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川普正在規劃「復仇之旅」【阿波羅網編譯】

美國左翼媒體《政客》指出,在參議院宣布川普無罪之後,川普總統現在把行動的重點放在了改造國會,他開始審查初選候選人。《國家檔案》認為,川普總統此舉的目的是,在共和黨內的初選中,用自己無人可及的號召力,讓支持美國優先的真保守派,擊敗不代表或已經背叛「美國優先」的建制派共和黨人,最後把真保守派議員候選人送進參眾兩院,替代麥康奈爾之流的建制派假共和黨人。

阿波羅網李文波編譯,美國左翼媒體《政客》指出,在參議院宣布川普無罪之後,川普總統現在把行動的重點放在了改造國會,他開始審查初選候選人。《國家檔案》認為,川普總統此舉的目的是,在共和黨內的初選中,用自己無人可及的號召力,讓支持美國優先的真保守派,擊敗不代表或已經背叛「美國優先」的建制派共和黨人,最後把真保守派議員候選人送進參眾兩院,替代麥康奈爾之流的建制派假共和黨人。

根據《政客》網站的報導,"其他共和黨高層試圖哄騙川普總統,在明年中期選舉之前和共和黨現有的議員合作,不推薦川普選擇新候選人,原因是新人可能會使初選複雜化,讓共和黨失去關鍵席位。"川普周圍的人員也建議,在認真尋找可能的初選挑戰者之前,最好先看看那些已經來找過川普的共和黨人,是否會在在明年秋天尋求競選連任。

就是在這種被掣肘的背景下,川普計劃了復仇之旅。一位高級顧問告訴左翼新聞媒體,"我們正在為想要獲得川普支持的候選人,制定一個更正式的時間表。"

《國家檔案》評論說,川普總統開始考慮在初選中和建制派對陣的候選人,是在履行炮轟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聲明中的承諾。川普總統在聲明中表示,麥康奈爾是"陰沉、悶悶不樂、不苟言笑的政治黑客",如果不加以制止,麥康奈爾會帶領共和黨人永遠成為少數黨。

川普總統在聲明中承諾:"在必要和適當的情況下,我將支持那些擁護「美國再次偉大」和「美國優先」政策的候選人,我們要的是出色、強大、深思熟慮、富有同情心的領導層。"

川普總統也有可能考慮建立未來的國會議員組成的聯盟,這些聯盟成員將真正支持川普總統的美國優先議程,而不是像福克斯新聞高管、前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和麥康奈爾之流,在川普政府的第一個任期內就阻礙了「美國優先」議程。

美國歷屆前總統在卸任後就遠離公眾視野,不再參與任何政治活動,甚至很少就國家的政治狀況發表評論。然而川普總統是個例外,這位74歲的超級富豪兼政治家,在卸任並經歷了第二次彈劾審理後,吸粉能力有增無減,對選民的號召力天下無敵。

川普總統對選民的號召力已經被證明是對競選人有支持效果的。川普總統的支持,讓亞利桑那州共和黨主席凱利·沃德(Kelli Ward)在最近的黨內領導職位連任競選中贏得了勝利。川普總統還支持前新聞秘書薩拉·桑德斯(Sarah Sanders)競選下一屆阿肯色州州長。

川普總統此前承諾將前往喬治亞州,與建制派共和黨州長布賴恩·坎普(Brian Kemp)進行競選對陣,川普還表示,很遺憾曾經支持過坎普的競選。前眾議員道格·柯林斯(Doug Collins)被廣泛預計將與坎普在競選中對陣,並獲得川普總統的支持。

在最近接受新聞極限(Newsmax)電視台的格雷格 凱利(Greg Kelly)採訪時,川普總統不排除2024年競選總統的可能性,但也不會承諾競選第二任期。

據悉,川普總統接受了美國保守派聯盟(American Conservative Union, ACU)的邀請,會出席一年一度的美國「保守派政治行動大會」,並發表講話。這次保守派的全國性會議將在2月25-28日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舉行。

《北美保守評論》指出,國會兩院的共和黨建制派是站著共和黨席位的「民主黨」,他們的利益是與民主黨結合在一起的,他們對保守派的傷害要比民主黨嚴重百倍。川普總統實在是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深切體會到,如果不徹底排除建制派沼澤,沒有一個真保守派政治家能夠實現政治抱負。即使他使用非常手段奪回被盜竊的總統職位,他會照樣處處受制掣,時時遭背叛,政策無法推行。

《北美保守評論》認為,很明顯,川普總統應該已經放棄了建立新黨的設想(他本人從來沒有公開表示要建立新黨)。建立新黨很容易,但是要把絕大多數共和黨人拉進新黨卻不容易;改造共和黨很不容易,但如果改造好了,大象就會重振雄風,踹翻驢子,將美國的政治車輪帶入持久的正軌上。川普總統選擇了艱難但更有效的方式。

https://nationalfile.com/trump-now-planning-revenge-tour-to-challenge-establishment-republicans-with-america-first-candidates-report/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阿波羅網李文波編譯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221/1559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