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日峰會前習近平躁動不安為台灣劃紅線

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菅義偉預計16日在美國華府舉行領袖峰會,在此之前美日外交及防長「2+2」會談中,曾確認台灣海峽和平安定的重要性。在美日峰會前,包括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福建行,王毅在中東行後直奔福建,被解讀成北京峰會前的躁動,意在為台灣畫紅線。

上月的美日安全保障磋商委員會在「2+2」共同文件中寫入對台灣問題的關切,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當時在推特上發文,「稱自己在會談中對中國《海警法》表達關切,且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日相菅義偉日前上富士電視台專訪時也提及,「在日美合作維持嚇阻力的情況下,創造可以由台灣及中國和平解決的環境很重要。」

《日經亞洲評論》資深編輯中澤克二8日撰文提及,日相茂木敏充5日應中方邀請,與 中共外交部長王毅通話90分鐘。反映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16日美日峰會前的躁動不安。

該文中提到3個插曲,其一是3月底習近平考察武夷山,目標是反制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組成的抗中聯盟。此外,王毅在中東行後直奔福建,分別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與菲律賓等國外長會談,還在廈門會見了韓國外長鄭義溶;而貫穿習近平的福建行、王毅與東協、南韓外長會談的主軸就是「台灣」。最後則是在日中外長通話同一天,中共海軍新聞發言人宣布遼寧號航母戰鬥群在「台灣周邊」海域演訓。文中認為,王毅要給日本的訊息就是『台灣、台灣、台灣』!」

美日同盟中國試圖阻止「戰略清晰」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接受本台訪問解讀,從鄧小平時代就認為台灣問題擺脫不了國際。台灣問題對中國而言表面當作「內政」,但是從鄧小平時代就了解,「台灣問題說穿了就是美國問題。」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專任教授趙春山(RFA資料照)

趙春山:「現在美國又拉了日本來了,他現在處理台灣問題,除了美國之外還要考慮日本,拜登上台不像川普時代單打獨鬥,拜登是要拉幫結派,要把周邊的鄰國尤其是日本,台灣問題對日本影響最大,現在韓國已經很明顯往中國靠攏去了,日本主要還是跟美國站在一起。」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告訴本台,中國近期動作更積極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美國與日本在台灣問題上「戰略清晰」,這讓中國感受前所未有的壓力。王智盛說,所謂「戰略清晰」,以日本而言就是把台海或是台灣問題,視為日本安全與戰略保護的一環。

王智盛:「當美日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時,跟中國的』紅線』的距離就越來越近。他必須事先作相應的反應,讓美日了解在台灣問題上,中國的立場跟底線。這樣是否足以阻止或緩慢美國的「戰略清晰」,效果是有限的。看起來最近日本的積極性,超乎大家的想像之外。」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RFA資料照)

自從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 Davidson)3月拋出,「台灣也是中共野心企圖之一,6年內恐面臨顯著威脅。」言論後,引起台灣周邊國家包括日本在內的高度重視。加上,中國宣稱遼寧艦戰鬥群未來在台灣周邊演訓常態化,又把台海問題不斷升高。

卜睿哲等人投書「放大中共對台灣的威脅正中北京下懷」

美國在台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葛來儀(Bonnie Glaser)以及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項目資深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8日在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發表一篇題為「放大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正中北京下懷」(Don’t Help China By Hyping Risk Of War Over Taiwan),文章提及,台灣人民需要對他們的前途有信心,而非一直被提醒他們的脆弱。如果美國政策真想幫助台灣,必須超越關注在軍事威脅。要把美台貿易關係現代化,幫助台灣對外貿易多元化,讓台灣在世界舞台獲得尊嚴。這裡面有些工作是跟安全議題有關的,但是這只是開端。不是結束。北京當然會反對。但是聚焦在經濟和外交倡議上是在美國各任政府界定的「一中」政策範圍內的。

趙春山與卜睿哲、葛來儀熟識,認為他們對兩岸問題非常了解,趙春山完全同意這樣的觀點,「因為你越關注軍事威脅,中國大陸方面越焦慮。」

趙春山舉美國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曾說過,希望見到兩岸和平對話。趙春山說,如果美國給出一個訊息,也許對中國大陸有點用。他也提及,因為川普時代是退群,現在拜登主張全球化、參與區域的經濟整合,趙春山希望美國要把台灣帶上一把。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RFA資料照)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受訪表示,針對各方學者專家不斷提出,台海可能發生嚴重衝突之預警宣示,對比台灣社會本身對於北京仍然維持「和平統一」政策基調,並且認為不致於魯莽動用武力解決兩岸政治矛盾之自信心,究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抑或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確實值得各方深入思考。

張競:「許多預測兩岸勢必發生武裝衝突之觀點,多半都是依據零碎、片斷與煽情之政治喊話,但是對於嚴肅審慎之黨政決策與政治文件,許多治學不夠嚴謹的學者專家,顯然都未花功夫深入掌握研析,因此導致其所作預測難以取信台灣民眾。」

此外由於台灣有大量民眾在大陸就業創業與就學,因此台灣民眾對於大陸黨政決策以及政治動向,擁有極度豐富多元資訊管道,因此就會與許多外籍兩岸政治與區域安全研究者,無法在台灣民眾面前產生權威性之說服力,所以才會存在強烈之觀感落差。

王智盛則建議,台灣應該正確看待北京在熱炒「武統」言論的原因,更多是對外的心理戰跟對內的宣傳需求。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北京對「武統」的可能性,台灣需要加速相關的防衛能力,以及透過盟友之間軍事合作防衛能力的建構。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10/1579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