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你們這麼辛苦旅遊,真讓人同情

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

為了享受公路免費的待遇,很多人擁堵在路上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

我的朋友M就在路上堵塞了十個小時。如果按照節假日加班費三倍工資計算,他堵在路上的時間已經價值超過一千元,遠遠超過省下的高速路費。

他半夜到了目的地,住在600元的賓館。這些賓館,日常價格只有200多,到了節假日就變成天價。

次日去景點,看到的都是人,得從人頭的縫隙里看出去,才能看到一點點風景。

M先生說:如果你喜歡看人,那當然好。但是景區好看的人並不太多,畢竟他們都沒有經過PS。

節假日的正確做法,是加班掙錢,而不是擁擠在高速公路和景區。——這是M先生這次出遊的感悟。

但是這感悟並沒有改變他的生活。每到節假日,他依然擁堵在高速公路上,依然在景區看人頭。

因為M和大多數人一樣,只在那幾天有空。

他們旅遊特別愛購物,導遊也必然帶遊客去購物。

遊客的購物絕不局限於旅遊紀念品,可能包括茶葉、蛇酒、冬蟲夏草、瑪卡、手鐲、瑪瑙、銀壺、按摩器,以及任何一種可以叫做「土特產」的東西,即便這些土特產都是外地運來的。

其實這些東西,他們都可以在淘寶買到,不僅送貨上門,價格還便宜。若是在拼多多買,更便宜。

被導遊帶著去購物,經常被宰一大筆,有時候不買還不行。新聞說,雲南省領導微服私訪去旅遊,照樣被強制購物。

導遊工資很低,若不是到店家拿點回扣,沒幾個人願意當導遊。旅行社的很多旅遊線路便宜得不可思議。看價格你會以為旅行社是專門虧本給你送福利的慈善機構。這差價,是因為商家在贊助。贊助的意思,就是你得帶人到我店裡買東西。

喜歡旅遊購物,是中國特色。甚至有人旅遊時還順便買了一套房子。

最近還有一種銷售方法,叫愛國銷售,特有效。

有一種遊客叫中國大媽。她們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東北大媽。

東北大媽性情豪放,熱愛說話,聲音響亮,東北話地道,很有辨識度。一群東北大媽出現在旅遊點,你閉著眼睛就能感受到她們的存在。

隨身帶一條紅布條作為拍照道具,是東北大媽最先引領時尚。這種布條可以掛在身上,可以揮舞起來,可以扔在天空。

大媽們天生愛美,但是她們的審美比較刺眼,無論是服裝搭配還是擺拍姿勢。

這種照片正如在臉上蓋上一個印戳,表示已經到此一游。

最近大媽們最受譴責的一種擺拍,是爬到樹上拍照。

其實我從小就喜歡爬樹。我不是樹木保護主義者。我並不在意大媽們在樹上拍照。

但是大媽們即便爬在樹上擺姿勢,那些照片也依然俗氣。

大媽們的旅遊,通常是這這樣的:一天12小時中,走路、吃飯、玩手機、發好友圈就用了5小時,6小時擺姿勢拍照,但是沒有一張照片能看。

她們看風景的時間,基本上不到20分鐘。她們一天消耗能量最大的活動,就是拍照。

中國的景區是分等級的。最高級別的是6A景區。

這個國家標準的名字,叫《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

所謂5A景區,大體上相當於新一線和二線城市,985大學,三甲醫院。

遇到假期,所有的5A景區都是人山人海。這種景區比較適合身材高大的人,如果你身材矮小,大部分時間看到的都是人頭。

除非你認為人也是一種風景,否則不要輕易去5A景區。

有一位朋友在黃山發了個好友圈,說自己卡在路上進退不得,整個山路堵住了。

我安慰他說:黃山比華山好,摔死的人不多。我們當年學習過華山搶險的英雄事跡,說的是某一年的節假日,上面的人一擁擠,很多遊客就咕嚕嚕滾下來,軍醫大學的一群學生冒死挽救了很多生命。至於沒挽救住的摔死了多少人,那就不得而知。那年代,傳說華山平均每天死一個。

即便是上海外灘這種大馬路,也因為擁堵踩踏,發生事故。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這個簡單的道理,就是沒人當回事。

印度人更喜歡扎堆,大壺節,每天幾百萬人擠在恆河邊。果然,很快就疫情大爆發了。

且不提疫情,僅僅看到這麼多人,就讓我有密集恐懼症。

大多數景點,都會成為「象形文字」,比如牛山、龍山、獅子岩、神女峰、夫妻峰。導遊會指著石頭對遊客說:「大家看看左邊那塊石頭,像不像豬八戒背媳婦?再看看右邊這塊石頭,像不像猴子騎在烏龜背上?」

幼兒園小朋友大概會喜歡這種比喻。一群成年人若還是喜歡這種東西,那就有點巨嬰了。

各種景點總要攀上皇帝、高官和名流。只有這些人待過的地方,才會被人當文物保留。在名人奇缺的地點,更是飢不擇食。

我曾在六安看到很多紀念張獻忠豐功偉績的古蹟。據我所知,當年張獻忠攻破六安,把全城人都砍掉一隻手,景區竟然以張獻忠自豪,真是不可思議。

而國外的國家公園,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風格。會有一些路牌和博物館,告訴遊客這裡的地質歷史,這些山石頭在xx紀是海底火山岩,然後變成山,後來又遭遇冰川紀和各種侵蝕。很多景點,會記載誰最先發現了這地方,誰解開了地質演變歷史,誰最先勘測開發,但是絕不會把景點傍名人,更不會遍地都是「豬八戒背媳婦」之類的解釋。

所以,國內的景點介紹和導遊文化,品味總體上不高。但是這不能怪導遊,畢竟如今是市場經濟,顧客就是上帝,有什麼樣的顧客,就會有什麼用的景點包裝。

聽著這種千篇一律的景點介紹,我會覺得很累。更讓人厭煩的,是各種造假。

比如說,西施范蠡的墳墓,據說在中國就發現了很多處。

黃帝、炎帝、大禹,這種傳說中的人物,都有墳墓。

很多古蹟的房子全是新的,或者拆了新房造個假古董。再過一百年,後人就不知道這些古蹟都是偽造的。

更好笑的是有些地方捨不得拆樓房,在樓房外面玩復古。比如溫州有一條公園路,要恢復成民國時期的樣子,於是在一堆摩天高樓外面做了個民國外殼。

據說烏鎮也是這麼造出來的,只是造得比較徹底,把新修建的房子都拆了。

我對旅遊有點倦怠。

城市已經失去了獨特性。你把濟南的一半拿過來和南京的一半拼接一下,基本上看不出有什麼區別。一座小區放在蘇州,或者放在東莞,都不會違和。

每個城市的綜合體都差不多。商店都是那些連鎖品牌。超市裡都是那些貨。大街上的餐飲日趨雷同。

無論在哪個城市,牆上的標語都一模一樣。下一代孩子都不說家鄉話,全講標準普通話。

行人徒步區一條條拷貝,古鎮商業模式一個個克隆。

人們的腦袋也格式化了,整整齊齊。無論什麼地方的人,思維方式已經沒有大區別。

甚至街道上的店鋪招牌,也被他們換成一模一樣的。

湖畔已經不再是湖畔,全部變成了鋼筋水泥。江邊也不再是蘆葦堤壩,而是和公路毫無區別的鋼筋水泥。

每個村的村政府裝修都一模一樣。村裡的廟和祠堂,都可以改裝為「文化禮堂」。

街頭表演和賣藝者越來越稀罕。看到一個賣藝者,我都覺得那是難得的風景了。

即便山清水秀,山山水水看多了會膩。城市和城市失去了獨特性,古鎮都像多胞胎。

以前,人們說所謂旅遊,就是從自己呆膩的地方跑到別人呆膩的地方。如今,你到了一個遠方的城市,發現它和你呆膩的城市一模一樣。

世界很大,真應該去看看。但是如果所有城市都被做成一個模子,又何必到處跑呢。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南洋富商/夏小強的世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05/1589028.html