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特斯拉「失寵」成靶子,北京醉翁之意何在?

中共總理李克強2019年1月9日在北京中南海會晤美國特斯拉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美聯社

從唯一在華獨資設廠的外國寵兒,變成中共官方和官媒的靶子,特斯拉近來在中國的遭遇引發業界和評論人士的關注。專家指出,特斯拉碰上的正是中共的慣用劇本-典型的「誘餌與轉折(bait-and-switch),」即利用國內反美輿論對待具有關鍵技術的外國公司,增加迫使其技術轉讓的籌碼。

專家呼籲美國對特斯拉事件提高警惕,因為北京的意圖不僅僅是「限制市場份額」保護本國競爭者,還可能迫使特斯拉透露與美國政府合作的其他項目的信息,比如關乎美國國家安全的私有載人航空項目SpaceX。

「誘餌到轉折」的劇本範式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余茂春(照片來源:哈德遜研究所)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余茂春(Miles Yu)向美國之音歸納了中共對外國投資,特別是那些具有關鍵技術和專有創新的外國投資的整體手法。「這是一種「『誘餌和轉折』,即以初步的稅收優惠和監管措施吸引你進入中國;一旦上鉤,在中國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中共就會毫不猶豫地利用其在中國的投資作為一種槓桿,直接或微妙地迫使它們遵守一系列要求。」

這幾乎就是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藍本。

2018年,特斯拉獲批在上海建廠,成為上海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這打破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對外國車企在華設立全資子公司的禁令,讓特斯拉一度被視為外資在華營運的典範。

彭博社報導,北京不僅向特斯拉打開龐大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還以優惠的利率向特斯拉提供了大量資本,為工業區提供了土地補貼,讓曾經抱怨「在美國經歷『生產地獄』」的馬斯克充分利用中國的工業製造實力。北京還承諾讓特斯拉享受15%的有利稅率至2023年。

特斯拉迅速在中國崛起。2020年,特斯拉在中國的收入同比增長124%,銷量超過了137,000輛,銷售額達到66億美元。據中國乘用車協會稱,這使其成為市場上最暢銷的電動汽車。上海製造的Model3更是銷量中的明星。

就在特斯拉向年產50萬輛汽車目標邁進時,「轉折」悄然來臨。

上個月,中共軍方以車輛攝影頭存在安全擔憂為由,禁止特斯拉汽車進入軍隊營區和家屬宿舍。

本月19日上海車展上,身穿印有「剎車失靈」T恤的女車主鬧場,爬上一輛特斯拉車頂高喊「特斯拉剎車失靈」。在特斯拉高管回應「對不合理訴求不妥協」後,特斯拉遭到中國各大官媒,網絡一面倒的炮轟。

新華社以「特斯拉,你該從根子上反思了」為題,批評特斯拉「缺乏誠意」,稱其高管為「霸道總裁」;《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發微博稱,特斯拉事件是要讓在華的外國公司看懂,「準確領悟」。

美國前空軍准將,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羅伯特·斯伯丁(Robert Spalding)表示,特斯拉案例正是中共多次使用的劇本。「他們等待特斯拉等企業在中國成功建立自己的事業,等一切都交給他們後,工廠才能開始運作,然後他們開始對公司施加壓力。最終,他們將確保特斯拉在中國不會成功。」

面對鋪天蓋地的中國媒體責難,特斯拉在中共一反一貫的強硬公關態度。在3月召開的一次中共高層經濟論壇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向中國表態,特斯拉不會從事間諜活動,否則公司將被關閉。

女車主鬧場事件後,特斯拉發表一連串聲明,從19號的「不會妥協」到20號的「道歉與自我檢討」。到了21號晚上,特斯拉表示「正在配合監管部門的調查」。有評論稱,馬斯克越來越像最近馬雲的語氣。

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扎克·庫珀

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扎克·庫珀(Zach Cooper)認為,特斯拉「服軟」是在中國營運的私營企業普遍面臨的現象,本土的「阿里巴巴和馬雲也無法倖免。」「要想在中國市場上取得顯著成效......必須做出和支持(中共的)政治聲明。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利用反美情緒促拐點,推進本土電動汽車?

特斯拉中國故事的轉折恰逢多個本土競爭對手緊鑼密鼓地進入這個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中共國務院2020年底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號召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堅持純電驅動戰略取向。」通過政府鼓勵和補貼,政府希望到2025年電動汽車可以占所有汽車銷量的五分之一。

中國眾多電動車競爭對手已經瞄準了國內的巨大市場。其中包括在美國上市的Nio,Xpeng和Li Auto,以及歐洲沃爾沃汽車所有者吉利的高端電動汽車品牌Zeekr。華為,小米和百度等技術集團也加入其中,與傳統汽車製造商成為合作夥伴。

這些本土電動汽車品牌去年的銷量逆勢大增,上市後迅速募集了十多億美元的資金。儘管銷量不如特斯拉,但都是快速發展的野心勃勃的競爭對手。

庫珀認為,市場的參與者一定會推動政府對他們採取保護主義政策。「我絕對相信他們在這麼做。中國的其他案例告訴我們,中共政府會應市場參與者委託進行非常有力地干預。」

余茂春認為,中共在這個時間點盯上特斯拉,「毫無疑問是通過官方控制的反美仇外輿論和心理擠壓美國公司。」余茂春指出,這麼做有多種原因:包括「特斯拉在中國取得的驚人成功,其先進的技術以及它在美國太空計劃中的密切參與。」

馬斯克的航空技術或才是最終目標

埃隆·馬斯克既是特斯拉,也是載人航空航天製造商Space X的執行長。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國防部是其最重要的客戶。NASA約三分之二的發射任務由SpaceX負責處理。

SpaceX也在美國國家安全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去年十月,SpaceX獲得了五角大樓價值1.49億美元的重要合同,為軍方飛彈預警系統的部分進行供貨。

斯伯丁表示,「我非常擔心SpaceX最終被中共控制。」「中共一向在尋找機會去影響某些事物,去尋求槓桿。對於特斯拉而言,就是股價。」

「(特斯拉)股價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中國的銷量,因此中共知道他們可以通過對股價施加風險來影響特斯拉」。在這種情況下,「特斯拉別無選擇,將按照中國共產黨的意願去做。」

余茂春認為,中共的這些意願包括「共享專有技術和知識,禁止將資金移出中國,限制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並可能要求公司透露與美國政府的其他業務中(如SpaceX)的國家安全秘密。」

去年,前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科里·加德納(Sen. Cory Gardner, R-CO)曾擬議提出一項立法提案,要求調查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承包商是否在從中國賺錢。加德納重點提到SpaceX,他表示,中共在與美國的太空競爭中,可能「嘗試採用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創新,並通過購買或市場准入協議強迫這些技術的轉讓。」正因如此,加德納說:「美國現在基本上成為推動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進步的同謀。」

不過,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庫珀認為,關於航空技術的轉讓可能是過度的擔心。「馬斯克與SpaceX簽訂的合同一定會有信息上的限制,因為Space X的大力支持者和主要客戶是美國政府。…另外,仿製SpaceX是一項極具挑戰的系統性的工作,最近有幾家科技公司試圖模仿…我認為SpaceX不是竊取零星的技術就能輕鬆複製的。」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01/158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