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大英國協」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海外同鄉會吧

【提問】

「饅頭大師你好,之前在吃梅根和哈里的瓜時發現,加拿大屬於大英國協成員國,他們國家最高元首原則上還是英國女王。想請饅頭大師說一說大英國協國到底是個什麼概念,之前在《摔跤吧爸爸》裡看到他們還有自己的運動會,也很好奇這個大英國協運動會是什麼情況?」

——@月曉

【回答】

1、底子:「大英帝國」的強盛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要來說說「大英國協」是怎麼形成的。

我在上周讀者分享的時候說到日本,說從某種意義上,日本有點冤枉——我們習慣在「日本」前面加個「小」字,但從來不會說「小英國」,只會說「大英帝國」。

事實上,日本的國土面積接近38萬平方公里,而英國的國土面積只有24萬平方公里,只相當於日本的3/5左右。

這是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英國在祖上確實「闊」過。

一般認為,16世紀下半葉到17世紀上半葉是英國迅速崛起的一個時期,背後的巨大推力是資本主義經濟的蓬勃發展。由此產生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再也無法忍受專制王權的統治,雙方的纏鬥到1688年分出了結果——「光榮革命」爆發,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新的制度大大解放了英國的生產力,由此讓這個國家在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都開始火箭躥升。大破西班牙,擊潰荷蘭,力克法國,經歷了一系列對外戰爭後,從海洋到陸地,英國當之無愧地成為了當時這個星球上的「第一霸主」。

當時的「大英帝國」,指的絕不僅僅是今天通常意義上的英國,而是包含它所有海外領地,包括殖民地、自治領、保護國,還包括控制的海域,是一個全球性帝國的總稱。

1900年前後,英國達到了它國力的鼎盛時期——它控制下的領土面積達到了3467萬平方公里。

這個規模,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這個紀錄也被列入了金氏世界紀錄)。

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版圖

那是英國人幸福感最高的年代,也是他們自信心爆棚的年代。1865年,英國的經濟學家傑文斯(一說是英國當時的首相英國首相帕默斯頓)曾留下過這樣一段話:

「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有我們的牧羊場;秘魯送來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遍布東印度群島。我們的棉花長期以來栽培在美國南部,現已擴展到地球每個溫暖地區。」

當時英國可以管轄的領土遍布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他們驕傲地宣稱:

「大英帝國的領土上永遠有太陽照射之地」。

「日不落帝國」之名,由此而來。

但連太陽本身都有壽命,更不要說一個帝國了。

2、面子:「大英國協」的誕生

接下來,就該說說大英帝國的衰落了。

回望人類文明史,只要把時間軸拉長,多少輝煌鼎盛,其實都只是過眼雲煙。

一般認為,大英帝國的衰落其實自1850年就開始了,但到1900年之間的50年,跡象還不算太明顯,而從1900年到1950年,英國的衰落就展現出了自由落體一般的速度。

在這英國「失去的100年」里,有兩個時間節點值得提一下:

1894年,一直雄踞世界第一的英國工業總產值,第一次被另一個國家超過——這個國家叫美國。

1913年,英國的製造業份額和鋼鐵產量也保不住第一的位置了,甚至連第二都保不住,它不僅輸給了美國,還輸給了另一個歐洲大陸國家——這個國家叫德國。

經濟上的衰退導致統治力的衰落,在這個階段,其實不少原本屬於英國殖民地的國家,已經開始有了新的稱呼,叫「自治領」了(當時大英帝國海外領土有三種稱呼:殖民地、保護國和自治領)。

1867年,加拿大獲得「自治領」地位(1763年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

1901年,澳大利亞獲得「自治領」地位(1788年英國正式建立第一個殖民地);

1907年,紐西蘭獲得「自治領」地位(1856年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

1910年,南非聯邦取得自治領地位(19世紀初英國開始入侵,陸續殖民)。

「自治領」與獨立主權國家有一個明顯區別:除了內政的一些重要權力外,它的外交和國防也都是由英國來負責的。

但英國很快發現,自己並沒有力量來承擔所有麾下「自治領」的這兩件事。

1909年,加拿大開始設立自己的「外交部」,一年後,澳大利亞效仿。雖然他們的外交政策被要求必須不能與英國的政策衝突(1911年加拿大與美國簽署的一項雙邊自由貿易協議被英國否決),但自主權已經大大提升。

而從1909年起,原本表示負責所有自治領軍事防務的大英帝國表示:各自治領可以擁有自己的海軍——在歐洲和德國的軍備競賽已經讓英國無暇他顧了。

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衰敗,到了1914年來了一個總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英國全方位捲入了這場戰爭,打了四年後,死了75萬人(算上殖民地和自治領的軍隊的話,還要再往上加30萬),打光了這個國家整整一代的年輕人。

圖為在「索姆河戰役」中,英軍正在收集陣亡戰士的背包。「索姆河戰役」是一戰中英國打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戰鬥第一天就傷亡6萬人,總共傷亡42萬人。

經濟上帶來的損失更可怕:

一戰期間英國的內債增加了9倍,外貿總額卻減少了一半以上。在戰前,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英國每年在海外的投資額高達40億英鎊,占當時世界投資總額的43%,但在戰後,英國四分之一的海外投資已被迫賣掉,從之前世界最大的債權國變成了淨債務國。

戰爭有沒有給英國帶來好處?如果一定要說,也有,那就是在1921年,由於「慘勝」又帶來了一些新的殖民地,這導致大英帝國的版圖達到了歷史最巔峰:3550萬平方公里。

但那只是大英帝國最後形式上的輝煌了——他們空有這幅紙面上的版圖,卻沒有能力去管轄了。

當然,也是因為各自治領不願意再那麼聽英國的話了。

1922年,英國試圖對土耳其採取軍事行動,要求各自治領配合行動——一戰爆發時,英國對德國宣戰就沒有徵求各自治領的同意——而不少自治領卻選擇了拒絕。

1923年,加拿大率先獨自簽署了一項外交條約,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自治領,隨後又在1927年獨自向美國華盛頓派遣了一位外交官。

加拿大最早的國旗是這樣的

第一塊磚鬆動之後,大英帝國的「自治領高牆」頓時開始搖搖晃晃起來。到了1926年,英國被迫承認:各自治領均可以享受獨立的內政管理權。

但各自治領要求完全獨立自主的呼聲越來越高,1931年,知道無法再維持「舊秩序」的英國只能頒布了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法案》:

1、英國的自治領——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均為大英國協內自由和平等的國家,它們與聯合王國一起組成大英國協,共奉英王為國家元首;

2、各自治領議會與帝國議會平等,英國議會的任何一項法律,未經自治領承認對自治領均不適用;

3、自治領可以修改和廢除過去帝國議會通過的任何法案,自治領頒布的任何法律無須經英國議會批准;

4、各自治領享有內政和外交的自主權。

《威斯敏斯特法案》又被稱為《大英國協大憲章》。

至此,「日不落帝國」只剩下了一點以前攢下的「底子」,折射帝國殘陽的餘暉。

而「大英國協」成為了帝國的一個「面子」,作為一個新概念,登上了世界舞台。

三、崩盤:「大英國協」全面取代「大英帝國」

昔日的「大英帝國」,能否以「大英國協」的名義,再延續一口氣呢?

命運再一次無情地向英國搖了搖頭——第二次世界大戰又爆發了。

二戰對英國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如果說一戰之後,英國還能在臉面上勉強和美國平起平坐的話,那麼二戰後已經徹底淪為了美國的跟班,在世界舞台上說什麼話都不硬氣了。

這也導致了一個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後果:「大英帝國」的版圖開始徹底土崩瓦解。

在二戰爆發之前,其實這種現象已經開始了:

1932年,作為英國保護國的伊拉克,正式宣布獨立;

1936年,自1922年開始就受英國控制的埃及(名義上是獨立國家),宣布與英國斷絕正式的憲法關係;

1937年,在1922年通過「獨立戰爭」成為自治領的愛爾蘭,宣布與英國斷絕正式的憲法關係。

二戰期間,由於英法聯軍在歐洲大陸的糟糕表現,以及英倫三島陷入德國納粹的狂轟濫炸,大英國協的最忠誠夥伴、原本唯英國馬首是瞻的澳大利亞(他們甚至一開始並沒有接受《威斯敏斯特法案》),在1940年派出了自己首位駐外大使,並且在1942年撤回了駐紮在英屬緬甸的本國軍隊。

二戰之後,隨著民族情緒的高漲和美國、蘇聯的「兩強」格局形成,昔日「大英帝國」的光芒更是蕩然無存: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獨立。作為南亞大陸上一直被英國苦心經營的殖民地,印度被稱為「大英帝國皇冠上的明珠」,這一打擊不可謂不沉重。承認失敗的英國退而求其次,謀求印度加入大英國協。為了說服印度,英國甚至做出了關鍵讓步:可以不用宣布效忠英國君主。

在印度獨立一年後,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宣布放棄「莫臥兒皇帝」頭銜。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甘地,在印度獨立後沒多久即被刺殺。

「多米諾骨牌效應」在繼續:

1948年,緬甸獨立(拒絕加入大英國協);同年,斯里蘭卡獨立;1957年,馬來亞獨立;1960年,賽普勒斯獨立;1964年,馬爾他獨立。

同時,非洲的「去英國化」浪潮也迅猛異常:

1957年,加納獨立;1960年,奈及利亞獨立;1961年,獅子山、坦噶尼喀和烏干達獨立;1963年,肯亞和桑給巴爾獨立;1965年,甘比亞獨立;1966年,波札那和賴索托獨立,1968年,史瓦帝尼獨立……

還有加勒比海地區:1962年牙買加和千里達及托巴哥宣布獨立,1966年的巴貝多以及其他的東加勒比海島國都相繼獨立……

「大英帝國」已成了過去的傳說,如果說英國人還想找到一些昔日輝煌的影子的話,只能寄望於大英國協——那些宣布獨立的國家,大多數還是選擇加入了大英國協。

但是,「大英國協」與當年的「大英帝國」相比,已完全是兩個概念。

四、現狀:結構鬆散的聯盟

如果說「大英帝國」多少還有「國家」的概念的話,那麼「大英國協」只能說是一個鬆散的聯盟。

目前,大英國協一共有53個成員國(包括屬地),絕大多數都是英國之前的殖民地、保護國和自治領,覆蓋全球大約24億人口(印度做出巨大貢獻)。

大英國協內,各個國家都是獨立主權國家,完全平等,可以自願加入,也可以隨時退出。

大英國協有名義上的元首,即英國的元首(原來一直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2018年4月21日起變為查爾斯王儲),但聯邦沒有中央政府,在各個成員國中只是互派高級官員。

大英國協下設聯邦政府高峰會議、亞太地區大英國協政府高峰會議、聯邦財政部長會議及其他部長級專業會議等組織架構。1965年起設立大英國協秘書處,其職責是促進大英國協的合作,籌劃大英國協各級會議,秘書處設在倫敦。

大英國協旗幟

舉個可能不太恰當的例子吧:

大英帝國時期,英國就有點像中國周朝時的周天子,分封諸侯,各個諸侯名義上也有自主權,但都要聽周天子號令。一旦有戰事,周天子一聲令下,各諸侯國都要派出自己的部隊跟隨周天子討伐,或者率部勤王。

而大英國協就更有點像是「同鄉會」了:大家散落天涯,各自打拼,但畢竟以前都是一個地方出來的,一樣的習俗,一樣的方言。協會有會長或秘書長,但大家都是自由平等的,沒有從屬關係。

同鄉會為了維持各個會員之間的情誼和溝通,有時候也需要舉辦一些活動,唱唱歌啊,吃吃飯啊——大英國協運動會就是這樣一個很好的「抓手」,每四年舉辦一次,大英國協成員參加,定期提醒大家:「We are伐木累!」

那麼,最後其實還是有一個問題的:

既然英國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既然大英國協只是一個形式主義的鬆散聯盟,那麼: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會員國?甚至還有國家在申請加入?

五、訴求:天下熙熙,天下攘攘

可以繼續套用「同鄉會」這個例子。

請問,很多人加入同鄉會的訴求是什麼?

恐怕相當一部分原因,就是憑藉著「同鄉」這層關係,增加彼此的信任感,互相幫襯,甚至能彼此做一些生意吧?

從某種程度上說,大英國協也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功能。

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其實在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差別很大,也約定俗成分成「上等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這些等白人國家)和「下等國」(非洲國家和許多小島國),但是他們畢竟有相同之處:

很多成員國的官方語言都是英語,司法系統也和英國的法律相似,而成員之間都認可彼此之間的國家制度。

這就省下了很多溝通成本,也給不少國家有了原本不太可能有的機會。2009年,有媒體採訪一位大英國協秘書處的官員,問及「大英國協是否已經失去了作用」,這位官員是這樣回答的:

「如果沒有大英國協,你能夠想像澳大利亞的總理會有時間見萬那杜的總統嗎?」

萬那杜位於南太平洋西部,由83個島嶼構成,國土面積12190平方公里,全國總人口不到30萬。

不要小看這種聯邦內「看不見摸不著」的聯繫紐帶——當年英國知道無法在政治體制上繼續維持「大英帝國」,所以借「大英國協」,試圖保留經濟和文化上的一個「小循環圈」。

根據2016年的統計數據,英國當年對大英國協的出口額,等於對德國的出口額,占英國總出口額額的8.2%;從大英國協的進口與來自中國的進口相當,占英國總進口額的7.8%。

而這種「內循環」經濟,對成員國也是有幫助的,尤其是對經濟上相對落後的成員國——據大英國協秘書處估算,成員國間的貿易成本比全球貿易平均成本低19%。

這也就不難理解,有些國家現在還在謀求加入大英國協,而有些國家曾經退出,後來又選擇加入。比如巴基斯坦,1947年8月14日加入,1972年退出,1989年重新加入。

可能很多人沒想到吧?我們的「巴鐵」是大英國協的成員國。

而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對國家居然都是大英國協成員國,本身也挺說明問題的。

還有,華人占主體的新加坡,也是大英國協國家。

印巴兩國邊境的軍人換崗儀式

無論如何,「大英國協」可以說是目前西方世界裡為數不多的能完全脫離美國主導的一個國際聯盟,這也是英國一直在努力維持的最後一點昔日「大英帝國」的顏面。

當然,在英國宣布脫歐以後,它對「大英國協」的依賴,可能會更大了。

附錄:目前大英國協的53個成員國(包括屬地)

新加坡,安地卡及巴布達,澳大利亞,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波札那,汶萊,喀麥隆,加拿大,多米尼克,史瓦帝尼,斐濟,加納,甘比亞,格瑞那達,蓋亞那,印度,牙買加,肯亞,吉里巴斯,賴索托,馬拉威,馬來西亞,模里西斯,莫三比克,奈米比亞,諾魯,紐西蘭,奈及利亞,盧安達,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薩摩亞,塞席爾,獅子山,南非,斯里蘭卡,坦尚尼亞,湯加,千里達及托巴哥,吐瓦魯,烏干達,英國,萬那杜,尚比亞。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饅頭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29/1574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