共不僅一再試圖用戰略核潛艇突破巴士海峽,還在印尼的爪哇海用水下無人航行器搜集潛艇航道的水文資料,以便開通經爪哇海和澳大利亞北部海岸進入中太平洋的「深海堡壘」南航道。中共也已在靠近澳大利亞的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達魯島籌建潛艇基地,為此對澳大利亞實行了半年之久的經濟制裁,欲逼澳洲放棄國防計劃。

四、面對手握利刃的「熊貓」

中共以前被想像成一隻討人喜歡的熊貓,而去年以來中共針對美國的一系列軍事威脅(參見我去年在本網站刊登的文章《中美冷戰進入快車道》)表明,這隻「熊貓」不僅張牙舞爪,而且手握利刃,步步緊逼,它更像是一隻披著熊貓外皮的老虎。

哈佛大學的格雷厄姆·艾利森早在2012年便在《金融時報》上,發表過一篇探討中美之間潛在衝突的文章,後來又在他的書《註定一戰》中指出,「中美兩國目前正處於戰爭衝突的進程中」。他借用古代雅典將領修昔底德的話,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這個概念。其含義是,當大國受到新興強國的威脅時,兩個國家之間很可能落入爆發戰爭的可能。過去幾年來中美軍事關係的演變證明,歷史仿佛正在按照艾利森的假想,一步一步地被中共推向修昔底德陷阱。正因為中美進入了冷戰狀態,「修昔底德陷阱」這個詞現在已十分流行。

中共之所以不斷在軍事和外交上對美國施壓,是因為它很清楚地知道,它所追求的經濟目標和出於軍事目的對國際水域的霸權,與國際經濟規則和國際海洋法背道而馳,若僅通過雙方充分合作式的外交談判,它不可能達成目標。中美外交今後不會是解決兩國對立的唯一手段,美國在軍事上的防備已經開始,並將逐步展開。

美國軍方最近連續公布了一系列應對中共軍事威脅的報告和計劃,說明中美軍事上的對抗態勢已逐漸走向冷戰高峰。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2月9日,白宮的一位發言人向日本的《產經新聞》記者表示,「戰略忍耐」政策不適用於對中國。所謂的「戰略忍耐」政策是指,歐巴馬政府以「戰略忍耐」為由,忽視了北朝鮮發展彈道飛彈和核武器的進程。日本國內如今則擔心,美國是否會對中共恢復「戰略忍耐」政策。而2月9日白宮發言人表示,「過去,戰略耐心一詞用來描述一種特殊的政策方法」,「我們無意採用戰略忍耐的(政策)框架為印度太平洋和中國制定一項全面戰略。」

那麼,美國今後將如何應對中美冷戰呢?美國國防部2月10日發布消息,拜登在那一天訪問五角大樓時宣布,成立一個制定美國國防戰略方面的對中國戰略研究組,由來自國防部、參謀長聯席會議、各軍種以及軍事情報部門的15人組成,以便評估美國國防部對中國的軍事政策和相關軍事項目,應對中共的挑戰。該工作組由國防部長特別助理Ely Ratner領導,4個月以後為軍方高層提供政策建議。筆者以為,設立這個美國國防部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中國戰略研究組,應該是國防部文職人員和軍方共同商議後建議的。

美國國防部的這則消息指出,美國國防部的部長、副部長認為,中國是美國戰略競爭方面的「漸進威脅」;中國正試圖推翻現存的按國際規則形成的印太地區秩序架構,並使用所有手段,企圖讓這一地區的各國臣服。美國國防部的中國戰略研究組承擔的是一個「突擊任務」,要檢視軍事戰略、軍隊運用方式、技術應用和軍力配置、部隊管理及情報方面的最高優先目標;也評估美國的盟國和夥伴,以及它們對中美關係以及美國國防部對中國關係之影響;這個研究組也要與政府各相關部門保持溝通。

中美冷戰是去年由中共點燃的,川普當局在任期的最後一年裡決心強硬回擊。今後,中美冷戰依然是美中關係的基本面。處於冷戰中的美國自然不能實行強敵弱己的戰略。因此,美中經濟關係今後很難擺脫中美冷戰的既定格局,也無法回歸中共期待的方向。面對挑起中美冷戰的共軍,美軍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

拜登上任後,中美外交的第一回合,中共未能得逞。中共曾強硬要求美國全面恢復美中冷戰之前的那種雙邊關係,氣勢洶洶,咄咄逼人。但拜登行政當局並未回應,北京當局只能默認美中關係今非昔比的現實格局。

一、中共頻頻對美喊話

最近,關於中美關係的各種消息接連不斷。拜登上任後,川普與中共的緊張關係會有所緩和嗎?這是全球都在關注的問題,而中共更是焦慮。它急於在經濟和外交上改善中美關係,為此頻頻對美國喊話。

早在去年12月中共就開展了一系列外交和外宣活動,它之所以如此著急,有其內政考量。由於中共多年在經濟上依賴的房地產業供過於求,每況愈下,再也無法支撐其經濟,因此另謀出路之需甚急。中共包裝在外交辭令下的企圖有三個具體目標:一是要求美國取消對華關稅,讓中共恢復大規模對美出口;二是美國取消金融管制,以便中企恢復在美圈錢的運作;三是美國取消技術管制和人員管控,使中共重獲盜取智慧財產權的「自由」。

拜登進白宮之前,中共從去年12月開始就讓駐美大使崔天凱安排外交方面的「第3號人物」楊潔篪赴美進行高級會談,甚至想爭取讓習近平與拜登舉行峰會。但美方反應冷淡,只好放棄。隨即中共開始了一系列高官喊話,同時讓外宣《多維新聞》刊登文章,給拜登施加壓力。1月26日該網站以《習近平留給拜登的時間不多了》為題,發文催促拜登早作決定。此文表示,中共憑什麼等拜登,中共沒有等拜登的理由;拜登及其團隊不可能不明白,中共在G2的現實之上已經鞏固了對美國的相對優勢。中共那種迫不及待和虎視眈眈的態度躍然而現。

1月26日,中共前副總理曾培炎借「香港中美論壇」表示,中美應開展新一輪經貿談判,儘快取消貿易戰以來的高關稅。1月28日,中共副外長樂玉成公開喊話,呼籲美國調整對華戰略,實現「撥亂反正」。1月29日,王岐山以視頻方式對出席第12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的美方代表喊話,為今後的中美關係定調劃道。2月2日,楊潔篪與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視頻對話,他的講話明確地展示出駕馭拜登行政當局對華政策的意圖。

楊潔篪在講話中說,「川普政府實行極端錯誤的反華政策」,美國要從4個方面作出努力:一,川普當局對華犯了歷史性、方向性、戰略性錯誤,必須「撥亂反正」;二,要恢復正常交往,取消那些對留學生、中共媒體、中共企業的錯誤政策;三,切實履行中美聯合公報的承諾,嚴守一個中國的原則;四,開展互利合作。中共表示,這4個要求只是美國應當做到的第一步。

中共的喊話非常高調,軟中帶硬,實際上是想為拜登行政當局的對華政策劃下紅線。他講的那4點要求中,前3點是不容商量的口氣;而第4點「開展互利合作」,雖然「合作」一詞反覆講了24次,卻空洞無物,純屬虛設。楊潔篪在講話中甚至教訓美國,別老在中共面前提美國的國家安全這個詞。與此相關的是,在中美軍事對抗方面,楊潔篪一字不提,因為中共正在用不斷的軍事威脅來要挾拜登當局。

二、拜登的對華政策方向初定

拜登2月4日發表了對外政策講話,他在講話中將中共定位成「最嚴峻的競爭者」,這比川普從與中共全面對抗的角度來定位中美關係,似乎退了一步。拜登沒有制定出明確具體的應對中共的策略,只是表示了一個大致的方向。

他在講話中表示:我們將直接應對我們最嚴峻的競爭者中國對我們的繁榮、安全和民主價值觀構成的挑戰。我們將直面中國的經濟惡行,反制其咄咄逼人、脅迫性的行為,頂回中國對人權、智慧財產權和全球治理的攻擊。但是我們做好了準備,在符合美國利益時與北京共事。

他講的中共的「經濟惡行」,應該是指中共對美國的不公平貿易以及用欺詐手段從美國投資者手中圈錢;他講的「反制其咄咄逼人、脅迫性的行為」,應該是指中共的擴軍備戰和對美國及其他國家的軍事威脅;他講的「頂回中國對人權、智慧財產權和全球治理的攻擊」,應該是指中共對香港等地的鎮壓、技術間諜活動和對國際法規的公然侵犯。

拜登上台後,在限制對中共軍工企業投資方面暫作緩議,同時擱置了川普決定強制抖音出售給美國公司的決定,還撤銷了川普關於中共的孔子學院背景關係透明化的政令,在川普的其他對華政策方面,依然照舊。

拜登發表上述講話的次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月5日與楊潔篪通了電話。美國國務院公布了一則短消息,說明布林肯在通話仲介紹了美方的立場。

布林肯2月8日接受CNN採訪時則明確表示,川普的強硬對華政策是正確的,拜登只會在做法上有所不同。在談話中,布林肯就美中關係的基本原則談到了兩點:其一,「我們必須從實力上與中國(中共)交鋒。不管是對抗性關係,競爭性關係,還是合作性關係,都是為我們共同利益而存在,我們必須用實力來應對。」其二,要「確保我們在軍事上的姿態,以阻止侵略,這意味著投資於我們自己的人民,使他們能夠有效地競爭」。

布林肯的這次談話不是外交語言,因而比較具體。他強調了兩國之間軍事上的態勢和中共的威脅,並且把維持美國的實力和保衛美國的經濟掛起鉤來,而且認為,中美之間會繼續交鋒。作為國務卿,布林肯不會談中美之間的軍事對抗,但他顯然了解相關情勢。

2月10日,拜登和習近平通了電話。從兩國官方公布的通話內容看,除了客套話,雙方基本上仍然是各說各話。

三、太平洋上不太平

拜登行政當局之所以堅持要與中共繼續交鋒,其關鍵考量之一是:太平洋上不太平。

最近,中共針對美國的軍事威脅步調逐步加快。中共原來計劃建造10艘航空母艦,形成大規模航母艦隊,以爭奪太平洋的制海權。但受限於造艦工程和艦上裝備以及艦載機的技術水平,中共已經意識到,其航母艦隊無法在近期內對美國形成軍事壓力。去年以來,中共已悄悄地改變了其海軍戰略,從依靠航母編隊為主,變成了依靠核潛艇艦隊為主;更重要的是,中共同時也悄悄地改變了核子戰爭戰略,把美蘇冷戰時期的被動型核反擊變成了主動型核攻擊。

在美蘇冷戰時代,核潛艇扮演的是「二次核打擊」力量的角色,而中共現在對戰略核潛艇艦隊的高度重視和運用,超越了「二次核打擊」的需要;中共海軍現在所追求的是,戰略核潛艇要深入中太平洋,靠近美國西海岸,對美國形成主動型抵近核攻擊的威懾能力。為此,中共的戰略核潛艇千方百計要突破第一島鏈,這樣才能進入中太平洋的深海區,既安全隱藏,又可隨時對美國發起突然的核襲擊。於是中美冷戰的重點,從水上變成了水下。

中共核潛艇艦隊的主要基地在海南島三亞的榆林港,其核潛艇從強占的南海國際水域的所謂「深海堡壘」出發,欲進入中太平洋只有3條水下航道,而這3條水下航道就是目前美國海軍重點防範的海域。其中,從三亞往東北方向,是離美國最近的巴士海峽,因此台灣的西南海域就成了雙方水下對峙的重點海區之一。從去年10月到現在,共軍的核潛艇在台灣西南海域持續活動,美軍潛艇也不斷實施水下跟監。今年1月2日到9日,然後從11日開始連續每天直到20日,接下來又從22日起直到1月底,共軍密集出動反潛飛機,反覆偵測在福建、廣東交接處外海的美軍潛艇。美國海軍的羅斯福號航母編隊1月23日由東向西穿過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水域,既讓中共的南海核潛艇「深海堡壘」破功,也為了支援在台灣西南海域水下與中共核潛艇較量的美軍潛艇。

中共不僅一再試圖用戰略核潛艇突破巴士海峽,還在印尼的爪哇海用水下無人航行器搜集潛艇航道的水文資料,以便開通經爪哇海和澳大利亞北部海岸進入中太平洋的「深海堡壘」南航道。中共也已在靠近澳大利亞的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達魯島籌建潛艇基地,為此對澳大利亞實行了半年之久的經濟制裁,欲逼澳洲放棄國防計劃。

四、面對手握利刃的「熊貓」

中共以前被想像成一隻討人喜歡的熊貓,而去年以來中共針對美國的一系列軍事威脅(參見我去年在本網站刊登的文章《中美冷戰進入快車道》)表明,這隻「熊貓」不僅張牙舞爪,而且手握利刃,步步緊逼,它更像是一隻披著熊貓外皮的老虎。

哈佛大學的格雷厄姆·艾利森早在2012年便在《金融時報》上,發表過一篇探討中美之間潛在衝突的文章,後來又在他的書《註定一戰》中指出,「中美兩國目前正處於戰爭衝突的進程中」。他借用古代雅典將領修昔底德的話,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這個概念。其含義是,當大國受到新興強國的威脅時,兩個國家之間很可能落入爆發戰爭的可能。過去幾年來中美軍事關係的演變證明,歷史仿佛正在按照艾利森的假想,一步一步地被中共推向修昔底德陷阱。正因為中美進入了冷戰狀態,「修昔底德陷阱」這個詞現在已十分流行。

中共之所以不斷在軍事和外交上對美國施壓,是因為它很清楚地知道,它所追求的經濟目標和出於軍事目的對國際水域的霸權,與國際經濟規則和國際海洋法背道而馳,若僅通過雙方充分合作式的外交談判,它不可能達成目標。中美外交今後不會是解決兩國對立的唯一手段,美國在軍事上的防備已經開始,並將逐步展開。

美國軍方最近連續公布了一系列應對中共軍事威脅的報告和計劃,說明中美軍事上的對抗態勢已逐漸走向冷戰高峰。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2月9日,白宮的一位發言人向日本的《產經新聞》記者表示,「戰略忍耐」政策不適用於對中國。所謂的「戰略忍耐」政策是指,歐巴馬政府以「戰略忍耐」為由,忽視了北韓發展彈道飛彈和核武器的進程。日本國內如今則擔心,美國是否會對中共恢復「戰略忍耐」政策。而2月9日白宮發言人表示,「過去,戰略耐心一詞用來描述一種特殊的政策方法」,「我們無意採用戰略忍耐的(政策)框架為印度太平洋和中國制定一項全面戰略。」

那麼,美國今後將如何應對中美冷戰呢?美國國防部2月10日發布消息,拜登在那一天訪問五角大樓時宣布,成立一個制定美國國防戰略方面的對中國戰略研究組,由來自國防部、參謀長聯席會議、各軍種以及軍事情報部門的15人組成,以便評估美國國防部對中國的軍事政策和相關軍事項目,應對中共的挑戰。該工作組由國防部長特別助理Ely Ratner領導,4個月以後為軍方高層提供政策建議。筆者以為,設立這個美國國防部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中國戰略研究組,應該是國防部文職人員和軍方共同商議後建議的。

美國國防部的這則消息指出,美國國防部的部長、副部長認為,中國是美國戰略競爭方面的「漸進威脅」;中國正試圖推翻現存的按國際規則形成的印太地區秩序架構,並使用所有手段,企圖讓這一地區的各國臣服。美國國防部的中國戰略研究組承擔的是一個「突擊任務」,要檢視軍事戰略、軍隊運用方式、技術應用和軍力配置、部隊管理及情報方面的最高優先目標;也評估美國的盟國和夥伴,以及它們對中美關係以及美國國防部對中國關係之影響;這個研究組也要與政府各相關部門保持溝通。

中美冷戰是去年由中共點燃的,川普當局在任期的最後一年裡決心強硬回擊。今後,中美冷戰依然是美中關係的基本面。處於冷戰中的美國自然不能實行強敵弱己的戰略。因此,美中經濟關係今後很難擺脫中美冷戰的既定格局,也無法回歸中共期待的方向。面對挑起中美冷戰的共軍,美軍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213/1556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