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蠢貨」李寧!你終於把自己玩毀了

「不用華為就不愛國」的風氣就愈演愈烈了。

1

這兩天的微博讓人格外憤怒。

誰能想到,剛趕走阿迪耐克一群財狼,又來了一群惡狗。

他們,就是今天被罵上熱搜的「炒鞋」販子。

按理說,耐克阿迪死了,民族品牌活了,本是快事一件。

可他們,偏不!

說好了以身作則支持國貨,他們原價一千五的國產鞋,炒到四萬八。

短短几天,暴漲31倍!

一位鞋販形容,只要能搶到李寧,不管什麼碼數都不愁賺不到錢。

清明假期,墮胎如織,你低價買再高價賣出,就是投資小技巧。

清明假期李寧門店

這時有人手裡正好有限量鞋的鞋販子,也得知了這個消息。

於是就故意把這些有價無市的鞋,哄抬高價,消費李寧的話題度。

萬一就有「愛國腦」上頭了呢?

國產安踏,同樣也是災難現場。

一位網友展示的一款安踏哆啦A夢聯名鞋,發售價格是499元。

現在是3699元,漲了三千多。

長他人志氣,食自家骨血,說的就是這群「炒鞋客」。

靠著愛國情緒高漲,趕緊來割韭菜,狠賺一筆國難財。

打開社交媒體,很多支持國產鞋的網友,紛紛被價格勸退:

當初人人都一腔熱血,立場十分堅定:你抵制新疆,我就抵制你。

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

但有些人面向同胞,居然亮出了利刃。

難得國產鞋迎來了一個窗口機會,一下子被徹底打趴下。

說實話,這個時候炒國產鞋,無異於發國難財!

沒看出來哪裡愛國,只會讓國貨淪為笑話。

2

如今在微博李寧的相關話題下,也有不少「不穿李寧的滾出中國」這種言論。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無非是鞋販炒不動耐克阿迪彪馬之後,又一種營銷手段罷了。

這些人真愛國嗎?

我看未必。

炒鞋的估計都是腳穿耐克,鍵盤打著「愛國」。

因為這一招,他們早就屢試不爽。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華為」,就被他們用同樣的辦法炒作了一頓。

某程度上華為和現在的李寧們處境是一樣的。

「買華為對抗**」等等。

於是一股「不用華為就不愛國」的風氣就愈演愈烈了。

舉個例子,去年抖音上有餐飲店主拍了視頻記錄自己的生意好轉。

為了表彰員工的貢獻,店主選擇給他們送手機。

結果店主送的手機被網友發現是iPhone而不是華為,慘被網暴。

最後人家還不得不發個道歉聲明來「謝罪」。

在黃牛帶節奏下原價4999的華為手機被炒到6000+。

更誇張的,原價16999元的折迭手機被炒到四五萬甚至上十萬。

最後逼得華為直接站出來打擊黃牛。

他們在今年宣布了一項政策,每個購買者在買手機前都會被認真審核購買資格。

每個手機號、通訊地址只能對應一個消費者和選購一部手機。

而華為之所以這樣做,主要還是為了維護品牌和消費者。

因為有炒作的地方,除了「黃牛們」,其他都是受害者。

3

既耐克事件爆發後,我看到了陳奕迅們第一時間站出來,甚至不惜背負高額的違約金也要解約。

但結果呢,耐克的銷量不增反減,還賺了一波違約金。

好不容易大家說要支持國貨了,結果中國人自己先坑自己人,來一波炒鞋收割韭菜

這真的是為了國貨好嗎?

亦或者說,他們本質上還是看不起國貨吧。

但其實在國外,類似安踏等是賣得不錯的,2020年他們收益同比增長4.7%,連續7年保持增長。

外國人都越來越看好的中國貨,反而在中國抵制耐克們的時候被中國自己人盯上。

然後轉身炒鞋去收割自己人。

這種操作,我實在看不懂。

現在看到網上對耐克們的抵制已經基本消散,而本來有機會翻身的國貨在也在這波炒鞋中開始倒下。

想不到給敵人遞刀子的事情居然就這樣發生了。

而那些通過這波「愛國營銷」鞋販子們在賺到錢換車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也國外的大牌車。

想到這種局面,居然有點可笑又無奈。

4

再回到這件事,的確覺得有點無奈。

憑心而論,一雙國產鞋原價1500炒到49999?

早就不能用蠢笨來解釋一切。

正如央視點評所言:「炒鞋」當心「雞飛蛋打」。

靠國產鞋暴漲,消費國家和民族情懷,更是可恥可惡。

本來一腔熱情支持國貨,卻被一群炒鞋客薅羊毛,乃至當「韭菜」割。

如此炒鞋,消費的是一腔熱忱的愛國消費者。

鞋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愛國情懷不是隨便消費的,是該時刻提醒敬畏的。

如果可以,山叔想告訴你們:

不要買任何一雙炒鞋客的球鞋。

讓那些發國難財的販子們虧的一無所有。

讓他們花幾十萬掃的貨一雙也沒不出去。

他們喜歡消費國家,那這次就讓他們牢底坐穿;

他們喜歡瘋狂斂財,那這次就讓他們傾家蕩產;

他們喜歡自以為是,那這次就讓他們遭世人唾棄!

這麼賺錢,那還是讓鞋販子們多買點,咱們普通消費者,就別去湊這個熱鬧了。

點亮「在看」,轉發出去,「炒鞋」這種歪風邪氣必須被遏制。

用自己的行動,叫這些販子全部倒閉!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世界之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16/158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