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星鏈(Starlink)的現狀:速率、價格,國內能用嗎

上周我們發過一篇名為《星鏈普通用戶終端網速已達400M?SpaceX每賣一口鍋虧損1000刀》的文章,其中提到一位北美的小夥伴實測星鏈終端接入的有效速度達到了396Mbps,實際上第二天他就測出了更高的440Mbps的極限速度,上行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117Mbps,這靚麗的上行頻寬基本達到了國內千兆光纖或百兆專線的上行速率。

除了得益於空曠的信號接收環境外,用戶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星鏈團隊暫時未對用戶限速等都有關係。由於近日讀到一些文章對星鏈Starlink的介紹參差不齊,今天就特地總結一下國內小夥伴們最關注的幾個問題,力求儘量準確。

關於目前的接入速率

由於要考慮到優先對北美的覆蓋,目前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的部分地區最大接入速度已經超過400M,美國南部最大接入速度超過了200M,加拿大北部、德國、英國地區也基本能達到50-100M左右。而剛剛開通星鏈服務的紐西蘭速度較低,據用戶稱速度可能在10M左右。其實現在拋開覆蓋說網速還是有點不負責任的,完成早期的國內覆蓋後,星鏈團隊未來的衛星發射將逐漸覆蓋其他未覆蓋或者覆蓋較差的地區。按照目前一個月平均近200顆星鏈衛星的發射量,到年底至少還能再發射1500顆,到時候部分高緯度地區和覆蓋較差的地區網速會得到明顯改善。

關於延時和最大接入速率

儘管部分地區的最大接入速度已經接近500Mbps,但訪問網絡的延時並不很理想。據多地小夥伴匯總的數據發現,目前星鏈網絡的延時普遍在40ms-70ms之間,比光纖網絡十幾毫秒甚至幾毫秒確實差不少,至少像打農藥和吃雞這樣的遊戲肯定是被動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地面站不足,接入點過於單一甚至路由線路尚未完善,另一方面目前星鏈衛星之間的雷射通信尚在測試階段,未來星間鏈路打通以及地面站、落地接入網更加完善後,據稱網絡時延會降低到20毫秒以下。至於接入速度,馬斯克已經把單用戶最大頻寬從1Gbps升級到了10Gbps,不過那肯定是要4.2萬顆衛星打完之後的事兒了,早期能實現單用戶1G接入就已經很完美了,而且未來即便能夠實現10G接入,價格恐怕也就不是現在的99刀了。

關於星鏈價格和國內到底能不能用

費用問題目前是全球統一的499刀的鍋、星鏈路由器和饋線等,以及99刀/月的費用。但知情者表示現在能得到的設備應該是用料最足的,因為一套設備SpaceX的製造成本是1500+刀。未來為了降低成本,套件中可能會取消路由器,其他部件肯定也會偷工減料。至於國內落地的問題有兩點必須說,一是星鏈官網上提到的國內2022年可提供服務,指的是到時信號可以覆蓋,並不代表用戶可以用上。

另外星鏈的用戶協議明確寫明不可以移動到服務地址以外的地方使用,其用戶終端裡面可能也帶有GPS,所以無法通過境外購買終端帶到中國去使用。目前星鏈提供服務的每個國家(美國、加拿大)都是通過當地通訊主管部門批准以後才銷售器材的。

作為一家ISP落地國內需要走很多的流程,甚至必須接入國內的網絡出口。

一些星鏈被忽略的補充問題

目前星鏈網絡僅支持IPV4,但據說很快IPV6也會被支持。星鏈鍋使用POE供電,不需要專門的電源,但功率和發熱都很大。根據至少兩位小夥伴的數據,星鏈鍋的平均功耗在100瓦左右,也能夠明顯感覺到熱量(誰讓是相控陣天線呢)。所以以後使用星鏈時,也要承受一天兩三度電的損失。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深空探索者 Reddit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17/1582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